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三十岁之前,说实在的,基本没有去思考这个问题,从毕业、结婚、生孩子、买房、买车......好像也没有时间去认真考虑和规划,日子就随着大流往前走,但是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现实逼着我不得不去思考。
残酷的现实
临近30岁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自己已不再年轻,孩子在慢慢长大,父母在慢慢变老,身边有能力的人事业也得稍有起色,公司内中层、甚至高层都已经是自己的同龄人,对于我这么一个自尊心稍强、稍微争强好胜的人来说突然觉得有点可怕,想想几年后,被自己90后的小领导训话,又或者找工作时各种的被嫌弃:这人年龄这么大,这行干十几年了依然是干些毕业两三年就能干的,业务估计一般,职场老油条,算了,综合考虑还是招个刚毕业的吧......想到这些觉得又可怕又恐慌,不行,我不能这样,一定要有所改变。
全面分析,找准方向 一毕业就在药厂,固体、小水针、冻干粉等剂型都有所接触,但是说实话,就是懂了个皮毛,一点都不深刻。 加之当时已经转到器械,2014年,是器械行业法规的大变革:国令650号,总局4号令、5号令、6号令、8号令......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指导原则、附录......一入行,便赶上了法规大变革,当时想,药品已经很成熟了,要不我铁了心就在器械行业干吧,俗话不是说乱世出英雄嘛。 另外,纵观当时器械行业现状,我这个有着5年药品经验的人似乎还是有点吃香的。还有关键的一点,前任领导也说了,这个小伙,记性好,干QA悟性也高。还有,当时的器械公司离家很近,朝九晚五,初创公司,也不是很忙,刚好也有足够的时间去充实自己。随即决定,不回药品了,就在器械行业干! 如何学?怎样更突出? 其实跟很多人一样,硬啃,不是个方法,效率还低,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而且经常看不懂其中的真谛,看完就跟认字一样。 好在现在网络很发达,经常逛蒲公英论坛,关注了好些公众号,也加了一些同行交流的一些群,每天上班前浏览一下论坛上大家提出的问题,自查自己是否能解决,不能解决了就想办法解决,关注了一些大家普遍认为质量稍好的一些公众号,每天睡前浏览一下,置顶了中国器审的公众号。其实关注的公众号不必过多,多了一个精力有限看不过来,久而久之,会破罐子破摔。 自掏腰包,参加了一些培训,或是线上的,早晚上下班车上可以听听,上班时间忙,就下班时间车上浏览一下加入的群里大家今天都讨论了哪些问题。 多认识一些优秀的人,以此逼着自己去前进。我深知,学习是要投资的,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所以有价值的会员或培训,只要我认为值,我会自掏腰包。 另外,我也深知,这一行,无法“快速成才”,必须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我对自己要求不高,哪怕我一天知道我以前不知道的一个知识盲区,那么365天下来,我就掌握了我以前不知道的365个问题,我就很满足了。
展望未来 不到10年时间,器械法规就经历了两次大变革,今年----2021年,又是一次大变革,国令第739号令,总局47号令,48号令,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医疗器械临床评价等通性论证技术指导原则等各种指导原则和通告,正如大家所说,2021年国庆大礼包可真大。 有机遇就有挑战,有挑战才会有成功的机会,我依然认为,行业的飞速发展必然也伴随着相关人才的高速需求,因此我会“坚守岗位”。 以上,只代表个人看法,也是个人的一点心得,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