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药鉴定系列之三十五血余炭 生命有歌——血余炭 殇殇桃花意,苒苒君在兮。 夭夭三月季,生命终有歌。 前言:在上一阶段我们与大家交流了中药故事系列(42味),得到了广大朋友的一致好评,我们在想能为中药的发展做些什么呢?中药作为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换发出新的活力与生命,它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中药人的努力,哪怕是一点小小的文字,也能起到星星之火。将中药与故事结合起来传播,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传播作用,寓教于乐。大家也喜闻乐见,不仅了解了中药功效作用,还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面与文学修养。有故事的人是幸福的,会讲故事人是幸运的,听故事的人是幸好的,传播故事的人是辛可的。 与中药故事一脉相承,中药鉴定变应运而生,我们将继续为大家奉献中药故事的姊妹篇中药鉴定系列。希望与大家一道在平台上继续交流学习。红颜不老,努力前行。传承中药文化·践行中药鉴定。 序:中药鉴定,主要的技术方法有中药来源植(动)物鉴定、药材性状鉴定、药材显微鉴定、药材理化鉴定、生物检定,简称为"五大鉴定法"。别外还有原植物形态鉴定、水试等方法,通过鉴定对中药的品种、纯度、质量进行评价。 血余炭的鉴别方法 【鉴定中药材名】血余炭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健康人头发制成的炭化物。 【药材历史考证】血余,即人发,原名发鬓或乱发,其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乱发的始载本草《名医别录》谓乱发云:“鼻衄,烧之吹内立已。”《雷公炮炙论》曰:“凡使之,是男子年可二十已来,无疾患,颜貌红白,于顶心剪下者发是。凡于丸散膏中,先用 苦参水浸一宿,漉出入瓶子,以火煅之令通赤,放冷研用。”《本草经集注》在乱发条下云:“此常人头发尔,与发鬓疗体相似。”《日华子本草》谓发曰:“入药烧灰,勿令绝过。”血余一名的始载本草《宝庆本草折衷》在乱发条下曰:“用者名血余。”《本草蒙荃》在发爱条下曰;“鬓乃发根,用宜陈久。烧灰存性,入剂汤调。一名血余,补阴甚捷。”。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现今所用血余及血余炭相符。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乌黑光亮,有多数细孔。体轻,质脆易碎。断面呈蜂窝状。用火烧之有焦发气,味苦。 【采集加工】取头发,除去杂质,碱水洗去油垢,清水漂净,晒干,焖煅成炭,放凉。 【饮片炮制】除去杂质。 【性能功用】苦,平。归肝经、胃经。止血,化瘀。用于吐血,咯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内服:4. 5~9g,水煎服或研末吞服。外用:适量。 【附注】置干燥处贮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