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253|回复: 2
收起左侧

中药鉴定系列之二十四茵陈 几度泪——茵陈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8-3-13 09: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药鉴定系列之二十四茵陈
                               几度泪——茵陈
           
春朝明月共此意,烟花易冷下扬州。
幕阙归来红尘语,知音几度泪茵陈。
………………………………………………………………………………………………………………………………………………………………………………………………………………………………………………………………………………………………………………………………
前言:在上一阶段我们与大家交流了中药故事系列(42),得到了广大朋友的一致好评,我们在想能为中药的发展做些什么呢?中药作为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换发出新的活力与生命,它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中药人的努力,哪怕是一点小小的文字,也能起到星星之火。将中药与故事结合起来传播,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传播作用,寓教于乐。大家也喜闻乐见,不仅了解了中药功效作用,还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面与文学修养。有故事的人是幸福的,会讲故事人是幸运的,听故事的人是幸好的,传播故事的人是辛可的。
与中药故事一脉相承,中药鉴定变应运而生,我们将继续为大家奉献中药故事的姊妹篇中药鉴定系列。希望与大家一道在平台上继续交流学习。红颜不老,努力前行。传承中药文化·践行中药鉴定。
0.1.jpg
序:中药鉴定,主要的技术方法有中药来源植()物鉴定、药材性状鉴定、药材显微鉴定、药材理化鉴定、生物检定,简称为"五大鉴定法"。别外还有原植物形态鉴定、水试等方法,通过鉴定对中药的品种、纯度、质量进行评价。
¥¥¥¥¥¥¥¥¥¥¥¥¥¥¥¥¥¥¥¥¥¥¥¥¥¥¥¥¥¥¥¥¥¥¥¥¥¥¥¥¥¥¥¥¥¥¥¥¥¥¥¥¥¥¥¥¥¥¥¥¥¥¥¥¥¥¥¥¥¥¥¥¥¥¥¥¥¥¥¥¥¥¥¥¥¥¥¥¥¥¥¥¥¥¥¥¥¥¥¥¥¥¥¥¥¥¥¥¥
                   
茵陈的鉴别方法
  【鉴定中药材名】茵陈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菊科植物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或猪毛蒿(滨蒿)Artemisia scopariaWaldst. et Kit.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采收者,药材名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者,药材名习称“茵陈蒿”。茵,由因字演化而来。陈藏器释其名曰:“虽蒿类,苗细,经冬不死,更因旧苗而生,故名因陈,后加蒿字也。”
  【药材历史考证】茵陈的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云:“生太山及丘陵坡岸上。”《本草经集注》云:“今处处有,似蓬蒿而叶紧细,茎,冬不死,春又生。”《蜀本草》引《新修本草图经》云:“叶似青蒿而背白,今所在皆有,采苗阴干。”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茵陈蒿相符。
  【植物形态鉴定】
0.2.jpg
  1.茵陈:蒿灌木状草本,植株有浓烈香气。主根木质。茎高40120cm,基部木质,上部分枝多。茎、叶幼时密生灰白色或灰苋色绢质柔毛,后渐脱落。营养枝端有密集叶丛,基生叶密集着生,常呈莲座状。基生叶、茎下部叶与营养枝叶在花期枯萎,叶片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5cm,宽1535mm,二至三回羽状全裂,每侧有裂片24枚,每裂片再35全裂,小裂片狭线形或狭线状披针形,通常细直,不弧曲,长510mm,宽1.53.5mm,叶柄长37mm;茎中部叶的叶片宽卵形、近圆形或卵圆形,长23cm,宽1.52.5mm,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小裂片狭线形至丝线形,通常细直,不弧曲,长812 mm,宽0.31mm,近无毛,顶端微尖,基部裂片常半抱茎,近无叶柄。头状花序卵球形,多数,直径1.52mm,在分枝的上端或小枝端偏向外侧生长,常排成复总状花序,并在茎上端组成大型、开展的圆锥花序;总苞片34层,外层总苞片草质,卵形或椭圆形,中内层总苞片膜质或近膜质,椭圆形;花序托小,凸起;雌花610朵,花冠狭管状或狭圆锥状,花柱细长,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两性花37朵,不孕育,花冠管状,花药线形,花柱短,上端棒状,2裂,退化子房极小。瘦果长圆形或长卵形。花果期710月。
  2.猪毛蒿与茵陈蒿主要区别特征:多年生或一、二年生草本,茎基部叶二至三回羽状全裂;茎中部叶的叶片长圆形或长卵形,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小裂片细,细丝状或毛发状,长48mm,宽0.20.5mm。头状花序小,直径12mm,在分枝上排成复总状或复穗状花序,并在茎上组成大型、开展的圆锥花序。花果期710月。
0.3.jpg
  【药材性状鉴定】
  1.绵茵陈: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茎细小,长1.52.5cm,直径0.10.2cm,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脆,易折断。叶具柄,展平后叶片呈一至三回羽状分裂,叶片长13cm,宽约1cm;小裂片卵形或稍呈倒披针形、条形,先端尖锐。气清香,味微苦。
  2.茵陈蒿:茎呈圆柱形,多分枝,长30100cm,直径28mm;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纵条纹,被短柔毛;体轻,质脆,断面类白色。叶密集,或多脱落。下部叶二至三回羽状深裂,裂片条形或细条形,两面密被白色柔毛;茎生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基部抱茎,裂片细丝状;头状花序卵形,多数集成圆锥状,长1.21.5mm,直径11.2mm,有短梗;总苞片34层,卵形,苞片3裂;外层雌花610个,可多达15个,内层两性花210个;瘦果长圆形,黄棕色。气芳香,味微苦。
  【药材显微鉴定】叶片表面观:
  1.猪毛蒿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长径3782(138)μm,气孔不定式。表面密布T字形毛,顶端细胞较平直,长6141362(1638)μm,中部略折成V字形,两臂不等长,细胞壁极厚,胞腔常呈细缝状;柄细胞12个,壁厚1.33.4(5)μm。偶见腺毛,呈椭圆形或鞋底状,有2个半圆形分泌细胞,常充满淡黄色油状物。
  2.茵陈蒿表皮细胞长径2558(112)μm;丁字形毛柄细胞壁厚2.54.7(7.5)μm
0.4.jpg
  【药材理化鉴定】
  1.取本品粗粉1g,加乙醇20ml,置水浴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显淡黄绿色,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紫红色荧光。
  2.取猪毛蒿、茵陈蒿粗粉各2g,分别加水30ml于沸水浴中温浸4小时,冷后滤过。分别取滤液20ml,以等量氯仿萃取3(首次萃取加入乙酸乙酯5ml),合并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后,蒸去溶剂,分别得到黄色油状物备用。将上述黄色油状物的一半用乙醇0.5ml溶解(在水浴上稍热),加入0.5%24-二硝基苯肼2mol/L盐酸溶液4滴,振摇,猪毛蒿溶液即呈橘红色且析出颗粒状沉淀;而茵陈蒿溶液呈淡橘红色且沉淀极少,或几无沉淀。(检查对羟基苯乙酮)
  【生境分布】陈蒿生于低海拔地区的河岸、海岸附近的湿润沙地、路旁及低山坡地区;分布于辽宁、河北、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台湾、四川等省区。猪毛蒿生于中、低海拔地区的山坡、旷野、路旁、林缘、草原、黄土高原及荒漠边缘地区;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0.5.jpg
  【采集加工】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或秋季花营长成时采割,除去杂质及老茎,晒干。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茵陈蒿”。
  【饮片炮制】除去残根及杂质,搓碎或切碎。绵茵陈筛去灰屑。
  【性能功用】苦、辛,微寒。归脾经、胃经、肝经、胆经。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内服:615g;水煎服。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0.6.jpg
  【附注】置通风干燥处贮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8-3-13 12: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春朝明月共此意,烟花易冷下扬州。
幕阙归来红尘语,知音几度泪茵陈。

点评

楼主 好文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3 14:5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8-3-13 14: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重楼 发表于 2018-3-13 12:30
春朝明月共此意,烟花易冷下扬州。
幕阙归来红尘语,知音几度泪茵陈。

楼主  好文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2-21 15:18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