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o_e144:}近期偶闻某药企斥资百万请某管理公司协助本企业,手笔之巨大,决策之果断,令笔者感到十分震惊,国内敢这样玩的企业实质不多,但就是不知道某管理公司的韩国
XXX学习回来的众多顾问是否用他们“中国式生产”帮助该药企革新。
下面笔者来浅议一下中国式生产:
理论联系实际才是我们最好的学习方式,对于任何企业来说,管理方法没有最好的,而只有最适合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思考并认清自己企业的生产管理方式,然后对症下药,并持续的坚持问题的改善,才能实现企业的发展。
--------某人的裤腰
在国外同行赞叹中国了不起的时候,笔者却默默的无奈,因为没有得到某公司了不起的话语。中国经济了不起,中国企业没什么了不起时,我们是该认真思考研究,我们的差异究竟是在哪里。
日本制药巨头
——三共、武田,在起步相对欧美落后很多年的差距,在今天的全球药企百名排行中,却能与欧美企业比肩叫板,抛开起经营策略,我们来围观一下这些日企的管理。
“
制造”是否是利润的最低点?由宏碁领导人施振荣提出的“微笑曲线”理论,让一批中国制造企业集体弥漫着悲观情绪。制造没钱,制造只是为了生存。把业务流程当作横轴而描绘出的利润率曲线,就是著名的“微笑曲线(Smile Curve)”。曲线左侧主要是研发、设计、材料采购;曲线右侧主要包括品牌、物流、渠道、金融。“微笑曲线”认为这两端附加价值高,利润空间大,而处在曲线中间弧底位置的加工、组装、制造等,技术含量不高,附加价值低,利润微薄。如今,整个中国制造业似乎都能听到利润在微笑曲线底谷的哭泣声。
制造真的只是只能生存么,至少笔者见过的一家国内制药民企中,已经发现用制造带来的利润,以及企业内部团结的事实。在此,笔者向这位民企的老头鞠躬,当年误会您了。
在中国目前众多上市药企中,有着这么一种现象,培养了大批的经营人员,但是,没有培养一批管理人员,致使因为经营能力而获得的大量资金、资源和机会、人才没有效率最大化,这是中国药企面临的最大问题。
我们药企的管理者要回归原点,扪心自问:大量的产品返工成本和设备维护成本流失了多少利润?在管理上,有很多企业家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做不好,而请别人来帮助,这又流失了多少利润?因为安全管理不善,造成事故赔偿而流失的利润又有多少?因为不能构建
“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和文化,从而造成员工流失、技能流失、资源流失
……进而重新招聘员工、培训员工,使我们的利润又流失了多少?因为对管理认识不求甚解,而盲目投入信息化管理,大量无效的投入又带来多少利润的流失?因为管理缺失造成大量的库存,而库存就是现金,现金流的吃紧使多少企业背负了高额的负债,从而增加了多少资金的成本?因为这些成本而导致了多少药品的质量缺乏保证,因为这些成本,我们还要损害国人多少健康的利益!
当然,零库存对于中国药企来说是一种不现实的概念与方式,依托中国国情,地理环境所导致的供货、库存方式是有区别与日本制造企业,在此、每当听到企业所聘请到的
“精益”讲师拼命的再推从其lean生产,准时化生产,各种生产方式时,笔者甚是无奈,TM的银子就这样流出去了。试问一下管理着,药品的招标方式,排他性中标,医院的入院方式,渠道销售,当依据“零库存”的这种方式时,断货你如何解决,大家都明白,一个区域的市场退出后,再进去的成本是很高的。这一点我不是想批评“零库存”,概念是良好的,但是终究隔行如隔山,离散制造与集中制造的区别亦是如此,基于思考并认清自己企业的生产管理方式,然后对症下药,并持续的坚持问题的改善,才能实现企业的发展。不要一味的去盲目的学习,盲目的去贡献你的银子。
再且说一下生产的自动化,在围观一些同行的同时,也发现一下比较好玩的通病,大家都买了自动化的设备,尽管是自动机械,实际上在每台设备,甚至每个设备操作点(非人操作)边还需配备一名工人看管,当发生故障时,再去叫修理人员来修理。 买来了自动机械,其正规的好处没发挥出来,反而依旧需要人力,花费工时、人员。造就了企业内部有很多的机手,操作手,症状实在另笔者无解,当然相信基于现在
GMP力荐的URS文件中,企业自身有了一定程度的觉醒,但是如果依旧把URS当作形式工作的话,因“自动化”而导致更高成本的产生是不言而喻的。
实质上一个产品进入量产前,都有制造准备活动。大多数企业有技术员或者研发人员
“独自”去完成,但是各位管理者是否有想过让一线工人提出思路,参与完成。为其思路投入一定的精力与资源去尝试这样的思路呢,一个在岗位上的呆了多年的操作手,是否具备与那些从学校刚出来一两年的“技术员”共同完成项目的能力呢,笔者认为这样才是使用“科学知识与经验”的的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并且让一线员工也得到一种成就感(当然,奖金别忘了),笔者再次在此像老头说一声,谢谢你的管理方式。没有消极的员工。只要方法正确,员工都能焕发活力。因为,人都希望有归属感,个别人的落后也会在集体向上的带动下,发生变化。只不过,时间不同而已。让员工做事情,不求100%的改善或者达到,只要有50%的可能,就开始去行动,在行动中现场现物,持续改善到100%。不要给员工过高的压力和期望,最好只要让他伸伸手就能够到,就像诱导狐狸吃葡萄一样,放在他跳起来能够得到的地方,比放在他站在某些物体上才能够到的地方好得很多。然后,员工产生一种成就感,进而充实感,大脑才能开始活性化,才能不断地进取向上。给员工思考的空间,引导出他们的智慧。员工奉献宝贵的时间给公司,如果不妥善运用他们的智慧,才是浪费。
各位管理者们都知道,生产时间
=加工时间+搬运时间+检查时间+停滞时间。但是,却鲜有人分得清楚:在制造过程中,有两种技术即生产技术和制造技术。生产技术是由设备带来的,它决定加工时间。制造技术是流程和作业方式带来的,它决定搬运时间、检查时间和停滞时间。
遗憾的是,药企更多地关注缩短加工时间,更换更高级的设备,提高技术水平,因此,导致一些管理人员给老板出难题,一推进新技术,就要求自动化,要求上设备。这是重知识不重智慧的思维。
其实,技术革新的本质并不一定是让我们更新设备,而是在现状下,如何发挥更高的效率,更多地是从生产方式、管理方式上着力,排除浪费,增强自己的制造技术,缩短生产过程周期,带来现金流的增长。
我们是否能这样,第一步:操作改善先行,不花钱、动智慧、去行动。(例如论坛上说的浸膏烘干前后的进出料方法)。第二步:设备改善。第三步:布局改善。还有一个关注点是不对的。很多企业以为,精益生产仅仅是指用于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工厂内部管理系统,其实,精益生产的系统是集市场信息和生产为一体的经营系统。某大仙也说过:脱离了市场的信息,我们就是瞎子。
很多药企老是说生产不好搞,这不行,那不行,标准不行。标准不是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定的。标准执行不下去的原因,是没有调动一线员工的积极性。当然,这里也是中国制药企业的一个特色,天下文章一大抄,成就了众多
GMP体系文件的雷同之处。管理标准不是从外部拿来的,而是自己的企业做出来的,在不断的更新和完善中做到的。市场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通过营销流入现场,供应商也会变化。试问问:这些是能用管理者的逻辑和知识控制的吗?所以,需要尊重企业内部一线管理者的行动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智慧。知识不是力量,知识只有通过行动转化为技能和智慧才有力量。某大仙直率地说:中国企业各层管理人员的知识已足够,但智慧不足,这是因为行动不够。蛋蛋的忧伤的执行力。
天色渐晚,先写到这里,本人只是将在交流学习,读书感悟中的传播者,读书人“偷书”算不算偷呢,哈哈。在
蒲公英这一片小天空里,宣泄一下自己无聊的情绪,然后、然后洗澡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