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
UID248063
帖子
主题
积分408
注册时间2016-4-21
最后登录1970-1-1
听众
性别保密
|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四叶花 于 2016-4-21 12:30 编辑
首次加入蒲公英论坛,先报个到。
本人入行已有12年的时间,有幸一直在跨国制药公司从事药品开发工作,从刚刚入行的处方研究员到现在高级技术经理,从刚开始亲自在实验室做处方工艺到现在指导组员或CRO同时开展多个项目的开发,从一开始对药学开发流程、QbD、药品注册和质量管理系统的懵懂到目前的融会贯通。同时也非常荣幸能够一直坚持在这个行业和领域以及对技术的执着到今天(原因会在后文中提到)!
目前如火如荼的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有些企业在观望,有些企业已经积极在行动了,还有些企业不知所措。先谈谈我个人对此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1. 过去一年国家密集出台的一些新法规,如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生物等效性备案制、质量一致性评价等等,特别是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表面上可以理解为自上而下的全面向欧美发达国家的制药法规看齐,全面提高药品质量,确保上市的仿制药与原研和参比制剂在质量和疗效上可以替换,但本人认为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深层次的医改(目前在推的两票制以及十三五的药品网购、医药分离等)铺路。从决心来说应该是无可置疑的!建议那些在观望的制药公司,如果有非保不可的品种现在就要行动了,因为如果涉及处方和工艺变更做基本的研究工作加上6个月稳定性数据需要9-12个月的时间(还不包括中试放大),还需要补充申请以及BE备案挂网,考虑到2018年的大限,其实时间已经不多了。
2. 目前全面推进的口服固体制剂质量一致性评价其落脚点在生物等效性甚至临床疗效的评价,但其根本在于体外一致性评价,通过处方、工艺、质量研究、中试放大等证明仿制药与原研或参比制剂的关键质量指标CQAs (如溶出曲线,含量均匀度,杂质谱,稳定性,批内和批间差异等)是等同的,这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程,原辅料来源和规格、制剂设备、处方和工艺变量、人员的操作都会对制剂CQA有很大影响。回到QbD在药学开发(Pharmaceutical Development)中的应用,就是回答这么几个问题:确定制剂的处方以及处方依据,确定制剂的CQAs,确定工艺类型并提供依据,确定关键工艺参数(CPPs),考察CPPs对CQAs的影响并建立相关的操作空间(Design Space,涉及DoE的应用),并同时确定控制策略(Control Strategy,涉及PAT的应用),QbD的理念同样适用于新药的开发。整个开发过程都应该是基于风险的过程(risk based approach),在我所在的公司采用QbD TRA(technical risk assessment)和Operational TRA分别在开发过程以及移交到工厂后进行风险控制,而且整个风险控制一直延伸到药品上市后进行持续改善,旨在持续提高药品的工艺能力、降低风险,这更多的质量管理系统(QMS)的概念,在此不再详述。
3. 有咨询公司已经预测这一轮质量一致性评价仅CRO的市场规模就将达到1500亿人民币,但放眼整个中国市场,真正具有国际先进的仿制药开发理念和工业制剂技术的人才少之又少。原因一方面是此前很多年对这些人才重视不够,很多人即使内心热爱但由于薪酬待遇低下也转行了;另一方面此前制剂研发的不良风气(数据造假,给到制剂研究的时间很短等),即使还坚持下来的制剂人也不知道正规的应该怎么做了,当然这里不包括那些一直很合格做研究的企业。说到CRO,你可能会说业内有一些CRO很牛啊,制剂带头人都是有很多年海外工作背景的大咖,但我可以明确告诉你那些重视制剂技术人才培养的CRO和制药公司(自己就有研究院)可以偷着乐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