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生素发酵
- M8 j2 Z4 j) R" S, s青霉素发酵中,污染细短产气杆菌比污染粗大杆菌危害更大,由于许多杂菌都能产生青霉素酶,当青霉素发酵无论是在前期、中期或后期感染都能产生青霉素酶的杂菌,都能使青霉素迅速破坏,使发酵一无所获;" X; m. E) p: l* q
链霉素发酵污染细短杆菌、假单孢杆菌和产气杆菌比污染粗大杆菌更危害;
+ f8 H' C6 u6 e4 s四环素发酵最怕污染双球菌、芽孢杆菌和荚膜杆菌;
5 b# r4
T0 x j/ Q! ?
柠檬酸发酵最怕污染青霉菌,在产酸后,pH值很低,一般杂菌不易生长,柠檬酸主要防止前期染菌;$ d8 k; {# Z0 e- o
肌苷、肌苷酸发酵最怕污染芽孢杆菌,由于生产菌是多种营养缺陷型,生长能力差,培养基营养丰富等,容易受杂菌污染,且杂菌污染后,营养成分迅速被消耗,严重抑制生产菌生长和代谢产物的生成。
' @' p; C' W5 K0 S" Q! I7 T7 l; g谷氨酸发酵最危险的是污染噬菌体,因为噬菌体蔓延迅速,难以防治,容易造成连续污染。周期短,生产菌繁殖快,培养基不太丰富,一般较少污染杂菌,但噬菌体污染对谷氨酸发酵的威胁非常大;
疫苗深层培养,一旦受污染,无论污染的是活菌、死菌或内外毒素,都应全部废弃。
由于各种发酵的菌种、培养基、发酵条件、发酵周期以及产物性质等不同,受污染的危害程度也不同。; F `* _9 g* w$ b$ Y% c G5无论哪种发酵,染菌后都由于糖等基质被消耗,影响发酵产物的生成,使产量大为降低。: T a# O; G1 ]7: j6 K. 0 F4 J" X' k* \' H0 r5 z- }4 @5 @ v; S1 Q9 O
染菌程度对发酵的影响
染菌程度愈太,即进入发酵罐的杂菌数量多,对发酵的危害愈大。当生产菌已迅速繁殖,在发酵液中占有优势,污染极少数杂菌,如每1L中有1~2个杂菌,对发酵不会带来影响,因为这些杂菌需要时间繁殖才能达到危害发酵的程度,而且环境对杂菌的繁殖已不利。当75m3发酵液污染1个杂菌,要达到大幅度(106个/mL)污染时需要的时间(h)为: : c0 h. x: J) R$ J2 p) J
+ t, ^9 ~$ P' w) ~% }
- x8 e& N H% t& a条件
7 V' w* _4 L. t2 ?# i污染10000000个/mL 污染100000000个/mL: X& f9 _0 U( A: A6 V5 I$ D
& `+ X1 R' W1
T( g1 B9 b. X" C% | I9 Q
( F" J3 u# q.
b, ]) I
增代时间tg=30 min 23 26; K7 q$ J9 q9 H& ~
) N2 {! y, z! h; {
, c% U& s% j$ q延迟6h tg=30min 29 32
3 \8 g+ C- [7 ?4 ~9 I
6 y! [9 ?6 O3 [5 n1 e* ?: S) U5 o
+ G5 w7 U2 q- R# i7 ^1 D增代时间tg=2h 92 10000000& l* q* B7 `: s# t8 a
! N7 [) f+ r- O8 F. W0 q0 d5 j
7 M; X* c4 V, v+ p( a! O& M' M4 L延迟6h tg=2h 98 11*11
不同污染时间对发酵的影响
(1)种子培养期染菌+ o% C- `* A+ W/ @8 t
: j; J; N4 H* z- a
种子培养主要是生长繁殖菌体,菌体浓度低,培养基营养丰富,比较容易染菌。种子培养期染菌,带进发酵罐中危害极大,应严格控制种子污染。当发现种子受污染均应灭菌后弃去,并对种子罐、管道进行检查和彻底灭菌。 ! r% t0 w' Z. s" E9 D1 u
4 k x: I. c3 ?) Q# g
(2)发酵前期染菌
6 b+ P! s; ^) v/ K4 Q
9 K% }/ X% H/ O4 v4 g发酵前期主要是菌体生长繁殖,代谢产物生成很少,这个时期容易染菌,污染后杂菌迅速繁殖,与生产菌争夺营养成分和氧分,严重干扰生产菌的生长繁殖和产物的生成,要特别防止发酵前期染菌。当发酵前期染菌时,由于营养成分消耗不多,应迅速重新灭菌,补充必要的营养成分(如果体积太大,可放出部分受污染发酵液)重新接种进行发酵。
& }+ C$ ?- y$ R2 j! e5 Z* f8 [
(3)发酵中期染菌( s! v" l% S2 V# z4 b, n
) u1 D" Y$ |#
|; o
发酵中期染菌将严重干扰生产菌的代谢,影响产物的生成。有的杂菌繁殖后产生酸性物质,pH值下降,糖、氮消耗迅速,菌(丝)体自溶,发酵液发粘,产生大量泡沫,代谢产物的积累迅速减少或停止,有的已生成的产物也会被利用破坏,有的发酵液发臭。
9 F6 {: n) `/ m# \& A2 A
( m% _: W9 A9 l2 u由于发酵中期染菌,营养成分大量消耗,一般挽救处理困难,危害性很大。所以,发酵中期染菌应尽力做到早发现,快处理。处理方法应根据各种发酵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来决定。
* ^4 l4 h+ ~* V6 z6 _. B/ v/ u1 }. ?" G: X. ?1 F5 o
如:抗生素发酵,可将另一罐发酵正常、单位高的发酵液的一部分输入染菌罐中,以抑制杂菌繁殖,同时采取低通风,少流加糖;柠檬酸发酵中期染菌,可根据所染杂菌的性质分别处理,如污染细菌,可加大通风量,加速产酸,降低pH值,以抑制细菌生长,必要时可加入盐酸调节pH3.0以下,抑制杂菌;如污染酵母,可加入O.025~O.035 g/L硫酸铜,抑制酵母生长,并提高风量,加速产酸;如污染黄曲霉,可加入另一罐将近发酵成熟的醪液,使pH值下降,使黄曲霉自溶;但污染青霉则危害很大,因为青霉在pH值很低下能够生长,如果残糖较低,可以提高风量,促使产酸和耗糖,提前放罐。 1 y/ E+ @0 k E2 o1 l
8 p+ }4 L7 L4 P; k7 S% N: s8 n5 D(4)发酵后期染菌 x& m& M1 S- o1 Y7 K5 _
7 @, l( `0 Z, ~发酵后期产物积累较多,糖等营养物质接近耗尽。如果染菌量不太多,可继续进行发酵;如污染严重,破坏性较大,可以采取措施提前放罐。
# h4 `( L4 a/ S+ {; q
! z: O, x: u/ K* l5 E S9 B+ n发酵后期染菌对不同产物的影响不同,如抗生素、柠檬酸发酵后期染菌影响不大,而肌苷、肌苷酸和谷氨酸、赖氨酸等发酵后期染菌会影响产物的产量、产物提取和产品质量。
5 M8 Q6 Z- ?4 q: l5 s# C, t$ C8 t7 X8 |7 L
2 m' ^6 N+ e- }1 o1 {9 d3 @# g8 K5 |在染菌严重时,有人主张加入不影响生产菌正常代谢的某些抗生素、呋喃鲁西林、对苯二酚、新洁尔灭等灭菌剂、抑制杂菌生长。例如:庆大霉素发酵染菌,可加入少量庆大霉素粉或对苯二酸;灰黄霉素发酵染菌时,可加入新霉素。但是,在发酵开始时都加入杀菌剂以防止染菌,似无必要,也增加成本,若当发酵染菌后再加入杀菌剂又为时已晚,实际效果值得探讨。
|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2-8 08:50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