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意林枫 于 2017-3-28 13:38 编辑
文章题目: 大输液现死蚂蚁,看看药企同行是怎么讨论的
原文作者: 了了 意林枫
正文:
延伸阅读:
近日,齐鲁晚报报道了《菏泽定陶区孩子输液,药瓶中惊现死蚂蚁》文章,文章称:7月11日,齐鲁晚报记者来到定陶区南王店,从崔先生提供的当时孩子输液时出现异物的输液瓶上看到,该药剂为葡萄糖注射液,生产厂家为山东科伦药业有限公司,标签上写有“6.14输”的字样。瓶中药液剩余不多,呈淡黄色,其中,漂浮着一黑褐色的物体很是明显,经辨认系一只蚂蚁尸体,四肢仍清晰可见。
该事件,让我们想起了2015年2月份有山东齐都注射液含头发丝事件,都是注射剂无菌产品,同样是引入异物,当时CFDA还专门介入了调查,并在官网发布了公告。
输液中现死蚂蚁该件一曝光,作为中国最大的制药人社区,作为制药人,对该事件又有什么声音呢?让我们来看看 蒲公英论坛、蒲公英各大微信群的讨论内容吧:
蒲公英论坛: 蒲友王研滋在论坛发的一个帖子《[行业曝光台] 猜想:大输液中的死蚂蚁怎么来的?(中国最大的输液产品帝国》,帖子原文如下: 这是一起耸人听闻的事件,如果该事件属实,大家一起猜想猜想,充分发挥想象:死蚂蚁怎么进入大输液的?都有几种渠道可能?天天光数据完整性、计算机验证了,过程控制都忽视了!(看瓶子是科伦药业,中国最大的输液产品帝国)
以下是蒲友跟帖回复 1、 输液里面进了蚂蚁,通常的偏差事件,都不会这么诡异啊。(使劲猜,可能从哪个渠道进去的?)
2、 不算流通过程中被人黑或者漏液的情况。
配料时候,包装袋、衣服上、爬到设备掉了进去、滤芯穿孔、灌装头筛网穿孔、灯检漏检,灭菌还没煮糊,一连串事件在一起才能搞成这样。
3、除了制药环节弄进去的;
为什么不考虑是不是像护士说的,是枕头带进去的
并且护士还说了,“这种现象在输液过程中很常见”,说明已经有很多次针头将异物带进去的事件了;
最后,那么大一个蚂蚁,放冲过各种过滤器,灯检,进入瓶子,估计也不是普通的蚂蚁了,那是蚂蚁中的战斗机了;
4、 感觉是被黑了啊 , 灭菌完了之后 应该都碎成渣滓了吧? 我听说过一起因为医院不想用他家的产品 然后让护士把东西捅进去的, 还有就是联合灌装压塞人员干的(拿来一瓶输液放入蚂蚁后重新热合,灌装人员有条件达成) ;
(这个猜测也太扯了) 除了xx 说的情况以外 我补充一些 : 1、组合盖带入; 2、护士检查完以后 拔去塑料盖, 注射完配的药 ,蚂蚁从各种地方爬到胶塞那里,完了之后 扎注射器的时候碰巧又进去了;
其实最简单的办法 把这些液体拿去培养 如果长菌那么就是后进去的(被人黑了) 如果没长菌 就是之前进去的(生产厂家质量事故) 就很好查了;
5、 都已经打开了,肯定会长菌的,说不清楚,只能厂家赔偿了。
6、 理论上像大输液这种级别比较高的环境带入蚂蚁的几率几乎为零,但事实存在,很难解释清楚,而且记者和药监都介入,可能山东科伦有麻烦了,估计至少会被飞检 ;
7、N年前在医院实习时,也亲眼看到某厂输液内有蚂蚁的尸体。还有一次是炭粒。再还有一次就是混浊。那时还是玻璃瓶。怎么进去的,不得而知。(还真有这事哦)会不会胶塞、袋子本来就有,在或者就是人为破坏?
8、 生产过程带入可能性有多大?看整个蚂蚁过滤前进入的可能性几率很小,过滤后什么环节能进完整的蚂蚁?真的是诡异事件~
点击文章下面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回复,谈谈你对蚂蚁进入输液瓶的看法。
以下是摘自微信群的讨论: 这个话题蛮有意思,蚂蚁?大家觉得有可能吗?
1、是葡萄糖注射液,就真不好说了,虽然注射过程也有可能,但是药厂并不能排除,事件发展到最后,肯定还是药厂背锅! 如果这个是药厂附近的蚂蚁,肯定是来源于周边的种类,如果在周边没有发现,而在注射或者用户哪里发现了,就肯定不是药厂了。
2、那个环节蚂蚁能进去啊? 灌装、 胶塞、原料,器具之间,环境,都有可能。 如果是免洗的,不排除,就是自己洗的,也有可能;
3、感觉胶塞可能性比较大。(物品不完整,无法判断) 其实大输液厂家每年接受到药检所通告的可见异物不合格的比例至少超过10%的批次的;(这个蚂蚁不是可见异物的概念,太大了点)
4、 灭菌后,蚂蚁应为絮状的,如果是完好的蚂蚁,就是用药时候爬进去的(絮状?验证过吗?) 这个细节需要问当事者“蚂蚁” 蚂蚁说我不是故意的 我当时坦白了 所以 是全尸.......扯远了!
破坏了原始状态,是出厂本身就有还是破坏完整性引入? 蚂蚁的存在对于生产厂家、医院护士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什么不按标签要求检查?还是输液的时候没有蚂蚁,蚂蚁是在盖子上粘附着?经过充分润湿脱落现原形?)。
这个事件警示我们生产厂家在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把好关;医院在用药前认证履行复核检查职责,保证病人用药安全。
最后希望孩子不会因此受到伤害!
以下内容转自:齐鲁晚报 记者:赵念东 =========== 日前,菏泽定陶区南王店的崔先生向齐鲁晚报反映,其女儿在南王店中心卫生院看病即将输完第一瓶葡萄糖时,发现瓶中有一只蚂蚁尸体。崔先生担心孩子因输入可能被感染的液体对身体造成损害。该卫生院相关负责人称,双方可协商解决,也可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再做赔偿。
家长曾提示护士瓶中有异物 6月13日,崔先生11岁的女儿在跟同学一起吃麻辣烫回家后,肚子不舒服。“她晚上一直拉肚子,吃药也不管用。”14日下午,崔先生便带着女儿到南王店中心卫生院治疗。在医生的建议下,孩子准备输液。
“当护士将针头插入孩子手腕后,将吊瓶挂在架子上时,我就看到瓶子里有一个黑色异物。”崔先生称,他遂询问护士原因,对方告诉他,异物可能是针头在穿刺瓶塞时所产生的碎屑。这种现象在医院输液过程中很常见,对人体不会产生影响。听到护士如此解释,崔先生便没有多想。
半个小时后,在第一瓶葡萄糖几近输完,准备换输第二瓶时,崔先生突然发现瓶中异物的真面目。“那根本不是瓶塞的碎屑,而是一只蚂蚁的尸体,四肢清晰可见。”崔先生见状,立即通知了护理人员。对此,该护理人员无法对此事做出回答。
蚂蚁是如何进入输液瓶中的?瓶中药剂是否已被蚂蚁尸体感染?而最让崔先生担心的是,药剂进入孩子体内,对身体健康造成怎样的伤害?
崔先生称,事后,定陶区卫计局与食药监部门、药品厂家相关人员都曾来查看情况,但对该事都没有一个确切说法。“当时,南王店中心卫生院答应协商解决这件事,但迟迟没解决。”这令崔先生难以接受。
家长担心孩子身体以后受影响 7月11日,齐鲁晚报记者来到定陶区南王店,从崔先生提供的当时孩子输液时出现异物的输液瓶上看到,该药剂为葡萄糖注射液,生产厂家为山东科伦药业有限公司,标签上写有“6.14输”的字样。瓶中药液剩余不多,呈淡黄色,其中,漂浮着一黑褐色的物体很是明显,经辨认系一只蚂蚁尸体,四肢仍清晰可见。
事发后,因担心该药剂对孩子身体造成影响,崔先生又将女儿送到定陶区人民医院住院观察治疗。“孩子住院近半个月,也做了各项检查,当时未发现问题。”崔先生说,其间,孩子时常吵嚷头痛。“现在虽然没查出问题,但谁能保证孩子身体以后不会受此事影响?”崔先生很是忧虑。
崔先生称,药瓶上的标签明明写有“使用前请认真检查,如存在药液浑浊或有异物、瓶身破损或渗漏等情况切勿使用”的警示语,医护人员在给患者输液时,为什么不对药剂进行检查?“况且,我在输液前就已经发现瓶中有异物,如果当时医护人员对瓶中药液进行检查,就不会有后来事情的发生。”对于此事,崔先生认为医院应该负首要责任。
食药监部门将同批次药品带回检测 随后,齐鲁晚报记者跟随崔先生来到南王店中心卫生院。据该院张姓负责人介绍,卫生院正在积极协调解决此事。
对于崔先生首次发现瓶中有异物,而医护人员为何没有对此检查,该负责人称,输液时,因针头穿刺瓶塞而瓶中出现碎屑的现象很常见,而当时医护人员认为瓶中为瓶塞碎屑。而对于药瓶中为何出现蚂蚁尸体,该负责人表示不清楚。他称,卫生院是通过经销商由厂家进货的,对药品清点时,不可能对每瓶药剂挨个检查。
“要么协商,要么当事人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再按规定赔偿。”张姓负责人表示。对此,崔先生认为,赔偿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谁能为女儿的身体健康不会因此事受影响担保。
齐鲁晚报记者又与崔先生来到定陶区卫计局。该局业务股一工作人员称,“孩子没啥事,双方处理了就行了。”对此,崔先生认为卫计局是监管部门,而该工作人员上述说法很不负责任,“孩子没出事已是万幸,如果孩子一旦因此出事,将不仅仅是这种局面。”
随后,记者又联系到该局业务股股长高姓负责人。高姓负责人表示,他们一直在协调此事“卫生院与当事人可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当事人也可向法院起诉。”
药瓶中究竟为何出现蚂蚁?通过南王店中心卫生院提供的电话号码,齐鲁晚报记者联系到经销商刘经理。刘经理表示,厂家已经过来对此事作出解释,孩子也没事。而当齐鲁晚报记者准备进一步询问相关问题时,对方挂了电话。
蒲公英微信公众号“ouryaoinfo” 2016年共发布文章2345篇,总字数485万字,累计阅读近1100万人次,发布天数365天(全年共366天)。在蒲公英论坛各位蒲友的支持下,2016年蒲公英微信运营团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7向各位蒲友继续征稿,欢迎关注!
感谢上海凌致赞助发布并提供所有作者奖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