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鉴定一
中药鉴定学是研究和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是中药。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中药鉴定学的任务: 一、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发掘中药学遗产
二、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
三、研究和制定中药规范化质量标准
四、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其中,中药鉴定学的首要任务是鉴定中药真伪,工作重点和影响中药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研究和制定中药规范化质量标准。
一、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发掘中药学遗产
(一)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现象的主要原因 1.同名异物(贯众)和同物异名(人参)普遍存在
2.本草记载不详,造成后世品种混乱--白头翁 3.有的中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品种发生了变迁---阿胶、乌头(白附子) 4.一药多基原情况较为普遍---石决明、川贝母 同科不同属的植物---老鹳草、水蛭 不同科的-----------小通草 (二)解决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问题的途径(4个途径:熟悉)
1.加强本草考证,以求正本清源。
2.对中药进行系统的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力求名实相符。
3.各级药品标准力求一物一名、一名一物。
4.查考地方史志
二、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
“真”,即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的中药均为正品;另外,各省、市、自治区“中药材标准”中收载的品种,在该地区亦属正品。
“伪”,即伪品,凡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或地方药品标准)规定该中药的品种以及以非中药冒充中药或以它种中药冒充正品的均为伪品。
“优”,即质量优良,目前是指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质量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
“劣”,即劣药,是指虽品种正确,但质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中药。中药品种不真或质量低劣,会造成科研工作、药品生产和临床疗效的失败,轻则造成经济损失,重则误病害人。
(一)鉴定中药品种的真伪
当前药材和饮片的真、伪问题十分突出,在常用中药和贵重中药里常夹杂伪品、混淆品,必须认真加以鉴别。当前药材与饮片假冒伪劣的表现形式有:
1.以相对价廉的它种药材伪充此种药材: 2.有意造假,以假充真: 3.掺伪:
4.药材提取部分成分后再流入市场 5.染色:红花、西红花、黄柏、朱砂、沉香。
6.一些名称相近或外形相似或基原相近的品种之间产生混乱: 7.误种、误采、误收、误售、误用。
(二)鉴定中药质量的优劣
质量的优劣主要表现为有效成分的含量高低、有害物质的存在、中药的纯净度。 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应充分体现“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
(三)《 中国药典》药材及饮片质量标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标准规定的项目有:名称、来源、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炮制、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注意及贮藏等。 鉴别包括:经验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方法要求:专属、灵敏、快速、简便 检查:包括安全性、有效性、均一性、纯度四方面。 含量测定的方法的原则:精密、准确、简便、快速。 四、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一)中药的资源
中药资源包括植物药资源、动物药资源和矿物药资源。 我国中药资源达到12807种,植物药占87%,动物药占12%,矿物药占不足1%,80种 野生药材占品种总数的80%,占收购总量的60%
(二)中药资源的保护及利用
(三)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方法
1.进行全国性药源普查,寻找新的中药资源
2.根据生物的亲缘关系寻找新药源
3.从民族药或民间药中寻找新药源
4.以有效成分为线索,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5.以药理筛选结合临床疗效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6.从古本草中寻找或探索老药新用途
7.根据植物生长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去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8.用新技术、新方法扩大新药源
9.开展综合利用,扩大新药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