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再谈茜草标准问题,兼纠正自己的一个错 中药人周老头儿于壬寅年初秋 看到网上的一个文件有关茜草的显微标准处罚了一个企业,突然想起来我前不久发的相关文章中的一个错误,是题目中漏了一个字,所以很明显,当时有好几位网友给我提出来了,我说好了,明天订正,结果到第二天就忘了。在此补上。 这里少了一个“茎”字,应该是——“药典茜草只有根断面的性状,根茎就不用描述了”? 向给我批评指正的几位网友,致以深深的谢意。 其实这个茜草的文章后面还应该有一些内容,当时因为特殊的原因,所以没有写上去,现在看来是多虑了。 茜草是一个藤本物,为宿根性草质藤本,冬天地上部分冻死了,开春时萌发较早,在地上还没有什么植物的时候,多沿着地面跑,遇上其他项上长的东西就缠绕上去, 而贴在地下的那一部分茎,会节节生根,再长到一定大小,与母根联系的那一段茎会烂掉,生成独立的植株。 在淮河以南地区,由于冬季的地表温度比较高,有些被落叶盖上的部分茎冬天也不死,第二年在上面还能发芽,而这一部分地上茎,会转为木化,表面也会出现木栓层,中间的髓部也会逐渐中空。 茜草的根是须根系,须根系每年都大部分会枯掉而被取代,在根茎部产生新的须根,所以这种须根不会明显长粗,表面也比较光滑。根状茎可多年长,两三年后表面会长的比较粗糙。 茜草根茎的这些特征药典的性状和显微都应该写入,这样才严谨。 前年初冬,我在某地看到一个种植茜草的农户朝着入冬的茜草地里铺上一层土,我问她干什么,她说到明年秋天,这些地上的杆子就会变红了,挖起来与根差不离,可以增加产量。这种做法是不是可以入药,我很怀疑——把茎埋在土里长一段时间而是不是就可以定义成为根茎? 但如果根据根茎的定义,为地下经的变态,这个好像没有错吧?大家评评,是不是这个理? 按照药典的规定,中药茜草的根茎是可以入药的。 其一,人为地把它埋到了地下生长了一些日子了。其二,颜色变红了,出现木栓层了,算是变态了。按照国家药典的一贯作风,这好像也没问题啊。 由于我对这种操作抱有疑虑,所以之前发出的文章,这一部分就没有再去细谈了,害怕又给种植茜草的农民造成误导,毕竟我这个“误导不明真相的群众”的高帽子,某些人还是没给我摘掉,我可不能一犯再犯哦。 最近几天,在和亳州药材种植推广公司老板的交谈中,我才了解到,他们早就在推广这种做法了。 看来我是多虑了。 下面讨论一下处罚吧 就这个茜草不符合药典标准罚款来说,企业是冤枉的,因为根茎可以入药。 而甘肃的药检部门,根据药典标准,判定为不合格,也没有任何问题。至于罚款是多是少?是否合理?我不懂,不做评论。 问题就错在药典标准上,这完全是药典标准不严谨造成的,既然来源说了根茎可以入药,那性状和显微的标准中就应该包括根状茎的特征。包括茎横切面上髓部形成空洞这些都是正常现象,药典不收入是不对的, 国家药典委理应为此承担全部责任,大家说是不是? 附处罚文件—— 原文修改如下 药典茜草只有根断面的性状,根茎就不用描述了? 中药人周老头儿于壬寅年春末 网友又发来了图—— 问题和说明都在上面了,真的不用我说什么了。加一句“根茎中部可见髓”就可以了吧?大家说说是不是?请国家药典委的领导和专家能正面回答一下这位热心的网友吗?不能再拖啦。 附药典 茜草Qiancao RUBIAE RADIX ET RHIZOMA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茜草 Rubia cordifolia L. 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性状】 本品根茎呈结节状,丛生粗细不等的根。根呈圆柱形,略弯曲,长10~25cm,直径0.2~1cm;表面红棕色或暗棕色,具细纵皱纹和少数细根痕;皮部脱落处呈黄红色。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皮部狭,紫红色,木部宽广,浅黄红色,导管孔多数。气微,味微苦,久嚼刺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