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036|回复: 1
收起左侧

[养生] 蒲扇摇得暑烦消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4-7-4 11: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小时候,没有空调电扇,祛暑纳凉的主要工具就是蒲扇。犹记儿时,母亲一手拿蒲扇,一手抱凉席,去我家南边的大马路上乘凉。如今,躲在空调房间,已成为当下流行的消暑方式。殊不知,长期与空调为伴,不利健康。尤其是老年人,体内组织器官发生退化,大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下降,对环境温度敏感性降低,稍不注意,就会着凉感冒,甚至引发面神经麻痹等病症。何不重新试试这种节能、环保、方便,且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消暑方式呢?这就是摇蒲扇祛暑消夏。

    诗人杨万里在他写的《暑热游荷花池》一诗中曰:“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挡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诗人邀友执伞遮阳,漫步荷花池边,欣赏池中盛开的荷花,别有一番情趣。

    南宋大诗人陆游有诗云:“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据说,南宋京城临安(今杭州),一般市民在暑天之夜,男的穿着苎麻布背心,或生绢背心、黄草布衫等;女的穿着紫纱裙与绣花凉鞋,带着凉席到开阔通风的河畔、树阴下坐地纳凉。皇帝与后妃们则在内廷翠寒堂间纳凉,或在临池亭榭下,邀些仕女们弹琴翩舞。

    在一些古代文人写的纳凉诗中,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消暑》一诗中,还内含养生之道,读来情趣横生,诗曰:“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端坐院中,室空心静,凉意自然而生,确是自得其乐。

    摇蒲扇是一种需要手指、腕和肩部关节、肌肉协调配合的上肢运动。有专家研究认为,肩关节长期缺乏运动是引起肩周炎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夏天摇扇则是肩关节活动的最佳方式之一,可以促使肩关节的关节、肌肉得到锻炼和加强,从而有效预防肩周炎。

    经常左手摇扇,还可预防脑溢血。摇扇是一种单侧肢体运动,不仅能够锻炼肢体的关节肌肉,还可以锻炼大脑血管的收缩、舒张功能。科学家研究表明,左脑半球支配右侧肢体,右脑半球支配左侧肢体。而人们平时总是习惯使用右手,左手运动较少,致使左脑半球锻炼有余,右脑半球锻炼不足。假如有意识经常用左手摇蒲扇,恰恰能够弥补这一不足。

    蝉躁林热的夏日傍晚,三两相约,蒲扇轻摇,看流萤闪烁,谈古往今事,环保健康,其乐融融。

    (钱 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7-7 11: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蒲扇都很少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2-13 10:21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