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297|回复: 4
收起左侧

[临床医学知识] 转帖----为了救自己的命 刻苦自学中医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3-6-9 17: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为了救自己的命 刻苦自学中医


1999年3月,我得了胃病,肚子一直觉得冷。因此,总比别人穿的厚。到了夏天,背部热的难受,汗流浃背,可是肚子却冷的很,不敢用空调,不敢吹电扇,肚子上还得戴一个棉兜兜。半截袖里面穿个棉兜兜,经常会露出来,经常有同事好奇地问:“你戴的什么?是本命年?”我说胃寒,肚子冷,不是因为本命年才戴红色的肚兜的。
        人们都说十人九胃病,所以,也没当回事,只是随便买点胃药吃。先后买过归脾丸,和胃健脾丸,香砂养胃丸,霍香正气丸,补中溢气丸,理中附子丸,舒肝和胃丸,经过一阵子乱吃,胃冷没有了,变成了胃热,胃胀,胃酸过多,经常嘴里流酸水。吃一碗饭,肚子胀得像鼓一样,里面有很多气。于是又吃雷尼替丁,马叮啉。吃了很久,好是不好,于是到医院做胃镜,发现胃底有息肉,慢性胃炎,十二指肠布氏增生,食道白斑。医生给开了奥美拉唑肠溶片,元胡胃舒胶囊,让吃一个月,然后住院,作了镜下息肉切除术,并同时作了白斑。手术后,三天不让吃饭,靠输营养液维持。三天至七天,只让喝小米稀饭上面的米油。出院后,让吃蒙托石散,维霉素,黄连素,兰索拉唑一个月。
        手术后,肚胀没有了,吃饭也正常了。可是总是肠胃一阵一阵发热,发起热来,肚子里像烧了一堆火炭一样,太难受了。到医院,医生给开了一清胶囊和元胡胃舒胶囊,吃了一清胶囊后,胃凉的受不了,停了药,胃又热的受不了。于是又住院,作了肠镜。太难受了,肠镜比胃镜更难受。检查后,医生说肠中没什么大问题,只是直肠有一个点状糜烂。于是按慢性直肠炎给输了十天液。输的乳酸左氧氟沙星,刚开始还有点效果,后来一点效果也没有了。
        听别人推荐,到上海某医院检查,教授说是胃肠官能症、焦虑。让吃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吃了一个月后,有点效果,胃肠不那么热了。又去这个医院,教授说让停了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继续吃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三个月。三个月后,只是见轻,还是没好。于是又去该医院。教授说,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要吃一年以上,才能治好。我说:“来一趟路费也不少,干脆一次给我开半年的吧。”于是一下子开了半年的药。回来后,天天吃,天天盼。半年的药快吃完了,还剩四盒时,病不但没减轻,反而加重了。宣告这个药失效了,于是停止了吃这个药。
        我想,西医无法从根本上治好这个病,还是找中医调理吧。
        2009年11月,到某中医院。医生号了脉,说:“你怎么这么晚才来治疗,体内的湿热太重了。”开了药方:清半夏15克,黄连5克,黄芩6克,党参20克,柴胡20克,五味子10克,陈皮15克,枳实15克,郁金15克,延胡索15克,赭石10克,佛手12克,金银花10克,干姜10克,炙甘草10克。以这个方为基础,每次开三副,经常加减。第一个星期,效果非常明显,好像病马上要治愈似的。可是接着下来,效果一天不如一天。胃热虽然没有了,但右胸却像结冰了一样,胸闷,胸凉,咳嗽,吐出的痰都是冰凉的。每次给医生说,他都不以为然,说马上说好了,这是正常反应。这样吃了将近一个月,确实受不了了,于是便停了药。
        这以后,非常怕吸凉气,天天戴着口罩。咳嗽,吐痰。
        一次,在网友的QQ空间里看到一个久咳不好的偏方,罗汉果一个,鱼腥草50克,白茅根15克,紫苏梗15克,桑白皮15克,百合50克,野菊花15克,板蓝根15克,甘草15克,三碗水,熬成一碗,喝下。于是,买了三副药,第一次喝下后,即刻右胸像冰冰化冻了一样,右胸咕噜咕噜往下走气,太明显了,这样咕噜了五分钟,右胸彻底透了,没有冰冻的感觉了。于是喝完了三副,又买了五副,当喝到第六副时,胃肠热又开始了。一旦热起来,从肠开始,然后到胃,再到右胸,再到脸,耳,又红又热。眼也热,眼花头晕。
        没办法,只有又找到一个中医科治疗。这个医生开的药:黄连12克,黄芩15克,白头翁15克,秦皮12克,法半夏15克,陈皮15克,茯苓30克,木香12克,槟榔12克,当归15克,瓜萎20克,薏 苡仁30克,白芍30克,生山楂30克,马齿苋30克,甘草3克,肉桂3克,麸炒枳壳15克,炒白术15克。这副药又吃了一个月,后来又回到了胸闷的老路上了,右胸不透,吐痰,冰凉。于是又停了药。
        又找到一个有名气的老中医,他给开了:知母15克,黄柏15克,山药30克,熟地黄15克,山茱萸15克,泽泻20克,茯苓20克,牡丹皮15克,法半夏15克,薏苡仁30克,五味子15克,龙骨30克,黄芪30克,延胡索15克,郁金15克,白芍20克,甘草3克,怀牛膝15克,按此方吃了一个月,照样是第一个星期有效,后来没效,再后来胸闷,胸凉,吐凉痰。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求医,慢慢也懂一点药道了。看来,这些医生万变不离其宗,就是照本宣科,照抄书本。
        我查找医书,竟然看到:温湿之初,不宜用大凉大寒的药物,应用清凉宣透的药,即将用大凉大寒的药,也不能用的剂量过大,否则,病邪冰伏在体内,病机会变得更加复杂。
        看来,是这些不负责任的医生,治疗之初,给我用了大量的黄连、黄芩、黄柏,将病邪给我冰伏到了右胸,旧病未除,又添新病,咳嗽,胸闷,胸冷。
        这些医生是为了卖药拿工资的,只要把药卖出去,他的任务就完成了,至于能不能给病人治好病,跟他的工资没有半点联系。所以,他才会不负责任,随便乱开药,甚至连病人的症状也不问,只是号号脉,便开药了事。
更好甚者,有的病人说的多了,医生还非常讨厌,阻止病人说话。
我想,要想治好自己的病,只有靠自己了。医生不了解病人的感受,可是病人对自己的感受最清楚,最能弄清每味药对自己的作用。于是开始买中医方面的书籍,开始自学中医。
        俗话说,久病成医。除了平时了解的一点中药知识外,利用各种渠道,采用多种方法开始自学,自学的难处,和所受的苦,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有体会。
        经过一番苦学,多少掌握了些基础知识,便开始给自己下方。吃了一副又一副,也是失败了重新来,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一次次地试,一次次地把自己当小白鼠,不能说像华佗一样尝遍百草,也可以说是尝遍百味了。一次次地失败,一次次地信心受到打击,曾多少次想到放弃,可是求生的欲望,和对家庭的责任,使我没有放弃。
实验中,使我明白一个道理,药方中,并不是药味越多越好。有时这味药对你有效,可是就因为多用了其他几味药,反而使疗效不佳,甚至出现副作用。
        曾经发现,使用单味苦参有效,但用了一个多月后,不敢长期使用,毕竟苦参有毒。
        以前做过无数次的CT、拍片、B超检查,都没有发现什么问题。这一次B超,医生怀疑我有轻微的胆囊炎。我想,胆囊有炎症,胆囊分泌的胆汁中肯定有病邪,有可能是这些病邪随着胆汁进入到肠胃肠,造成了肠胃炎症。于是我就服用了消炎利胆片,感觉效果不错。后来查看消炎利胆片的主要成份是穿心莲,于是就使用单味的穿心莲片,比消炎利胆片效果还好,用了一二个月,病情减轻了不少,但一直没法治愈。
        在用药过程中,我发现,我使用黄连、黄芩、茯苓、柴胡、泽泻、枸杞、山茱萸、菟丝子、牡丹皮、太子参、女贞子,不但没效,反而会加重病情。所以,经过总结,我的药方中不再使用这几味药。
        这期间,我使用了很多副药,虽然都没有治愈,但都使用病情有了一定的好转。
        一本医书上说,羌活、黄芪、蒺藜三味药打粉,用薄荷酒冲服,可以清理肝、胆、肾散发到肠胃、眼睛的毒素。我就每餐前用开水冲服这三味药各2克,效果比较好,又连续使用了一二个月,病情减轻了不少,但还是反反复复。
        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中医名家曾老,他为我的精神所感动。在分析了我所用过的所有方子后,他提醒我说,体内有害菌泛滥,有益菌太少,菌群失调,在补充有益菌后,再加以施治,效果会更好。
        于是,我就按照老中医的提醒,补充有益菌后,继续使用原药方治疗,前前后后用药半年多,胃病终于治好了。
        胃病,是一个慢性病,治疗时间慢长,迁延难愈,有时往往用药不当,不但没起好作用,反而会加重病情,在实际治疗中一定要注意这一点。所以,不要认为药方越大越好,兵不在多,而在于精。选择对自己没有副作用的药,坚持不懈治疗 ,就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6-9 18: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6-9 19:4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本身是科学的,但是被一些巫医弄得神鬼不如。最后变成玄学。唉,愿你造成正果,不再往生。阿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6-9 20: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太强了,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6-9 22: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都是学中药的 但是我觉得老师太水了 将得很虚幻。。空洞 什么阴阳五行 奇经八脉 我觉得有时候自己在听玄幻小说。。。。。。。。。。。。。也有可能是自己悟性差{:soso_e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2-7 23:51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