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343|回复: 1
收起左侧

[营养] 葡萄酒历史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2-7-25 16: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葡萄酒历史


在葡萄酒诞生之初,人类就给予了它其他任何食物与饮料都没有的偏爱!作为西方文明的标志之一,葡萄酒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减轻病痛,消毒杀菌的良药;它是舒缓疲劳,振奋精神的最佳选择。一瓶顶级葡萄酒何以能卖出一件珍贵艺术品的价格呢?因为它是神赐予我们的饮品,是融入了许多人的智慧与心血,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与演变而来的!葡萄酒曾是内外科通用的唯一的消毒剂,直到 19 世纪晚期,葡萄酒都是西方医学界不可或缺的用品。医药之父希波克拉底给病人开出的每张药方上几乎都有葡萄酒,他认为葡萄酒是一种温和的酒,适量饮用对人的身体会有益处。“饮少些,但要好”(Drink less but better)是葡萄酒一直沿用的不朽谚语。

  葡萄酒的功效

  葡萄酒是含酒精饮料中唯一的碱性饮料。由于葡萄酒来自天然葡萄,所以它同其他水果类、蔬菜类、豆制品等均为碱性事物。医学家认为:保持人体的健康状态,首先应保持人体的弱碱性状态。平常人们的事物多种多样,日常事物,如粮食类、肉类、禽蛋类、河鲜类等等,大多是酸性食物,不利于保持弱碱性状态。因此,医学家劝告人们:不妨在进摄食物的同时,适当地喝一些葡萄酒。

  根据世界各国已有的调查和研究证实,葡萄酒中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我们这里谈的葡萄酒是真正意义上的葡萄酒,即严格符合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定义———破碎或未破碎的新鲜葡萄果实或葡萄汁经完全或部分酒精发酵后获得的酒精度不能低于8.5%V/V的饮料。葡萄酒作为酒精饮料,首先具有一般酒类拥有的提神补气、舒筋活血、解除应激等功效。其次,它有一定的营养成分。葡萄酒作为酒精饮料,首先具有一般酒类拥有的提神补气、舒筋活血、解除应激等功效。葡萄酒是主要的含多酚物质的酒精饮料。多酚类物质存在于葡萄皮、葡萄浆果、葡萄籽和果梗中,通过酿造过程被提取到葡萄酒中。综合起来构成葡萄酒色、香、味之灵魂:赋予葡萄酒绚丽的色彩、浓郁的香气和浑厚的结构。葡萄酒特有的对人体的益处,也源于这些多酚类物质。

 葡萄酒最初其实就是一种很简单的含有酒精的饮料,Huge Johnson 的书中曾写到“葡萄酒最初引起人们的注意,既不是因为它散发出的酒香,也不是因为那紫红色液体在口中悠长的美妙回味,而是饮用了葡萄酒之后那奇妙的感受”。这点和我们现在大多数人喝酒的目的一样,尤其是在古代那些生活艰苦,物质贫乏的年代,饮用了葡萄酒这种具有魔力的东西后,能够忘记忧虑、减少恐惧,给人那种美妙的感觉就像到了天堂一样。葡萄酒中的酒精不光能够给人带来这种谜幻的感觉,同时它还能起到杀菌的作用,古代长期饮用葡萄酒的贵族们,寿命通常也会更长一些。因为那时候的饮用水很不卫生,吃的东西也不是很洁净,人经常会感染上一些疾病并且很早就会死去,普通老百姓只能喝到一些度数很低的麦芽酒。打仗之前也会给战士喝葡萄酒,这样做战士会变的更加勇猛。由于葡萄酒诸多的好处,它也很快成为了最畅销的贸易货品,希腊利用葡萄酒换取稀有金属,罗马利用葡萄酒换取奴隶…….

  葡萄酒的起源与发展

  最早有关于葡萄种植的记载出现在圣经上,诺亚带着飞禽走兽们走出方舟后,便开始耕作土地,并种植了一个葡萄园。然而没有人知道是谁最早发明了葡萄酒,在古希腊和罗马文明中也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只是充满了史前的神化故事。

  多数史学家认为,葡萄酒的酿造起源于公元前6000年古代的波斯,即现今的伊朗。对于葡萄的最早栽培,大约是在7000年前始于前苏联南高加索、中亚细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后来随着古代战争、移民传到其它地区。初至埃及,后到希腊。

  在埃及古墓的浮雕上,清楚地描绘了古埃及人栽培、采收葡萄、酿制步骤和饮用葡萄酒的情景,这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那时他们已经完全掌握了酿造葡萄酒的技术,并且已经注意到了不同的葡萄酒品质,并且发明了最初的修剪方法,也许关于储藏葡萄酒的温度也已经掌握了。在当时葡萄酒是只供给祭祀与皇室成员的,其他人只能喝啤酒,而所谓的“葡萄酒品酒师”也已经出现了。古代巴比伦人则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如何管理和酿造葡萄酒,在著名的神化史诗吉尔伽美什(Gilgamesh)中更是生动地描述了美丽的葡萄园,这部神话史诗被认定为出自于公元前十八世纪。希腊,是欧洲最早开始种植葡萄与酿制葡萄酒的国家,一些航海家从尼罗河三角洲带回葡萄和酿酒的技术。葡萄酒不仅是他们璀璨文化的基石,同时还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据考证,古希腊爱琴海盆地有十分发达的农业,人们以种植小麦、大麦、油橄榄和葡萄为主。大部分葡萄果实用于做酒,剩余的制干。几乎每个希腊人都有饮用葡萄酒的习惯。酿制的葡萄酒被装在一种特殊形状的陶罐里,用于储存和贸易运输,这些地中海沿岸发掘的大量容器足以说明当时的葡萄酒贸易规模和路线,显示出葡萄酒是当时重要的贸易货品之一。

  公元前六世纪,希腊人把葡萄通过马赛港传入高卢(现在的法国),并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传给了高卢人。但在当时,高卢的葡萄和葡萄酒生产并不重要。罗马人从希腊人那里学会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后,在意大利半岛全面推广葡萄酒,很快就传到了罗马,并经由罗马人之手传遍了全欧洲。

  葡萄酒是罗马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罗马帝国势力的慢慢扩张,葡萄和葡萄酒又迅速传遍法国东部、西班牙、英国南部、德国莱茵河流域和多瑙河东边等地区。在这段期间,有些国家曾实施禁止种植葡萄的禁令,不过,葡萄酒还是在欧陆上大大风行。

  葡萄酒在中世纪的发展得益于基督教会。对基督徒而言,葡萄酒是耶苏圣血的象征。四世纪初罗马皇帝君士坦丁(Constantine)正式公开承认基督教,在弥撒典礼中需要用到葡萄酒,助长了葡萄树的栽种和葡萄酒酿造技术的发展。而基督教的北传,也让葡萄被带往天气寒冷、生长困难的北欧,意外地促成了欧洲寒冷气候区葡萄酒业的发展。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者、传教士在十六世纪将欧洲的葡萄品种带到南美洲,在墨西哥、加利福尼亚半岛和亚利山那等地栽种。

  十九世纪初开始,从新大陆传进欧洲的各种葡萄树病虫害,如根瘤蚜、霜霉病和白粉病等,对欧洲种葡萄造成很大的伤害。其中以根瘤蚜病最为严重,法国有250万公顷的葡萄园受到殃及。直到十九世纪后期,才找到利用嫁接的技术,将欧洲葡萄品种植在美洲葡萄植株上,利用美洲葡萄的免疫力来抵抗根瘤蚜病虫害的方法,而且沿用至今。

  1857年法国细菌学家巴斯德(L.Pasteur)发现葡萄酒制造的原理在于酵母菌将葡萄汁里的糖转化为酒精,他还完成了葡萄酒的成分与葡萄酒的老化等研究,使得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得以大大提高,并成为专业学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六、七十年代始,一些酒厂和酿酒师便开始在全世界找寻适合的土壤、相似的气候来种植优质的葡萄品种,研发及改进酿造技术,使整个世界葡萄酒事业兴旺起来。尤以美国、澳洲采用现代科技、市场开发技巧,开创了今天多彩多姿的葡萄酒世界潮流。

  中国葡萄酒史

  据考证我国在汉代(公元前206年)以前就已种开始植葡萄并有葡萄酒的生产了。司马迁著名的《史记》中首次记载了葡萄酒。公元前138年,外交家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看到"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馆旁尽种蒲陶,苜蓿极望"(《史记-大宛列传》第六十三)。大宛是古西域的一个国家,在中亚费尔干纳盆地。这一例史料充分说明我国在西汉时期,已从邻国学习并掌握了葡萄种植和葡萄酿酒技术。西域自古以来一直是我国葡萄酒的主要产地。《吐鲁番出土文书》(现代根据出土文书汇编而成的)中有不少史料记载了公元4-8世纪期间吐鲁番地区葡萄园种植,经营,租让及葡萄酒买卖的情况。从这此史料可以看出在那一历史时期葡萄酒生产的规模是较大的。

  东汉时,葡萄酒仍非常珍贵,据《太平御览》卷972引《续汉书》云:扶风孟佗以葡萄酒一斗遗张让,即以为凉州剌史。足以证明当时葡萄酒的稀罕。

  葡萄酒的酿造过程比黄酒酿造要简化,但是由于葡萄原料的生产有季节性,终究不如谷物原料那么方便,因此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并未大面积推广。在历史上,内地的葡萄酒,一直是断断续续维持下来的。唐朝和元朝从外地将葡萄酿酒方法引入内地。而以元朝时的规模最大。其生产主要是集中在新疆一带,在元朝,在山西太原一带也有过大规模的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的历史。而汉民族对葡萄酒的生产技术基本上是不得要领的。

  汉代虽然曾引入了葡萄及葡萄酒生产技术,但却未使之传播开来。汉代之后,中原地区大概就不再种植葡萄。

  一些边远地区时常以贡酒的方式向后来的历代皇室进贡葡萄酒。唐代时,中原地区对葡萄酒已是一无所知了。唐太宗从西域引入葡萄,《南部新书》丙卷记载:"太宗破高昌,收马乳葡萄种于苑,并得酒法,仍自损益之,造酒成绿色,芳香酷烈,味兼醍醐,长安始识其味也。"宋代类书《册府元龟> >卷970记载高昌故址在今新疆吐鲁番东约二十多公里,当时其归属一直不定。

  唐朝时,葡萄酒在内地有较大的影响力,从高昌学来的葡萄栽培法及葡萄酒酿法在唐代可能延续了较长的历史时期,以致在唐代的许多诗句中,葡萄酒的芳名屡屡出现。如脍炙人口的著名诗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刘禹锡(772-842年)也曾作诗赞美葡萄酒,诗云:"我本是晋人,种此如种玉,酿之成美酒,尽日饮不足"。这说明当时山西早已种植葡萄,并酿造葡萄酒。白居易,李白等都有吟葡萄酒的诗。当时的胡人在长安还开设酒店,销售西域的葡萄酒。

  朝统治者对葡萄酒非常喜爱,规定祭祀太庙必须用葡萄酒。并在山西的太原、江苏的南京开辟葡萄园。至元28年在宫中建造葡萄酒室。

  明朝是酿酒业大发展的新时期,酒的品种、产量都大大超过前世。明朝虽也有过酒禁,但大致上是放任私酿私卖的,政府直接向酿酒户、酒铺征税。由于酿酒的普转摘于中国酒业新闻网遍,不再设专门管酒务的机构,酒税并入商税。据《明史·食货志》,酒就按“凡商税,三十而取一”的标准征收。这样,极大地促进了蒸馏酒和绍兴酒的发展。

  清朝,尤其是清末民国初,是我国葡萄酒发展的转折点。首先,由于西部的稳定,葡萄种植的品种增加。清朝后期,由于海禁的开放,葡萄酒的品种明显增多。

  中国现代的工业化葡萄酒酿造始于1892年,爱国侨领客家人张弼士先生先后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创办了“张裕酿酒公司”,中国葡萄酒工业化的序幕由此拉开。


法国葡萄酒的历史


波尔多葡萄酒的出现

  时间要回溯到罗马时代,在当时,法律规定只有罗马公民才可于各欧洲属地耕种葡萄,他们多操流利之拉丁语,必须服兵役及缴税。时值公元一世纪,在罗马人居住的城市附近逐渐出现许多专门酿造葡萄酒的贵族。当时法国靠近大西洋侧的阿其坦盆地由于位在大西洋畔运输方便,便开始生产葡萄酒。特别著名的有Bituriges也就是现今的波尔多;优良的天气候使得葡萄酒质量不差且专门外销北欧、爱尔兰与英国。逐渐使得当时罗马的意大利葡萄酒遭遇空前的竞争压力而导致价格暴跌,因而导致罗马酒商群起反弹。西兀八十二年,罗马皇帝Domicia颁布圣旨,高卢所有的属地必须将葡萄田斩除一半,以保障意大利酒商的利润。

  到了公元三世纪时,德国人Alamans与伊朗东北之古国Pathies为抗拒不断扩张的罗马而大举南下侵略,这就是著名的「蛮族入侵Lesgrandes invasions」;当时只在位七年的淫乱昏君Caracalla为了征召战士抵抗来犯的敌人与增加税赋;在公元212年时颁布圣旨-除了奴隶之外,授权罗马帝国各属地境内所有的居民即刻成为罗马公民。一夕之间所有在罗马帝国内的居民都得以耕种与酿造葡萄酒。各国酿酒业便从此得以兴盛发展。更因为葡萄酒是天主教祭祀必需品,宗教亦随之四处散播开来。

  勃根地葡萄酒的出现

  现今最古老的文书记载发现,在公元312年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303-337 A.D.)造访勃根地时,当地贵族写下的一封感谢信:Pagus Arebrignus(意指整个勃根地区) 。这封信的内容是当地贵族与皇帝针对税务讨价还价。皇帝造访该地实乃因税务征收不顺因而亲临视察。葡萄酒既有高附加价值,税赋也因需十分高昂。在这封信中不断重复陈述勃根地所遭受的天然灾害等,要求皇帝能够减免税赋。因此可推测勃根地葡萄开始种植时间大约为公元三世纪,勃根地葡萄酒的发源大约是在这一段期间前后。公元八、九世纪欧洲整体气候高升,使得葡萄酒的种值远至比利时与英国。十一、十二世纪气温上又出现新的高峰。当时从罗雅河到巴黎塞纳-马恩省河沿岸皆种值着葡萄。

  法国革命、厨艺美食的诞生
  十八世纪时法国还没有公众餐厅存在,亦无如同现今之民间厨艺可言。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之前,贵族家庭延揽许多专责烹饪的厨师;革命发生之际这些贵族逃至现今加拿大魁北克。为数可观的厨师便忽然失业。为了生存起见,他们便开始设立可供应客人享用前菜到甜点的地方,这就是餐厅的起源。这个大转变间接促成贵族专享之厨艺流入一般民间,法国葡萄酒与美食艺术逐渐在民间流行。这亦是现今加拿大北克的法文用字与腔调,依旧保存着十八世纪法国古风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7-25 17: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曾尝试过做葡萄酒,慢慢的摸索,做出来还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2-15 03:30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