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诚信做药之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放到刀刃上
年会前的诚信做药征文也好,年会现场的热烈气氛也罢(虽然我没去现场,哭一个先),签名墙上的一位位蒲友留下了他们诚信做药的承诺。 诚信做药,一个如此庞大的题目,数据的完整,投料的真实,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文件,验证,供应商,偏差变更等等等等;却又是一个朴实无华的题目,真实,真实到我们自己都快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真实了。我们每日所做,几分真,几分假,又有几分连下限都失去了。 都说金钱是万恶之源,没有什么公司能够摆脱这个最终目的吧,自然,不论大家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能够拿到手上进行分配使用的人力物力财力必然是有限的,如何将这些仅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到实处,作用最大化,应该是每个“人”,每个“器官”,每个“组织”,乃至每个“细胞”所应该认真考虑思索的。 在诚信之路上,面面俱到固然好,但是必然面临着面面俱到则面面不到的窘迫,就好像QA不可能知道每一件事一样,关注点太多,到最后,反而容易形成一团乱麻。 个人一直以为,做药也好,或者做任何事情都好,我们需要分清主次,抓大放小,GMP不是也讲究关键质量属性和关键工艺参数么。当然,分主次,抓大小绝不是不再前进、做到更好的借口,不是原来不管以后也不应该管的理由,在一段时间后,原来的主与大已经形成了习惯,那原来的中等因素,可能就变成了当前状态的主要矛盾,该改进的也还是需要改进的。 如何具体的将人力物力财力花到刀刃上,反正我是不懂的,但是我至少感觉以下这两个例子都是不可取的。 第一个,传说故事之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好好的躺在那里,你没事儿就去外面赶个集进个城还嫌远,嫌远干嘛不带着儿子们在城里多干干活赚点钱举家搬到外面去住,非得耗上子子孙孙多少代的光阴去与天斗,与地争,还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不知到底能坚持几代,后代们还娶得上媳妇不,还能养得大不,养的还是你愚公的子孙不,运至渤海滨,冬夏往返一次,累死你丫的算了。 第二个,可能算是现实版的愚公移山吧,甚至,还不如愚公移山呢,先贴出报道的原文链接,http://news.qq.com/a/20160524/01 ... 0&ADPUBNO=26558#p=1【中国人的一天】悬崖上的村庄:孩子爬藤梯上学(虽然,现在记者的话跟药品的质量一样都存在着一定的水分吧)大家可以先自行看贴,虽然没有考察就没有发言权,但单从报道来看(我们姑且相信记者朋友吧),此地似乎不宜种粮,即使有,也仅限于自给自足而已,虽然,大家可能都向往农夫山泉有点甜的田园生活,但是,这些照片中的生活应该不是大家向往的吧。 这样的村子有多少,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报道里提到了,曾经,那里建过索道,但是用电量巨大;加防护栏,也得耗资几百万;打通三个村庄(1500人左右),联合起来,大概5、6000万;县里想过修路,但是村子出一半的钱;而“易地搬迁主要问题是易地意味着失地,农民搬迁到城市附近后生计是一大难题,现在的“悬崖村”其实土地资源和气候条件很好,致富不难,青花椒等特色农作物的品质好,产量高。关键制约在交通,但是修路成本过高,造价大概在6000万左右,上面的住户少,投入和产出极不相称,政府根本无力筹建”;甚至政府会花百万去给他们送去猪羊鸡鸭。。。。。。 但是,政府送的东西再多又有何用,你可以今年送,明年送,后年接着送,什么时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呢,相对那点产量的农副产品,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当然,最优解是什么,我也不知道,只是心里希望政府如何去做而已,只是今年修好了路,明年就要修电力水力,后年修网络,然后,继续修路,继续花钱,我们也不需要考虑这些钱最后到底都让谁给花了,反正,钱花了,命也丧过不少,现在的情况是并未解决问题~~~ 每天,大家或多或少的都在抱怨一些这个,抱怨一些那个,收入低,活多,压力大,其实,想想,至少,我们还是幸福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虽然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少好士兵,但是,如果如果能够平平静静的做一个看尽日出日落的卡帕身影也未尝不是一种美好。 最后,表示,墨又用完了,继续换硒鼓去了,下次见---猴年?马月?恩,我也不知道,主要还是平时去大家的帖子里逛逛聊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