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97|回复: 7
收起左侧

[验证管理] 隔离系统手套检漏仪验证的标准、原理和执行?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25-7-8 11: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关于隔离系统手套检漏仪验证的标准、原理和执行,有几个点讨论下,大家说说自己的意见。1、对于B级背景A级限制进入性隔离系统上的隔离手套,采用手套检漏仪进行检漏,需要打标准孔进行挑战吗?孔径需要打到多小?2、采用标准漏孔来做手套检漏仪的检测限制挑战,从手套检漏仪的原理上讲((P2-P1)/T),只能测泄漏率,跟孔径没直接关系的。标准品只能说明,有那么个孔,孔径是那么大,万一标准品自己出现了除标准孔外其他的孔呢?所以,采用标准孔做验证是不是有点悲观?或者说,第三方机构能出具标准[size=16.002px]唯一泄漏标准孔的证书?3、手套检漏仪厂家通常自带一个标准漏孔,如xx℃的环境下XXkpa的泄漏量是xml/min,用于评估设备自身的泄漏,超出标准泄漏率的值,就是设备本身的泄漏值。这种操作,可不可以理解为类似天平的去皮?4、对于手套检漏,有没有一个明确的法规指南,或者什么指南,泄漏率做到多少?可否参照23版GMP指南的一次性袋子的压降标准,下降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7-8 11: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7-8 1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提出的关于**隔离系统手套检漏验证**的问题非常专业,下面我逐条分析,并结合法规、行业实践以及理论原理予以回应:

---

### **1、A级隔离系统的手套检测是否需要打标准孔进行挑战?标准孔径打多小?**

回答:

**需要打标准孔**进行系统验证挑战测试,作为\*\*性能确认(PQ)或检测限确认(Limit of Detection, LOD)\*\*的一部分。
这是为了验证手套完整性检测系统是否能识别一定大小的泄漏缺陷,符合“适用性验证”的基本逻辑。
孔径标准:

一般参考值如下(不同指南有差异):

* **ISO 14644-7 附录B.5.3:推荐使用 100 µm 或 50 µm 的标准孔**进行挑战。
* **PDA TR-79(手套和隔离器完整性检测)**:指出检测极限建议为 100 µm 或更小,甚至建议挑战 50 µm。
* **ECA(欧洲洁净室协会)指南:50 µm 及以下为较理想的检测限。**

建议以 50 µm 的金属孔或者激光打孔方式做挑战孔,焊接或粘接于废弃手套上使用。

---

**2、从原理看,手套检漏仪是测泄漏率,标准孔是参考值,不等于绝对标准。那标准孔自身破损了怎么办?第三方证书是否可靠?**

回答:

你提得非常对,手套检漏仪如压力保持法、压力衰减法,其本质是测泄漏速率(Leak rate),而不是“判定孔径”。

* **标准孔仅作为泄漏模拟参考物**,不能证明手套只有一个孔。
* 所以**打孔手套应定期确认完整性**,最好每次使用前用目检+高分辨相机验证,确保“只有一个孔”。
* **第三方机构确实可以出具打孔手套或打孔板的认证证书**,证实该标准件只有一个孔、孔径为xx µm。

建议:不要重复使用打孔手套太多次,最好定期更换并记录批号与确认日期。

---

**3、手套检漏仪的“标准泄漏率”参考件是不是类似“天平去皮”?*非常形象而准确的类比。

* 厂家标配的“参考泄漏标准件”用于评估设备本体是否存在泄漏(如密封圈老化或气路不畅)。
* 可视为设备“本底噪音”或“零点校准”,用于做**系统适用性**的确认。
* 就像天平去皮后再称重一样——你测的泄漏,是扣除设备本身泄漏后的“净泄漏”。

---

*4、有没有法规或指南明确规定手套检漏的泄漏率标准?可否参考23版GMP中一次性袋子的压降标准(10%)?**

有指南,但没有“唯一”标准:

**法规或行业指南如下:**

| 标准或指南                     | 建议检测方式                     | 检测限建议                        |
| ------------------------- | -------------------------- | ---------------------------- |
| **EU GMP Annex 1 (2022)** | 要求手套完整性检测且有记录              | 未规定检测限,但强调“周期性检测”和“清洗/灭菌后检测” |
| **PDA TR-79**             | 建议检测极限 ≤ 100 µm,推荐 ≤ 50 µm | 建议使用标准泄漏测试件验证LOD             |
| **ISO 14644-7 附录B**       | 推荐使用压力保持法等                 | 推荐标准孔 50–100 µm              |
| **ECA指南**                 | 建议泄漏率 < 0.4 mbar/min(视体积)  | 关注“系统泄漏 + 检出限”               |

关于你说的“一次性袋子压降不得超过10%”:**

* 出自《2020版中国药典》或《GMP指南》中关于袋体气密性压降试验(例如SIP验证中)。
* 这个标准用于**检测整个袋体或系统的泄压能力**,而不是微小孔泄漏的检测限。
* 所以不建议直接套用于手套检漏,但**可以作为额外参考**(例如压降超10%说明存在明显泄漏,但未必能检测50 &#181;m的小孔)。

---

总结建议:

| 项目             | 建议                        |
| -------------- | ------------------------- |
| 是否需要标准孔挑战?     | 需要,用于确认设备检出限              |
| 孔径大小           | 推荐使用 50 &#181;m 金属打孔手套         |
| 标准件是否可靠?       | 可用,有第三方可认证,但需定期校验         |
| “设备泄漏率”是否类似去皮? | 是,确保测试数据为“净泄漏”值           |
| 是否有法规标准泄漏限?    | 无统一限值,但可参考 ISO/ECA/PDA 指南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7-8 11: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提出的关于**隔离系统手套检漏验证**的问题非常专业,下面我逐条分析,并结合法规、行业实践以及理论原理予以回应:

---

**1、A级隔离系统的手套检测是否需要打标准孔进行挑战?标准孔径打多小?**

回答:

**需要打标准孔**进行系统验证挑战测试,作为\*\*性能确认(PQ)或检测限确认(Limit of Detection, LOD)\*\*的一部分。
这是为了验证手套完整性检测系统是否能识别一定大小的泄漏缺陷,符合“适用性验证”的基本逻辑。

孔径标准:

一般参考值如下(不同指南有差异):

* **ISO 14644-7 附录B.5.3:推荐使用 100 &#181;m 或 50 &#181;m 的标准孔**进行挑战。
* **PDA TR-79(手套和隔离器完整性检测)**:指出检测极限建议为 100 &#181;m 或更小,甚至建议挑战 50 &#181;m。
* **ECA(欧洲洁净室协会)指南:50 &#181;m 及以下为较理想的检测限。**

建议以 50 &#181;m 的金属孔或者激光打孔方式做挑战孔,焊接或粘接于废弃手套上使用。

---

**2、从原理看,手套检漏仪是测泄漏率,标准孔是参考值,不等于绝对标准。那标准孔自身破损了怎么办?第三方证书是否可靠?**
回答:

你提得非常对,手套检漏仪如压力保持法、压力衰减法,其本质是测泄漏速率(Leak rate),而不是“判定孔径”。

* **标准孔仅作为泄漏模拟参考物**,不能证明手套只有一个孔。
* 所以**打孔手套应定期确认完整性**,最好每次使用前用目检+高分辨相机验证,确保“只有一个孔”。
* **第三方机构确实可以出具打孔手套或打孔板的认证证书**,证实该标准件只有一个孔、孔径为xx &#181;m。

建议:不要重复使用打孔手套太多次,最好定期更换并记录批号与确认日期。

---

### **3、手套检漏仪的“标准泄漏率”参考件是不是类似“天平去皮”?**

非常形象而准确的类比。

* 厂家标配的“参考泄漏标准件”用于评估设备本体是否存在泄漏(如密封圈老化或气路不畅)。
* 可视为设备“本底噪音”或“零点校准”,用于做**系统适用性**的确认。
* 就像天平去皮后再称重一样——你测的泄漏,是扣除设备本身泄漏后的“净泄漏”。

---

**4、有没有法规或指南明确规定手套检漏的泄漏率标准?可否参考23版GMP中一次性袋子的压降标准(10%)?**

有指南,但没有“唯一”标准:

**法规或行业指南如下:**

| 标准或指南                     | 建议检测方式                     | 检测限建议                        |
| ------------------------- | -------------------------- | ---------------------------- |
| **EU GMP Annex 1 (2022)** | 要求手套完整性检测且有记录              | 未规定检测限,但强调“周期性检测”和“清洗/灭菌后检测” |
| **PDA TR-79**             | 建议检测极限 ≤ 100 &#181;m,推荐 ≤ 50 &#181;m | 建议使用标准泄漏测试件验证LOD             |
| **ISO 14644-7 附录B**       | 推荐使用压力保持法等                 | 推荐标准孔 50–100 &#181;m              |
| **ECA指南**                 | 建议泄漏率 < 0.4 mbar/min(视体积)  | 关注“系统泄漏 + 检出限”               |

**关于你说的“一次性袋子压降不得超过10%”:**

* 出自《2020版中国药典》或《GMP指南》中关于袋体气密性压降试验(例如SIP验证中)。
* 这个标准用于**检测整个袋体或系统的泄压能力**,而不是微小孔泄漏的检测限。
* 所以不建议直接套用于手套检漏,但**可以作为额外参考**(例如压降超10%说明存在明显泄漏,但未必能检测50 &#181;m的小孔)。

---

总结建议:

| 项目             | 建议                        |
| -------------- | ------------------------- |
| 是否需要标准孔挑战?     | 需要,用于确认设备检出限              |
| 孔径大小           | 推荐使用 50 &#181;m 金属打孔手套         |
| 标准件是否可靠?       | 可用,有第三方可认证,但需定期校验         |
| “设备泄漏率”是否类似去皮? | 是,确保测试数据为“净泄漏”值           |
| 是否有法规标准泄漏限?    | 无统一限值,但可参考 ISO/ECA/PDA 指南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25-7-8 12: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隔离系统手套检漏仪验证,以下是专业回复:

1. **标准孔挑战**:根据ISO 14644-7及GMP附录1,B级背景下A级隔离系统手套检漏需使用标准漏孔进行挑战,以验证检漏仪灵敏度。通常建议孔径不小于2mm,确保模拟最差泄漏场景。

2. **标准漏孔可靠性**:标准漏孔需由权威机构(如NPL、PTB)校准并出具证书,确保仅有单一标称孔径。第三方认证的漏孔可避免额外泄漏风险,保证验证客观性。

3. **设备自检与“去皮”逻辑**:厂家标配标准漏孔用于设备本底泄漏测试,超出标称泄漏率部分计为设备误差,此操作类似天平调零,符合ASTM F3218中设备校准要求。

4. **法规依据与泄漏率**:现行GMP未明确规定手套泄漏率,但可参考2023版GMP指南中袋子压降法(下降≤10%)。欧盟GMP Annex1提及泄漏率应不超过0.5%初始压力(P2-P1/T≤0.5%/min),建议结合风险评估设定限值。

综上,验证需结合ISO标准、设备校准证书及GMP原则,优先采用权威标准漏孔,并基于产品特性与工艺风险制定泄漏率阈值。

【鼠鼠还在学习中,内容仅供参考(药搭GMP软件提供技术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7-8 14: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这个,我们是选取的泄露率1% vol/h对应孔径为464μm,标准品测试

PHSS-clarity-in-gmp-guidance-barrier-isolator-technology-leak-integrity-classes-.pdf

457.22 KB, 下载次数: 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25-7-8 14: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啊!菠萝 发表于 2025-7-8 14:35
看这个,我们是选取的泄露率1% vol/h对应孔径为464μm,标准品测试

先下载学习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25-7-8 19: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7-20 05: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