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2781|回复: 63
收起左侧

[医生与用药] 请媒体朋友们尊重你自己的报道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5-9-18 14: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最近在“钱江晚报”等多家浙江媒体针对“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的黄体酮注射液所谓的不良反应报道,看过之后,我想说几句,其中重要的就是“请尊重你自己的报道”
和之前出现过的媒体扩张或者是不了解特殊行业的报道一样,你的报道是真实的,但是你做过相关的调查么?
钱江晚报的报道如下:温州、嘉兴等地,一批试管受孕的准妈妈,臀部不同程度地出现红、肿、痛的症状。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她们都曾注射过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5月后生产的新批次“双燕”牌黄体酮。  这些准妈妈自发成立的维权QQ群,成员人数已经超过230名——其中只有少部分成员不是受害的准妈妈。(本报9月15日A10版曾作报道)。
  昨天,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发文称,他们“召集专家讨论研究,一致认定报告的不良反应属于严重不良反应范畴”,同时要求,全省“立即暂停销售使用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全部批次黄体酮注射液”。
  停用涉事企业生产的黄体酮
  医院换用其他品牌
  钱江晚报记者了解到,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双燕牌黄体酮,是今年5月经省卫计委下属的药械采购中心统一招标后投入使用的。
  一位不愿具名的妇产科医生透露,黄体酮属于廉价药物,药监部门管得又严,很多药厂不愿生产。
  事实上,省内各大医院在使用出事的这批黄体酮之前,用的是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黄体酮,“但今年5月,在浙江省医院药物新一轮招投标中,仙琚制药厂没有中标,中标的几家单位中只有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生产黄体酮。”
  昨天,钱江晚报记者从温州市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了解到,因黄体酮对孕妇有保胎作用,一般药物无法替代。所以最近几天,他们停用涉事的黄体酮后,重新使用仙琚制药生产的黄体酮。
  自然受孕的准妈妈注射后
  也出现类似症状
  昨天,钱江晚报记者从受害准妈妈自发成立的QQ群中了解到,注射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黄体酮后,屁股出现红肿痛情况的,不只是试管受孕的准妈妈。一些自然受孕的准妈妈在注射了这种黄体酮后,也出现了类似状况。
  温州的余女士是自然受孕的准妈妈,她在两个月前注射过这种黄体酮,一个月前,屁股逐渐出现红肿、疼痛现象。
  余女士说,和她状况类似的准妈妈还有四五个。
  “我们出现症状,是在停止注射后的一个月左右,而试管受孕准妈妈出现这种症状,是在停止注射后20天左右。”余女士不知道这和注射的剂量有无关系。
  按照医生嘱咐,自然受孕的准妈妈每天注射的黄体酮一般是两小瓶,即40毫升;而试管受孕的准妈妈注射量大一些,一般每天注射3小瓶,即60毫升。
  昨天记者发稿时,准妈妈成立的维权QQ群成员已超过300人。
----------------------------------------------------------------------------------------------------------------
我的疑问有如下几点:
1.为什么受孕的妈妈要注射40ml?而且有些还要求注射60ml?
在说明书中明确的说明了使用的用量:肌内注射:1.先兆流产,一般10-20mg,用至疼痛及出血停止;2.习惯性流产史者,自妊娠开始,一次10-20mg,每周2-3次;3.功能性子宫出血,用于撤退性出血血色素低于7 mg时,一日10mg,连用5天,或一日20 mg 连续3-4天。4.闭经,在预计月经前8-10天,每日肌注10mg,共5天;或每日肌注20 mg 3-4天;5.经前期紧张综合症,在预计月经前12天注射10-20mg,连续10天。
没有一条说明是可以注射40ml更别说60ml了?那么是谁让她们注射这么大的剂量的?这难道不是非正常用药么?
2.是怎么注射的?
通过在患者的沟通了解中得知,一些患者是将注射液带回到家中或者是回到社区进行注射的,那这其中是否有因为注射的深度所带来的影响呢?
因为在黄体酮的注射液中有要求是肌肉注射,如果自行进行注射的时候未能掌握好注射的深度可能会造成的影响:导致药物没有进入易于吸收药物的肌肉层,而由于回渗等原因进入了脂肪层,则可能会使注射部位局部出现反应,且由于脂肪层无法吸收药品,在反复注射后药物产生积聚,从而引发局部反应的出现。
-----------------------------------------------------------------------------------------------------------------
我想说,媒体你有公布你的的报道的权力,但是你要尊重你自己的报道,你写的文章在写之前有没有进行过深入科学的论证?有没有把患者的话进行断章取义的描写?我想你们都是文科出身,对于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都是有很高深的理解的,在现今这个社会,大众对于用药的知识还不是很普及,做为媒体人,应该做的是推广如何安全用药,而不是对一次事件进行断章取义的描写,引起一些没有必要的恐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5-9-19 10: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唉,药品生产单位与药品使用单位之间有道“沟”,使用者“掉”到沟里的责任归谁?药品监管与医疗监管好像也有道“缝隙”,这个需要业内关注一下。
过量用药、超适应症用药等等等等危象太普遍了,但将出现不良反应归罪于药品可能是最简捷的处理方式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9-22 08: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wfgspgy 于 2015-9-22 08:47 编辑

说得不一定对,我觉得检验合格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两回事,合格的药物也有不良反应,不合格的药物可能没有表现出不良反应,看来注射后红肿是个长期以来就有的问题,只是当成正常情况接受了,这次没接受就吵起来了,这个问题,如果在没炒作以前就很重视,或者说明书中直接写出来也会好点吧。就不会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15-9-18 15: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超剂量用药已成常态

点评

用量小的医生,不好混啊  发表于 2015-9-18 15: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9-18 15: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合理用药造成的不良反应就怪到生产头上来,这有没有天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5-9-18 15: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媒体,跟风而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9-18 15: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不良反应,商讨的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9-18 16: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外看热闹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9-18 16:24: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和上次的事件一样,媒体为了得到博眼球的目的,扩大夸张的报道,断章取义的描写,对企业的伤害是无法想象的…最后它就算是错了也没有影响,但是对于企业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8 23:34: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戳过仙琚药业黄体酮每日20mg达一个月之久的表示也会出现红肿,药是三甲医院医生开的护士打的并且提前告知会有这样的副反应~另外黄体酮也有口服制剂和阴道栓剂可以替代注射剂避免此种副作用,只是价格较贵~这个报道总觉着太草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9-19 00: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一个罗生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9-19 11: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新消息,送检的四个批次已经有一个批出了结果,结果是“符合国家标准”…这样的结果到最后是不是应该通过法律去要求媒体进行公开的道歉?

点评

给你打广告的机会,有理为啥不告!  发表于 2015-9-23 06:58
和我公司那次事件惊人的相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19 14: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9-19 11: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愚公想改行 发表于 2015-9-19 10:37
唉,药品生产单位与药品使用单位之间有道“沟”,使用者“掉”到沟里的责任归谁?药品监管与医疗监管好像也 ...

其实最倒霉的就是患者…唉…想不通…大家现在人人都可能成不为患者…你说当那些人成为患者的时候要怎样面对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5-9-19 14: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mmorpheus 发表于 2015-9-19 11:09
最新消息,送检的四个批次已经有一个批出了结果,结果是“符合国家标准”…这样的结果到最后是不是应该通过 ...

和我公司那次事件惊人的相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9 14: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mmorpheus 发表于 2015-9-19 11:09
最新消息,送检的四个批次已经有一个批出了结果,结果是“符合国家标准”…这样的结果到最后是不是应该通过 ...

媒体妓者是无冕之王,就是不实报道,你又奈他咋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9-19 16:41: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超剂量用药不良反应不该该由企业来负责,责任追究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9 18:18: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事件的真相逐渐的扩散和传播。昨天浙江及其他地区的部分媒体已经报道了温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送检的4个批号黄体酮中,已经有1批全项检验合格了。我想,另外的3个批号结果也一定是一样的,这是我们这个八十多年历史的小容量注射剂生产企业对质量的信心。已经报道合格的这个批次,也证明了之前所说的各种原因,即质量合格的药品之所以出现本次不良事件,就是由于超剂量使用的问题。下周一其他批次结果也要出来了,我们可以有凭有据的对于之前各种明显有误导群众和患者的媒体、医院等机构进行有力的回击。宣传合理用药和公布事实真相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0 10: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了解了下产品,国内外应用情况比较复杂,药物本身的质量、安全、有效性先不说,从用法上说,国内黄体酮注射液1ml:20mg和10mg,说明书应该是直接肌注的吧,不知道2小瓶40ml3小瓶60ml是怎么用的,这个药油性溶剂,自己回到家中注射?40ml不会是兑的盐水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9-20 11: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一定是药品的问题,牵涉到方方面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15-9-20 15: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媒体这样,药监局也这样草率吗?专家只讨论,有做调查吗?这都是什么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9-20 16: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说是医生或者执业药师的素质提升的同时,需要做好与用户之间的沟通桥梁。希望大家之间能越来越有诚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2-20 15:13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