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002|回复: 1
收起左侧

[养生] 秋来牡蛎香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4-11-11 19: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余  平

  我是从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里第一次知道牡蛎的,文章对两位漂亮太太吃牡蛎的细致描写:“她们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向前伸,免得弄脏长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牡蛎壳扔到海里。”让人印象深刻。

  一径秋风起,蟹香满苇塘,全家围坐把酒持蟹,这是百姓之乐。其实秋天的美食不但有螃蟹,还有牡蛎。牡蛎俗称蚝,别名蛎黄、海蛎子。牡蛎是贝壳类海产品,肉呈青白色,质地柔软细嫩,味道鲜美。牡蛎含有多种氨基酸、B族维生素、牛磺酸和钙、磷、铁、锌等营养成分,常吃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对防治高血压、调节血脂也有作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介绍:“(牡蛎)滑皮肤,牡蛎壳化痰软坚,清热除湿,止心脾气痛,痢下赤白浊,消疝积块。”欧洲人称牡蛎是“海洋的牛奶”,它是惟一能够生吃的贝类。

  前些年秋天我去青岛旅游,一位朋友用鲜牡蛎来招待我。他开牡蛎的工具是一把小巧的钳子和一把牡蛎刀。朋友把牡蛎刷干净后先用钳子将牡蛎边缘撬开一条缝,再将牡蛎刀插入缝隙处,随即将刀子旋转90度,牡蛎就打开了。打开牡蛎壳后有肉粘连在壳上,朋友用牡蛎刀在壳上刮一下,肉便被刮下来了。第一次生吃牡蛎我有些怕,朋友说新鲜牡蛎是不腥的,不吃实在可惜。他把调料撒在牡蛎肉上,我鼓足勇气吃了一口,牡蛎肉滑入嘴中,鲜美便在味蕾上蔓延,真让人无法忘怀。

  这以后,只要去沿海城市旅游,我总要去吃牡蛎。海边人有多种烹制方法:清蒸、芥辣、白灼、姜葱炒、胡椒水煮、酥炸、铁板烧、锡纸包烤等,人们可以尝到牡蛎的百般滋味。剁椒牡蛎、芝士焗牡蛎、牡蛎鲫鱼汤、泰汁烧牡蛎……各种牡蛎菜我都尝过。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现在秋意正浓,牡蛎丰满肥腴,我们可不能错过这场不可多得的海鲜盛宴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1-17 22: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得我口水直流{:soso_e1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2-13 09:53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