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627|回复: 1
收起左侧

[临床医学知识] 转帖——首次伪造《黄帝内经》的动机和年代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3-7-31 19: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首次伪造《黄帝内经》的动机和年代


2013年6月16日,星期日

张功耀

《黄帝内经》始见于《汉书·艺文志》。如果读者留意,很容易发现,在班固编写的《汉书》中,记载了司马迁、刘向、刘歆、贾谊、董仲舒、京房这样一些很有影响的知识分子。其中的京房还特别热衷于“阴阳五行”。可是,在这些人的传记和他们所流传下来的著作中,我们却看不到《黄帝内经》的影子。从西汉末年直到晋代中叶,所有与医学及医学人物有关的史书也都是如此。这恐怕不能用历史学家们的疏漏去解释。

那么,班固记载的《黄帝内经》是否真的存在过呢?如果它曾经存在过,那么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存在的呢?既然它曾经存在,又为什么没有在西汉末年以后连续400多年的历史中流行起来呢?

回答这些问题,需要从西汉王朝大肆收购民间古书说起。

西汉王朝第一次重金收购民间古书始于元光四年(公元前130年)。它是由河间献王刘德和淮南王刘安发起的。据《资治通鉴》记载,这两位诸侯王曾经“以金帛招求四方善书”,从民间搜集了许多古籍。有些古籍还被他们做了翻版。这两位诸侯王带头收购古书之后,其他诸侯王也纷纷效法。一时间,西汉王朝的古书市场异常活跃。

有人重金收购古书,也就有人进行古书造假。

我们知道,我国古代的书籍出版全都是独一无二的刻本或手抄本,没有进行过批量印刷。因此,所有古书都没有标准本可以对照。它使得西汉时期的诸侯王们重金收购到的古书,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伪造的,根本得不到可靠的鉴别。

西汉王朝的诸侯王收集古书的嗜好,延续到河平年间(公元前28年到公元前25年)演变成了一种政府行为。公元前26年,西汉王朝以政府的名义颁布了“求遗书于天下”的通告。并且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分成经书、兵书、数术、方技四个部门主理其事。由于有利可图,民间制作和贩卖假古书也因此行成风气。于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文献,如《庄子》《墨子》《管子》之类,从此大乱。其中,在当时就已经引起人们争论过的是,《古文尚书》和《今文尚书》到底孰真孰假。这个问题,直到清朝末年才有了最后结论:《古文尚书》是假的,《今文尚书》是真的。

进入20世纪以后,我国著名学者胡适在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的时候发现,不仅《尚书》存在真假问题,而且,《孟子》“要么全真,要么全假”;《庄子》“十之八九是假造的”;“《墨子》所讨论的问题居然是墨子死了以后100多年的事情”;许多文献当中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居然出现了时间关系上的颠倒,闹了许多笑话。胡适认为,这种文献混乱状况,都与汉朝政府重金收购民间古书有关。我认为,胡适做出这种判断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西汉王朝古书市场异常活跃,加上书籍越古老,篇幅越长,越能够买得起价,这就刺激了当时的某些文人冒用黄帝、神农、伏羲、周公之类的名义来制造和贩卖篇幅较长的假古书。《黄帝内经》可能就是在这期间被伪造出来。

然而,《黄帝内经》毕竟是一本没有先前历史记载的书。造假者虽然假借了“黄帝”的名字,但是,由于缺乏先前的历史记载,终究还是没有取得人们的信任。所以,从那个时候起,曾经有过先前记载的《尚书》《论语》《周易》一类的书,无论真假都可以流行,没有先前记载的《黄帝内经》之类的书就没有流行起来。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班固记载了这本书的书目,而从西汉末年开始,经历东汉,直到晋代中叶,总共400来年的时间,所有儒学及医方人士却都不曾读过《黄帝内经》这本假古董的历史现象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6 08: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道理,真真假假,求真不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2-7 23:29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