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274|回复: 6
收起左侧

[生产运营] 部分消毒剂的危害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 21: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环氧乙烷(ETO):环氧乙烷(ETO)一直是不能热力灭菌的医疗器械的首选灭菌剂。尽管ETO有非常好的灭菌特性,但它是一个具有毒性和促突变作用的物质,且是一个潜在的致癌物质。空气中过量的ETO造成呼吸道刺激、头昏、虚弱、恶心呕吐等,因此美国OSHA规定了可接受的ETO气体量(就是平均8小时1个ppm)。
ETO对环境也有很大的危害,过去以来ETO灭菌器使用的常常是ETO和氟氯化碳(CFC,作为稳定剂)的混合物,最常用比例是12%ETO和88%氟氯化碳(简称12/88 ETO)。只有在1995年12月以后,美国在“净化大气行动”条例中进行了规定,氟氯化碳逐步在ETO中被停用,但环氧乙烷本身也对环境有较大的影响。。

醛类:甲醛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文献报道工作人员8小时加权时间的平均接触浓度最高为0.75 ppm。因此,工作人员应尽量减少直接接触甲醛。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月经紊乱、细胞核的基因突变,DNA单链内交连和DNA与蛋白质交连及抑制DNA损伤的修复、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白血病,引起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在所有接触者中,儿童和孕妇对甲醛尤为敏感,危害也就更大。
戊二醛的使用不当也能造成多种后果,已有报道残留在内窥镜的送汽-送水管道内戊二醛溶液会导致直肠炎,也有报道说眼科器械在用戊二醛浸泡后,如果采用了不当的清洗,会引起角膜炎。最近的文献表明,工作人员在接触0.2ppm戊二醛的情况下,能感到对眼睛、咽喉和鼻子的刺激性。因此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者协会建议空气中戊二醛的最高浓度上限从0.2ppm降低到0.05ppm。在接触戊二醛的卫生工作人员发生鼻出血、过敏性接触皮炎、哮喘和鼻炎等也有报道。一些自动内窥镜消毒仪器能减少工作人员接触戊二醛。

醇类和酚类:醇类使用不当造成的影响不大,但有报道用酒精擦拭眼压计顶部后马上测眼内压会造成角膜浑浊化。而且醇类易燃、易挥发,容易发生燃烧事故。尽管对婴儿室使用酚类提出质疑是不无道理的,因为曾经在使用酚类清洁剂的婴儿室发生过婴儿高胆红血素症。此外,Doan等证实,即使按制造商推荐的稀释浓度使用,接触过酚类的婴儿其微胆红素比没有接触过的婴儿要高。如果用酚类清洁婴儿室地板,必须按产品标签上的说明稀释。基于这些观察,在有婴儿存在时,酚类不应该用于清洁婴儿床和婴儿保温箱。假如用酚类终末清洁婴儿床和婴儿保温箱时,其表面应用水彻底冲洗且干燥(在婴儿床和婴儿保温箱需重复使用前)。

臭氧:臭氧会造成人的神经中毒,头晕头痛、视力下降、记忆力衰退;臭氧会对人体皮肤中的维生素E起到破坏作用,致使人的皮肤起皱、 出现黑斑;臭氧还会破坏人体的免疫机能,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病变,加速衰老, 致使孕妇生畸形儿;

其它化学消毒剂使用的潜在的危险是,次氯酸盐溶液和甲醛接触后会生成一种致癌物-双氯甲基醚,而当过度氯化后,会产生动物致癌物-三氯甲烷。次氯酸钠和酸混合后会迅速产生有毒的氯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1-8-2 21: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楼主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1-8-3 0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很好,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1-8-3 12: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有过相同的文章了,呵呵,不过还是很感谢楼主的辛苦总结,谢谢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1-8-3 14: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留个印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10-16 10: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不错,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10-16 16: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8 15:35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