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王小妞 于 2020-9-7 09:40 编辑
《蒲答》论坛问答一周精选(2020年07月16日-2020年07月22日) 遴选一周问答精华,让知识传递更加便捷,尽在《蒲答》专栏。 本次内容由“王小妞”编辑,“飞凌大圣”审核。 栏目内容采集于蒲公英论坛,主要来源《有问有答》板块,不代表蒲公英论坛意见。 PS:诚招冠名商!
问:固体制剂用的内包材,品名为:口服固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热封垫片瓶。这个没有相关的药包材标准,只有供应商提供的企业标准,但确实是经过国家局注册的。请问制剂企业怎么制定相关的质量标准?就用包材厂家的企业标准吗? 答(论坛ID:大呆子):我们之前定的标准供参考:外观:目测检查25个,合格率应≥92%。(1)密封性(合格率)≥90%。(2)振荡试验(合格率)≥95%。(3)炽灼残渣:应符合规定。(4)溶出物试验:①易氧化物:应符合规定。②重金属≤1ppm。③不挥发物:应符合规定。(5)微生物限度:需氧菌总数不得大于1000cfu/瓶;霉菌和酵母总数不得大于100cfu/瓶;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
2、[生产制造]玻璃瓶瓶壁薄厚不均的检验方法? 问:现在生产的口服液溶液,所用的这个批次有部分500ml玻璃瓶瓶壁薄厚不均,到外包灭菌岗位遇到外力炸裂了,有没有办法在空瓶时检出来呀,到外包岗位损失有点大,肉眼不好识别,称重也试了。 答(论坛ID:飞凌大圣):1、这种情况是第一次出现,还是一直存在?2、玻璃瓶是否有更换供应商?3、出现的问题是否如实反馈给供应商,对方的解决思路是什么?4、供应商现场审计是否认真做了,还只是走个流程?5、最后说说检验吧,首先检验是抽检,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瓶子;第二你说的称重不具有可操作性,称重解发现不了薄厚不均的问题。6、说说我的观点吧:(1)做好与供应商的沟通与现场审计,一定要做好,如果瓶子生产工艺本身有缺陷,没去现场看,没有对比是不会发现问题的,必要时更换靠谱的供应商;(2)生产现场操作工与QA要负起责任,发现问题要提前,不要把问题转移到最后环节。(3)加大抽验力度,可以日常量3-5倍的抽验。
问:公司有五个车间,所有车间均通过GMP认证,生产许可证包含冻干粉针剂、颗粒剂、片剂,一车间GMP证书(范围:冻干粉针剂)、二车间GMP证书(范围:冻干粉针剂)、五车间GMP证书(范围:颗粒剂、干混悬剂)有两个问题:1.其中产品A在二车间常年生产,因某些原因,现需要调整为一车间生产,目前一车间常年生产B产品(2010年有生产过A产品),现在一车间是否可以直接生产A产品,或者需要进行生产场地变更?来源是什么?2.五车间因业务扩展,需要进行片剂受托生产,是否可以直接生产,还是需要官方报备?来源是什么(证书中范围无片剂)打电话问了药监局,国家局永远打不通,省局让我们问分局,分局让我们问省局? 答1(论坛ID:LaI婷1):既然车间一和车间二都是做冻干粉针剂的,所以我觉得都在同一家公司,不用做场地变更,车间一也是做过产品A的。但是需要做的是共线风险评估报告和重新做3批清洁验证,有数据支持共线生产A和B是符合法规的,不过还要看你的设备有没有变化,设备有变化就要做设备的变更,A产品的工艺验证也要重新做3批。 答2(论坛ID:毗燮饕餮):第二个问题,大体的步骤是申报新增《药品生产许可证》的委托生产范围,通过GMP符合性检查,目前还纠缠着换证的事情,部分省通知的是先换证后变更,建议再和省局的安监处多交流。 问:测温度分布时模拟做实验的满载情况,那么真空度最差条件是不是抽到最大值。但是我们把探头通过验证孔放进去,真空度抽不上来,漏气,换了好几个转接头都不行。 答1(论坛ID:山顶洞人):用干燥箱自带的真空表啊,检验过就行了啊。非要穿孔放个探头,是很难吧。你查一下国标吧,厂家应该有这个标准包括测试方法的。 答2(论坛ID:柳莫虚):做真空度时用设备自带的真空表(提前校验合格)即可,做的时候不要放温度探头。等做完真空度后再做温度。
问:第一百八十六条应当建立编制药品批号和确定生产日期的操作规程。每批药品均应当编制唯一的批号。除另有法定要求外,生产日期不得迟于产品成型或灌装(封)前经最后混合的操作开始日期,不得以产品包装日期作为生产日期。想问下大家这里的产品是指成品还是含括所有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产品。 答(论坛ID:117342780):GMP:产品:包括药品的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待包装产品:尚未进行包装但已完成所有其他加工工序的产品。成品:已完成所有生产操作步骤和最终包装的产品。第一个产品(生产日期不得迟于产品成型):中间产品第二产品(不得以产品包装日期):待包装产品。
6、[生产制造]纯化水电导进管道偏高 问:EDI出水离线电导率0.4进入分配管道以后再测的话1.2左右。制水量不多,一般都制到储罐1/3,如果要清洁管道或者罐子用什么方法? 答(论坛ID:511627122):1.首先你的EDI产水电导率就偏高,EDI产水电导率一般小于0.1(你的EDI需要进行检修清洗和维护,不知道用几年了,用超过5年建议更换新的);2.你们纯化水储罐制水为什么制水只到液位三分之一,液位低则空气中二氧化碳进入储罐也会引起电导率升高;3.清洁的话建议用1%的氢氧化钠(AR分析纯)溶液进行清洗,然后消毒。
7、[确认&验证]中药提取时,一批浸膏对应3批次制剂,进行工艺验证时,提取验证三批次,对应9批制剂? 问:中药提取时,一批浸膏对应3批次制剂,进行工艺验证时,提取验证三批次,对应9批制是否应全部进行验证?还是连续验证三批制剂即可。(注:工艺规程提取、制剂在一起) 答1(论坛ID:永春膏药-小戴):我是这么理解的,既然工艺规程提取、制剂在一起,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一批提取浸膏对应的三批次制剂成品其实是亚批规格(如300万片量的浸膏粉,对应3批次100万片批量的片子);那么工艺验证要求是连续3批次,就应该包括3批次浸膏,9批次制剂成品,既要考察3批次浸膏的批次的批件稳定性与差异性,也要考察每批次对应的3批制剂成品组内差异性。 答2(论坛ID:徐占鳌):建议如果是新车间、或者新品种第一次投入生产,提取做三批验证,相应的制剂也做9批验证,必须从头到尾的做完,有更多的数据可以使用,只是工作量要增加(化验室惨了);再认证的时候,我们是提取做提取的,制剂做制剂的,提取做三批验证,制剂用一批浸膏做三批验证(可以是验证批浸膏,也可以不是验证批浸膏)
8、[质量保证QA]C级洁净区环境里面可放置一些小型设备? 问:请问C级洁净区环境里面可放置一些小型设备吗?我这边想放置一个手提式高压灭菌锅,因为考虑到试验菌试验做完之后直接灭菌,这样避免对环境的污染。 答(论坛ID:蓝雨~):可以的,但是要考虑放哪里合适,设备本身是不是易清洁,设备标识这种要做好,按照你们文件要求进洁净区即可。进入洁净区就要注意被检查时看到不会有问题。 链接: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18909&fromuid=317917
9、[确认&验证]同种型号功能的多台设备确认方案能只写一个吗? 问:现在加入了一个新公司,与原公司的制度有些差异。原先公司的确认与验证方案是一台设备一个方案,完成后写一个报告,最开始做验证的时候觉得多台同型号同功能的设备验证内容都一样,为什么不能写一个方案来做呢?后来才发现,虽然设备功能、型号都一样,但是使用之后就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后面的再确认都是具有针对性的去进行,所以也就理解了这种一设备一方案的做法,认为是对的。但是加入了一个新公司,目前公司正处于中试阶段,还没有进入大生产阶段。验证方式是多个同型号、功能的设备用一个方案,然后是一个报告,我觉得以后管理肯定会出现问题,但是翻看各种法规要求,并没有明确这种验证方式是否可行。所以想请教一下各位路过的蒲友大神,同种型号功能的多台设备确认方案、报告能只写一个吗? 答(论坛ID:飞凌大圣):不管写一套方案还是几套,这都只是形式问题。我们需要做的是:1、方案中的设备编号唯一,与现场匹配,不得随意变更,保证可追溯性。2、每台设备的微小差异,应如实记录体现在报告中,为后续生产工艺规程、批记录变更升版提供依据。3、要是因为相同型号设备调试不到位出现的差异,应找设备厂家调试到位,而不是我们一味就着设备“缺陷”来调整工艺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