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楼主: 仲夏秋夜云
收起左侧

2015版中国药典微生物项变化的应对策略—内容对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18 17: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实用啊,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5-20 19:48:47 | 显示全部楼层
youwenmicro 发表于 2015-5-18 08:10
总结得不错,但有些方面说得不清楚有误导之嫌。加油!

请问哪些方面?我再加以改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5-21 05:57:59 | 显示全部楼层
luckylala 发表于 2015-5-20 03:48
请问哪些方面?我再加以改进

谢谢询问!我的疑问主要有以下几点:1)微生物计数的限度标准变化的解释真有那么复杂吗(要考虑“误差传递”)?
2)R2A,“寡养型培养基”是新发明;既然是低营养型,促生长检查为什么只用铜绿和枯草?
3)耐幅射甲基杆菌究竟是什么菌?最好有拉丁名。
4)FTM有两个培养温度,是同一培养基先后培养还是两份培养基同时培养?F丅M是兼性培养基,没有证据表明它主要针对厌氧菌。如有兴趣,欢迎到我的空间看不同微生物在FTM里的生长情况。
5)个人认为值得指出的是微生物检查法的重大变更主要是与国际接轨。无菌检查要做阳性对照除外。

如有其它,欢迎继续讨论。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5-21 20: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youwenmicro 发表于 2015-5-21 05:57
谢谢询问!我的疑问主要有以下几点:1)微生物计数的限度标准变化的解释真有那么复杂吗(要考虑“误差传递 ...

1、没错,我这个依据是2014年05月底在北京的中检所对于各地省所的培训,企业只有很少的参加,在培训时明确了每步的误差,所以我PPT上的计算方法完全依据中检所杨美琴老师的培训资料。
2、R2A的适应性检查菌株完全按照2014年6月发布的注射用水及纯化水标准,且R2A的配方您可以看下,其生长因子比NA和RBA丰富,营养成分比其少,比较数据除了那次培训的资料外,我实验室做了半年的比较数据,近一千组数据,R2A的检出率高的数据占68.84%
3、耐辐射甲基杆菌的数据也是中检所出具的,PPT上所有数据均基于中检所杨美琴老师的课件,他们也是做了非常多的对比数据,所以我把重点的和公司领导和同事分享而制成的PPT
另外我的这几张图片是去年做对比会议时的PPT截图,这个只是给大家做内容对比形式的参考,但是数据完全真实可靠有依据否则不敢发到公众平台。谢谢您的意见!如有疑问我可以把详细的课件图片发给您!或者我们线下电话邮件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5-21 2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5-21 21:35:40 | 显示全部楼层
luckylala 发表于 2015-5-21 04:34
1、没错,我这个依据是2014年05月底在北京的中检所对于各地省所的培训,企业只有很少的参加,在培训时明确 ...

谢谢您的解释!建议发表信息时注明出处。咱们可以简单讨论中检所的意见。
1)其实所谓的“传递误差”很迁強。如果说其成立,这样的误差也应同样适用于化学检验。但化学检验标准的设定没有这样做。两倍差主要是因为微生物学本身的局限性引起的。因篇幅有限,不展开讨论。
2)很抱歉,我可能没说清楚导致您误解。我只是想说“寡养型培养基”是一个新名词。R2A已经用了一二十年了,上美国药典也有十几年了。
3)既然R2A是用于检验生长较慢的水生微生物,理应包含相应的细菌(如methylobacterium)做促生长检验。日本药典里有具体规定。

中检所有权威性,但不代表他们说的就一定正确。

谢谢您的用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5-21 21: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youwenmicro 发表于 2015-5-21 05:57
谢谢询问!我的疑问主要有以下几点:1)微生物计数的限度标准变化的解释真有那么复杂吗(要考虑“误差传递 ...

4、FTM为两份培养基在不同温度点分别培养,这个是只针对生物药,中国药典还是保留了这个!另外FTM针对厌氧菌是中检所戴翬老师的培训课件所写,做过无菌的都知道FTM可以促很多菌生长,戴老师的观点可能仅针对无菌检查两个培养基比较而已,单个培养基当然可以培养很多菌株,本来适用性检查的菌株就涵盖不同类型的菌株。
5、我的连载仅是描写我负责的微生物实验室对药典升级的应对步骤,对于药典为何要升级已经有很多总结性的文章发布,做微生物的都很了解,故我的文章里不会提及其为何会改变,着重在改变了我们如何应对,也是希望不同实验室之间能切磋和探讨应对措施,非深入研究药典变化或针对某个单点讨论类型的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5-21 21: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youwenmicro 发表于 2015-5-21 21:35
谢谢您的解释!建议发表信息时注明出处。咱们可以简单讨论中检所的意见。
1)其实所谓的“传递误差”很迁 ...

您说的没错,只是我的文章的着眼点是以药典为标准的实验室的应对策略,正常实验室现在其实多数在于埋头应对法规的符合性问题,对于质疑中检所及法规我们现在实验室还没有能力和精力,但是您提的那些问题我也不是仅照抄中检所的内容,如化学实验有RSD,微生物实验其实也有,只是RSD实在太高,每一步骤的误差都不小;另外R2A,EP用R2A,USP使用PDA,中检所也不是仅照抄的,也是比较了很多企业的很多数据才最终挑选了R2A,现在的中检所还是做了很多的工作;您说的那些问题我都有关注,可能我们在企业所处的位置不同,我仅是主管,首先是做法规符合性的,对于研究性质的实验说实话没有太多时间做,但是这个是后续提升的目标,谢谢您的建议,对我非常有用。

点评

真的不错,讨论得很有深度,学习了。您提到中检院几个老师的课件,能否分享,谢谢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10 17: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2 09: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的分享,学习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7 10: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得很好啊,很受启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5-6-19 15: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继续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6-20 22: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总结的很好,多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6 13: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8 10: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太有帮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7-29 09: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看不清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7-30 11: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很细致,也清晰明了,收益颇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3 16: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8-4 14: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5-8-4 15: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会改变?
很简单
微生物限度参考了USP61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参考了E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3 20:31: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与大家一起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2-15 09:00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