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236|回复: 7
收起左侧

[药界资讯] 这类药,2016年起停用,影响7.5亿人!(附名单)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6-7-12 09: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快乐神话 于 2016-7-12 09:21 编辑

这类药,2016年起停用,影响7.5亿人!(附名单)
赛柏蓝整理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自2016年起,我国将不再申请药用氟利昂的使用豁免,并开始逐步淘汰使用氟利昂成分的药用吸入剂。

  从今年开始,中国将在药品领域全面停止使用氟利昂,但该物质在雾化药中使用广泛。

   “全面停用后,若使用替代成分的国产药物研发跟不上来,那意味着我国大量的慢阻肺、哮喘患者需依赖进口药”,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表示。

  据报道,我国于1991年签署了相关国际协议,承诺对氟利昂等臭氧层破坏物质的生产、使用实行逐步削减的控制措施。为满足我国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用药需求,我国自2009年起又启动了药用吸入式气雾剂用氟利昂的豁免申请工作,豁免期为2010-2015年。自2016年起,我国将不再申请药用氟利昂的使用豁免,并开始逐步淘汰使用氟利昂成分的药用吸入剂。

  钟南山表示,“目前全球的慢性气道疾病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此类病症患者约有4亿;另一类是哮喘病,其患者也有3.5亿。而吸入式气雾剂是治疗这一类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给药途径,因此气雾剂无法被取代,但是氟利昂却需要其他产品进行替换。如果这4亿再加上3亿5千万的人口每天都在使用气雾剂(氟利昂),造成的环境污染是不可想象的。”

  我国目前还存在大量使用氟利昂的吸入式气雾剂的情况,并且国内自产的非氟利昂气雾剂还很少。因此,促进我国非氟利昂药用吸入式气雾剂的自主研发、尽快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要是我们执行这个淘汰制度,但我们国家又没有(可替代的气雾剂),那等于永远要靠进口了,所以我们要自己生产。”钟南山说,如果我国实现了自产非氟利昂药用吸入式气雾剂,其成本至少要比目前使用氟利昂的气雾剂低三分之一,比起进口药物来则低得更多。

  消息出来后,很快有医药人欢呼,这不是说相关替代品种的销量要上涨了吗?既然治疗治疗慢阻肺、哮喘疾病的含氟药品2016年停用,那么,哪些药品会将被停用,又有哪些药品面临市场扩大的机会呢?

  下面是赛柏蓝从公开渠道和国家食药监总局数据库中查询到的有关信息:

2014年各药品生产企业药用吸入式气雾剂用CFCs豁免批准量





不含氟的部分替代产品  生产企业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葛兰素史克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信必可都保)阿斯利康
噻托溴铵喷雾剂(思力华)柏林格殷格翰
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  南昌弘益药业
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   浙江仙琚制药
噻托溴铵粉雾剂(天晴速乐) 正大天晴
丙酸倍氯米松粉雾剂   上海信谊
丙酸倍氯米松鼻气雾剂  山东京卫
吸入用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宝丽亚)凯西制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7-12 09: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起来是好消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6-7-12 09: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7.5亿,现在微信也是一惊一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2 09: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时好时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6-7-12 09: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哮喘病人咋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6-7-12 10: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替代的要好些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2 11: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忧伤,好东西都只能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6-7-13 16: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夸张吧,应该不至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2-6 04:27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