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最近一直在琢磨国产液相的应用领域,就突然出现关税战争,让我的思考更深了一些,个家言论,欢迎来喷!
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市场环境变化 美国的关税政策调整频繁且影响广泛。特朗普政府宣布对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的商品征收 25%的关税,并将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从 10%提高到 20%。随后,中国财政部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 34%关税。 这一政策直接推高了美国科学仪器的采购成本。对于中国来说,美国作为全球高端仪器设备的核心供给国,在质谱仪、核磁共振仪等领域长期占据技术主导地位,中国仪器行业对美进口依赖度高达 32%。加征关税后,中国从美国进口仪器设备的成本大幅上升,例如高端分析仪器(如质谱仪、核磁共振仪),短期内中国科研机构和企业采购成本可能上涨 40%以上。 国产液相检测仪的发展现状 液相检测仪作为科学仪器的一种,我国从 80 年代引入液相色谱技术至今,技术发展取得了一定进步,市场上也涌现出如仪电分析、北分瑞利、上海天美、上海伍丰等杰出的国产仪器企业。然而,当前我国液相色谱仪市场仍以进口为主,安捷伦、沃特世、岛津、赛默飞、珀金埃尔默等国外品牌占据绝大多数市场,市场占有率高达 90%以上。2020 年 1 - 12 月,我国共进口液相色谱仪 16584 台,进口额约为 6.73 亿美元。 国产液相检测仪迎来的崛起机遇 成本优势凸显 加征关税后,美国进口的液相检测仪价格大幅上涨,其终端价格预计上涨 30% - 50%。而国产液相检测仪本身在价格上具有一定优势,这使得国产产品的性价比进一步提升,能吸引更多国内终端用户优先选择国产设备,为国产液相检测仪扩大市场份额提供了契机。 国产替代趋势加强 在其他仪器领域,国产替代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并呈现加速趋势。例如在半导体设备领域,中国已在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等中端领域实现自主可控,国产化率从 2020 年的 15%提升至 2024 年的 35%;医疗影像设备中,国产 CT、MRI 市场占有率从 2020 年的不足 10%提升至 2024 年的 28%。液相检测仪领域有望借鉴这些行业的经验,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技术发展与市场需求推动 国内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技术水平逐渐提高。同时,国内市场对液相检测仪的需求持续增长,涵盖食品安全检测、药物分析、环境监测及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在这种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国产液相检测仪企业有更多机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从而提升自身竞争力。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建议 技术差距 虽然我国液相色谱技术有了一定发展,但与国外先进技术仍存在差距。国产企业需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和培养高端技术人才,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 品牌影响力 国外品牌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国产液相检测仪需要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逐步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认可度。 供应链稳定性 在全球供应链格局重构的背景下,国产企业需要建立多元化的供应链体系,降低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稳定供应。 总体而言,美国加征关税为国产液相检测仪的崛起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国产企业也需要积极应对面临的挑战,通过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实现行业的快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