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
UID158465
帖子
主题
积分2503
注册时间2014-1-29
最后登录1970-1-1
听众
性别保密
|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医营养学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中医营养学是一门古老而新兴的科学,它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养疗理论和方法,应用食物和药膳预防疾病、治疗疾病、促进机体康复、保持健康的一门科学。我国宋代文豪苏东坡的《养生说》中即有“营养生者使之能逸而能劳”的语言。“营养”古代又作“荣养”,是指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及养料,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过程。人体从饮食中摄取的营养,中医称为“水谷精微”,是人后天赖以生存的基础。
1.特点及分类
中医对营养学的认识以整体观的思想为指导。把人体看成一个以五脏为中心,通过六腑、经络、四肢、百骸等各组织器官协调作用的整体,饮食通过胃的吸收,脾的运化,成为水谷精微,输布于全身,而滋养人体,完成正常生理活动,达到自身阴阳平衡。同时注意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中医营养学结合四时气候、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从而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如风寒感冒,冬季常用葱白、生姜辅以热粥,或配以麻黄、桂枝等辛温之品以发汗解表;而在夏季,则宜用藿香、香薷、银花等与冰糖煎水代茶服用。另外,在用药配膳时,尤其注重保养脾胃之气,把胃气调养饮食作为康复的重要原则。张仲景十分注重胃气.善于运用饮食疗法.创造性地以饮食调养以扶正气、助药力有用热粥、冷粥、米汤、米粉、小麦汁、大麦粥、食糜、糜粥、煮饼等不同。太阳伤寒之桂枝汤,服后以小米粥补虚损,开肠胃,助药力兼顾护胃气,以辅助疾病的治疗;吴菜萸汤重用生姜,用以温胃散寒,降逆止呕。由此也给人们启示,若有胃寒疼痛者,或平素胃寒者可用生姜汤来调护。
中医营养学在实际应用中分为两个部分,即食养和食疗。食养适用于正常人群的日常饮食保健,根据不同体质特点进行调养,以强身保健。《皇帝内经?素问》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谷、肉、果、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不可缺少的主要源泉,它们共同作用于人体,充养脏腑,滋补气血,保证人们每天的正常工作和学习。从《皇帝内经》中可以体会出,日常饮食要以五谷为主,即以粮食为主,肉、果、菜为辅,来进行合理搭配,以平衡膳食,以保证机体营养物质的获得,预防疾病的发生。食疗适用于无异常临床症状的亚健康人群或患有疾病的人群,对于亚健康人群的调治具有广泛前景。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有“医食同源”“寓医于食”的观点,食疗可调整脾胃功能,使气血生化有源,具有安全、副作用小、简便有效、易被人们认识和接受的特点,特别是在一些慢性疾病、孕妇及老年性疾病的治疗等方面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即使是那些以药物治疗为主的疾病,也需要食疗的配合和支持,使患者的饮食能有利于扶正祛邪,平衡阴阳,调和气血,消除病态,使人体恢复正常的生理机能。如寒证食姜韭,热
证食瓜果,壮阳食羊肉、狗肉,滋阴食淡菜、甲鱼,健脾食莲子,养肺食百合。
2.对临床疾病的治疗
目前,用中医营养学的方法治疗一些临床疾病的越来越受到认可,在慢性病、老年病及疾病后期的康复方面尤为突出。
2.1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属于中医范畴的“咳嗽、喘证、肺胀”,多因反复咳嗽,哮喘日久不愈,肺、脾、肾虚损,气道阻塞不利而发为缠绵难愈之病症。对COPD患者进行辨证,对肺虚型患者予以姜汁牛脯糯米饭;对于肺脾虚型患者给予风栗子瘦肉汤;人参汤、五味子汤等,如痰浊壅肺明显,可选用食疗方如柚子鸡肉汤或者黄芪半夏人参粥;肺脾肾虚型者可食用盘补骨脂汤;肺肾阴虚型患者可选用可食用石斛百合炖水鱼养疗。另外,COPD稳定期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比例高达50%一70%,可表现为体质量降低、消瘦、人体测量异常以及免疫功能异常等。中药方剂参苓白术散可以改善COPD稳定期营养不良患者营养状况,使BMI增加,同时提高血清瘦素水平。
2.2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血压升高不仅对心、脑、肾等系统产生损害,而且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病因分析常为劳累过度、嗜食肥甘、饮酒过度、阴阳失衡致气血经脉运行失常。阴虚体质是高血压患者的一种常见体质类型,常选择的食物有糯米、绿豆、甘蔗、豆腐、桃子、银耳、甲鱼、海参、螃蟹、牡砺、海蟹、鸭肉、牛奶及各种蔬菜、水果等。此类食品多甘寒性凉,皆有滋补阴精的功效。药物保健阴虚当补阴。常用补阴的中药有:麦门冬、天门冬、沙参、玉竹、黄精、石斛、枸杞子、山英肉、女贞子、旱莲草、银耳、玄参、决明子、蜂王浆等。痰湿体质患者可常食用陈醋花生、腌大蒜、素炒洋葱、陈皮山楂鲤鱼汤、山楂木耳冬瓜汤等。长期应用可清除高血压患者体内的虚火及痰湿,维持机体阴阳平衡,降低血压,减轻头晕、头痛、腰酸、心烦等不适症状,能够改善此类高血压患者的生理、心理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3慢性乙型肝炎 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指导患者根据自己的具体病证进行“辨证择食”,可以达到补充营养的目的而且对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促进肝功能酶学指标的好转均有积极的治疗作用。余霖在《疫疹一得》中云:“疫乃无形之毒”,中医认为乙肝为感染疫毒所致,乙肝患者的日常饮食宜多选择一些清热解毒作用的食物,如绿豆、赤小豆、荠莱、茼蒿、荠菜、茭白、荸荠、西瓜、冬瓜、丝瓜、黄瓜、苦瓜、菊花、绿茶、鱼腥草、菊花脑、苦苣叶、垂盆草、癞葡萄等。而导致乙肝的疫毒.侵袭人体后偏嗜于肝,导致肝脏疏泄功能失司,从而出现肝区疼痛、噫气、性情急躁等症,可选择食用具有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如醋、橘子、橘皮、玫瑰花、麦芽、谷芽、佛手、合欢花、百合、黄花菜等。
2.4肿瘤 营养不良是肿瘤的常见并发症,通过治疗营养不良,改善器官功能、免疫状态,减少抗肿瘤治疗引起的毒性反应,从而发挥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营养不良患者体质多虚,故饮食宜补。可根据其阴虚、阳虚、气虚及血虚的不同,予以清补(补阴血)和温补(补阳气)之品。清补可选用百合、银耳、鸭肉、甲鱼、蜂蜜、枸杞子、莲藕等,温补可选用羊肉、牛肉、狗肉、荔枝、龙眼肉、海参、鲤鱼、栗子等。目前,手术、放化疗仍然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在相应手段治疗的同时配合食疗,可以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术前可能增加营养,增强体质,为手术创造条件,可以补益气血的食品为主,如大枣、龙眼肉、香菇、黑木耳等,手术后,正气虚馁,此时食疗应以扶助正气、补益脾胃为主,常选用猪瘦肉、鸡汤、鸽子肉、大枣、山药、小米粥、薏苡仁、山楂、麦芽之类,化疗期间常见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减少等,食疗可选用陈皮、白萝卜、山楂、金橘、山药、大枣、牛奶、龙眼肉、蜂蜜、生姜、猪肝、甲鱼、猪骨等理气和胃。放疗后,患者血液黏滞,表现为口干、咽燥、舌红等津液亏耗的症状,饮食中应增加萝卜汁、黄瓜、荸荠、莴苣、甲鱼、梨子、银耳、鸭肉、百合、赤小豆、绿豆等养阴生津。
3.发展方向
3.1融入现代营养学定量的思想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l1)建议标准,成人每天全面膳食营养比例需食谷类食物250~400g,蔬菜300~500g,水果200-400g,大豆或相当量的大豆制品30-50g,油脂类25~30g,适量的畜禽肉、鱼虾、蛋类等。现代营养学把食物和一些药物的营养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根据测定的人体每日摄取量来判定食物或者药物的摄入量,从而满足人体生理需要。而中医营养学没有明确的量的概念,中医营养学中食物或者药物因人因病情而不同,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中医营养学处方可融入现代营养学定量的思想,重视指南价值,减少食物的随意性,优化疗效。
3.2注重体质差异,治疗亚健康
随着经济的发展,医学服务模式转变为以预防、保健等为主,传统医学“治未病”的观点及“体质学说”思想的作用得到彰显。由于先、后天冈素的相互作用,人体具有特异性、多样性、可变性及后天可调性,这是因人养生、因人治异及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亚健康人群是中医“治未病”的主要干预对象,中医营养学从改善体质入手防治亚健康,是中医学注重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的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发展趋势。
3.3注重慢性病、老年病的治疗和疾病后期的康复
目前我国正跑步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中医营养学整体观、保胃气、注重体质、治未病等思想在治疗老年病、慢性病和疾病后期康复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对此类患者进行饮食调护,寓防于治,以缓解病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