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随着保健食品申报难度的越来越大,产品被枪毙的几率越来越高,即便代理公司代理申报,成功几率也就在50%左右,见证了几个保健食品被专家毙掉及几个保健品的成功拿证。说说我对它的见解。
保健食品申报过程简单说:先试验——申报资料——试验现场审核、生产现场审核——上大会(大会不成功直接毙掉重新申报。成功的话也会有一些小问题,需要上小会甚至继续上大会,仍然有被毙掉的可能)。 我认为申报过程中关键的问题在于:1、配方2、工艺3、检验 配方:配方一般问题不大,只要能详细说明你配方的依据就可以了。例如蛋白质粉的配方是乳清蛋白、大豆蛋白,你就需要从溶解性、营养等方面详细说明为什么是这个比例了。在例如番茄红素软胶囊:番茄红素、维生素E、明胶、甘油、水。维生素E的比例需要符合人一天摄入量或者抗氧化需要的维生素E量定;明胶、甘油、水则是什么样的比例是根据什么样的比例收率高、不漏油来定。有的简单产品如由碳酸钙和维生素D组成的高钙软胶囊,维生素和钙的含量直接左右你的钙片的事宜人群,曾经辛辛苦苦报了个钙的健字号,结果发现适宜人群竟然只批了个50岁以上的老人。配方说简单也简单,但是还是要用心、多方查证、多咨询专家。 工艺:工艺大家说很简单,只要按照生产的就可以了。那也要看你的实际生产环境是否合理。例如你的软胶囊车间本来应该放3台软胶囊机,结果你放了5台,造成车间湿度大,干燥时间长,你的车间已经不符合GMP的温湿度要求了,这样你按照你实际的生产工艺提供的工艺,肯定是要被质疑的,甚至直接就被毙掉了。 原料的工艺:07年开始我们申报的保健食品就要求提供所用的植物提取物的工艺,本来以为简单直接和厂家要就可以了,然后报上去,结果一个产品就以为提取物工艺不合理直接被毙掉了。所以说原料的工艺我们也不能小觑。 检验说难不难,但很重要。例如第一次检验和复检的差距太大,即便检验值都符合企业标准规定也会被质疑的。检测值不是只要符合企业标准规定就可以,检测值要和理论值相差不大。否则也会被质疑。 申报保健食品不仅是申报人员自己的事情,资料必须通过工艺、生产人员的一致认可,并且需要多方查证和咨询。纸上谈兵是肯定不行的。说个简单的例子,但是我们报了个绿色的软胶囊,查了查GB2760色素中叶绿素铜钠盐是绿色的,就把原料中的色素写成了它了,后来把资料给我们一个工程师审核,叶绿色铜钠盐易氧化变色,配料过程中温度足以使他变色。后来才根据实际改成柠檬黄、亮蓝,顺利通过。现在想想真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