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032|回复: 11
收起左侧

[执业药师考试] 【讲故事学中药】1.麻黄的故事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4-6-26 15: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毒手药王 于 2014-6-26 16:15 编辑

1.麻黄的故事  

2014-03-21 00:15:17|  分类: 关注健康 |  标签:讲故事学中药   |举报|字号 订阅
主编 张 健                  
    JIANG GU SHI XUE ZHONG YAO   
   讲故事学中药·第一册  
       山 西 出 版 集 团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JIANG GU SHI XUE ZHONG YAO      
                              
   

                               
        1.麻黄的故事      
  相传,从前有一个卖药的老人,收了一个徒弟。刚学了一年半载,徒弟就骄傲自满起来,言行狂妄,有时还把卖药的钱偷偷地花掉。师傅三番五次地劝说,却终究无济于事。后来,师傅就对徒弟说:“你现在可以另立门户了,收拾一下行李,走吧。”徒弟听了,傲慢地说:“如果师傅再没有什么可教的,我马上就走,保证在江湖上闯出个名堂来。”师傅难过地提醒道:“还有一种草药,你不能随便卖给人吃,病情辨别不清,吃了就会出问题的。”  
           
  徒弟听了,不以为然地问道:“什么草药?”             
  师傅说:“是无叶草。”               
  徒弟满不在乎地问:“这药怎么啦?”  
      
  师傅语重心长地说:“这种草药的根和茎用处不同,有四句话你要牢记:发汗用茎,止汗用根;一当弄错,就会死人。千万记住。”   
                          
  徒弟不耐烦地点点头,全当成耳边风,压根儿就没有放在心上。 
    
  此后,师徒分手,各自卖药。师傅不在跟前,徒弟的胆子更大了,认识的药虽不多,却什么都敢用,没过几天,就忘记了师傅的叮嘱,用无叶草治死了一个病人。死者家属哪能善罢甘休,就把他告到官府里。一经审问,他便把师傅供了出来。差役传来师傅,责问道:“你是怎么教徒弟的?让他用无叶草把人治死了!”师傅便如实把情况说了一遍。                      
  县官又问徒弟:“你还记得那四句话吗”徒弟想了想说:“记得”。县官接着问他:“病人有汗无汗?你用什么药治?”徒弟说:“病人浑身出虚汗,我用无叶草的茎治。”县官大怒,训斥道:“你这庸医,简直是胡治,病人已出虚汗,你还用发汗药,怎能不治死人?你为什么不牢记师傅的话?”于是,县官传令,将徒弟打四十大板,又判坐牢三年,师傅则无罪释放。   
          
  徒弟出狱后,找到师傅,痛哭流涕,承认错误,并决定痛改前非。师傅原谅了他,并继续耐心地传他以医道。因无叶草使他闯过大祸,惹过麻烦,所以,他就把无叶草叫“麻烦草”。后来,又因为无叶草的根是黄色的,故又改名叫“麻黄”。                                
  上述这个故事,告诉了大家麻黄名字的由来,还十分清楚地指出麻黄的茎和根均可入药,但作用截然不同。麻黄的茎是发汗解表药,麻黄的根则为收涩固表止汗药,用于自汗、盗汗,为临床止汗专品。              
                                  
  【药名】麻黄                 
  【别名】策敦木、龙沙、狗骨、卑相、卑盐。   
  【药性】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应用】                   
  1.风寒感冒 本品味辛发散,性温散寒,主入肺与膀胱经,善于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而发汗解表,发汗力强,为发汗解表之要药。宜用于风寒外郁,腠理闭密无汗的外感风寒表实证,每与桂枝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汗散寒解表之力。因麻黄兼有平喘之功,故对风寒表实而有喘逆咳嗽者,尤为适宜,如麻黄汤(《伤寒论》)。                              
  2.咳嗽气喘 本品辛散苦泄,温通宣畅,主入肺经,可外开皮毛之郁闭,以使肺气宣畅;内降上逆之气,以复肺司肃降之常,故善平喘,为治疗肺气壅遏所致喘咳的要药,并常以杏仁等止咳平喘药为辅助。治疗风寒外束,肺气壅遏的喘咳实证,常配伍杏仁、甘草,如三拗汤(《和剂局方》)。治疗寒痰停饮,咳嗽气喘,痰多清稀者,常配伍细辛、干姜、半夏等,如小青龙汤(《伤寒论》)。若肺热壅盛,高热喘急者,每与石膏、杏仁、甘草配用,以清肺平喘,如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3.风水水肿 本品上宣肺气、发汗解表,可使肌肤之水湿从毛窍外散,并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下助利尿之力,故宜于风邪袭表,肺失宣降的水肿、小便不利兼有表证者,每与甘草同用,如甘草麻黄汤(《金匮要略》)。如再配伍生姜、白术等发汗解表药、利水退肿药,则疗效更佳,如越婢加术汤(《金匮要略》)。
  【用量用法】2~9g。宜先煎。解表生用,平喘炙用或生用。     
  【注意事项】本品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汗及阴虚盗汗、喘咳由于肾不纳气者均应忌用。                            
                                  
  附药:麻黄根                
  为麻黄科草本状小灌木草麻黄或木贼麻黄和中麻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药性】甘,平。归心、肺经。         
  【功效】止汗。                
  【应用】用于自汗,盗汗。                     
  【用量】3~10g。                         
  【注意】有表邪者忌用。表邪指在表的邪气。六淫外感,病邪从口鼻或皮毛侵入,出现发热,恶寒或恶风,头痛,或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6-26 15: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阅读了,毒手老师的教诲说明中医本身存在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弄清中药药理的药学基础。换句话说,你是支持方桌子。

点评

先有药,而后有医。  发表于 2014-6-26 15:3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6-26 15: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麻黄的茎是发汗解表药,麻黄的根则为收涩固表止汗药,用于自汗、盗汗,为临床止汗专品。用讲故事的方法更容易让人记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4-6-26 15: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soul 发表于 2014-6-26 15:31
仔细阅读了,毒手老师的教诲说明中医本身存在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弄清中药药理的药学基础。换句话说,你是 ...

从历史上,人首先发现了药,然后才进行医疗。

点评

再能配上图片就更完美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26 15:5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4-6-26 15: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毒手药王 发表于 2014-6-26 15:34
从历史上,人首先发现了药,然后才进行医疗。

再能配上图片就更完美了。
626-1.jpg
626-2.jpg

点评

小欠吧,以后你负责补图。出书里面带彩图成本多高呢,不要钱的,这种书出书基本赔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26 16:08
以后药王发文章,你就负责配图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26 16:04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收起 理由
杨曙光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6-26 16: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幻影 发表于 2014-6-26 15:53
再能配上图片就更完美了。

以后药王发文章,你就负责配图了

点评

,桂枝那个故事太色情,我没好意思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26 16: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4-6-26 16: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曙光在前头 发表于 2014-6-26 16:04
以后药王发文章,你就负责配图了

,桂枝那个故事太色情,我没好意思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4-6-26 16: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幻影 发表于 2014-6-26 15:53
再能配上图片就更完美了。

有道理

点评

现在不都强调可视化管理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26 16: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4-6-26 16: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毒手药王 发表于 2014-6-26 16:06
有道理

现在不都强调可视化管理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6-26 16: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幻影 发表于 2014-6-26 15:53
再能配上图片就更完美了。

小欠吧,以后你负责补图。出书里面带彩图成本多高呢,不要钱的,这种书出书基本赔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6 16: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挺好,有特点可以加深印象记住药材的特性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6-26 21: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麻烦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7 10: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故事和背书就是两个效果啊呵呵有趣,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7-17 18: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3 23:19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