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643|回复: 0
收起左侧

[食品] 我国九成大豆油原料为转基因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13-11-1 08: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国九成大豆油原料为转基因

2013-09-11 来源:长沙晚报  查看评论 8人参与

  很少有一项技术像转基因这样,让各方观点如此对立:相互矛盾的实验证据,极端对立的利益表达,莫衷一是的研究结论,让消费者无所适从。近日有专家发表的“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同样安全”等论点,让转基因的争议再起波澜。
  如何对待转基因食品,世界各国态度不一,科学界也有很大分歧,或许这种争论将长久持续下去。然而,对消费者来说,比争论更重要的是对转基因食品消费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转基因农产品离我们多远?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转基因农作物的推广,转基因农产品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统计数据表明,28个国家种植了转基因作物。全球约81%的大豆、35%的玉米、30%的油菜都是转基因产品。
  截至目前,我国共批准发放7种转基因植物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即1997年发放的耐贮存番茄、抗虫棉花安全证书,1999年发放的改变花色矮牵牛和抗病辣椒安全证书,2006年发放的转基因抗病番木瓜安全证书,2009年发放的转基因抗虫水稻和转植酸酶玉米安全证书。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彭于发介绍,目前国内的转基因农作物主要是转基因棉花,转基因番木瓜也有少量种植。
  进口农产品有哪些是转基因品种呢?我国先后批准了转基因棉花、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油菜4种作物的进口安全证书。除批准了转基因棉花的种植外,进口的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油菜用途仅限于加工原料。
  黑龙江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告诉记者,国内超过一半的油脂消费都是大豆油,90%的大豆油原料为转基因大豆。
  转基因食品到底安不安全?
  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研究所朱祯研究员认为,吃含有基因的食品或含有转基因的食品将会改变人类遗传特性的担心是毫无科学依据的。从长远来讲,转基因食品跟常规育种得到的食品一样,并没有产生有别于其他食品新的不可预期的问题。
  而世界卫生组织在2007年《关于转基因食品的20个问题》的文件中曾谨慎地说:“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可获得的转基因食品已通过风险评估,并且可能不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危险。”
  教育部食品营养与安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天津科技大学教授王俊平认为,化学目标物安全性的检测很明确,比如三聚氰胺,而转基因食品安全的评价非常复杂。
  跳出争议,把选择权交给群众
  有关转基因安全性的争论短时期内可能很难分出胜负,一些专家表示,应该充分保证群众对转基因食品消费的知情权,把问题摆出来,把选择权交给群众。
  “跳出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之外,人们有权知道吃进肚子里的食物到底是什么,应该充分维护人们对食物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农业政策专家、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程同顺说。
  “任何商品都必须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商品真实的信息情况必须提供给消费者。”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顾问、律师邱宝昌表示,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是法律赋予消费者的权利,同时这种规定也是经营者的义务。
  科普资料
  什么是转基因食品?
  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自从1996年转基因作物实现商业化种植以来,转基因可能是农业史上最有争议的技术。支持者认为转基因技术能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产品品质,反对者则从食用安全、生态安全和主粮安全等方面提出质疑。
  超市探访
  非转基因食品更突出标识
  记者在北京、天津几家大型超市调查发现,转基因标识与反向标识共存、部分转基因食品“不愿标识”,超市内转基因食品标识仍存“漏网之鱼”。
  在超市的食用油商品区,记者看到一些知名品牌的食用油均在配料表中标明了是否使用转基因作物作为原料。尤其是以非转基因作物为原材料的产品,“非转基因”字样在商品包装上格外突出。
  豆制品是消费者关心的重点。记者在超市看到,有两个品牌的豆浆、豆腐和豆芽产品均注明使用非转基因大豆制作;而一款茄汁黄豆罐头未标明使用的黄豆和番茄是否为转基因原料。
  规范和完善转基因标识制度
  专家声音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   刘俊海
  我国实行相对严格的转基因标识制度,目前有两部法律法规对此加以规范。一部是国家质检总局的《食品标识管理规定》,规定转基因食品或者含法定转基因原料的产品,必须在标识上加入中文说明。另一个是国务院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列入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的农产品,必须有明显标识。农业部公布的第一批实施标识管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中包括玉米、大豆、油菜、棉花、番茄等五大类。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要有知情权,规范并完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至关重要。应该以农业部为基础,充分发挥工商、质监、食品药品乃至卫计部门的作用,在转基因食品标签领域,打造一个信息共享、快捷高效的多股力量的集结区,确保每一份转基因食品具有可追溯性,每一份转基因食品的身份信息可以随时查询。这就可以有效消除公众对转基因食品不必要的恐惧,也是一个扭转食品安全信息不足的战略性举措。
  时事辣评
  透明消费才能放心消费
  袁云才
  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究竟有没有害?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争议。或许,这需要长期的实践和海量的实验数据来验证。笔者虽倾向于“无害论”,但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微妙影响,仍是悬在心里的一块石头。因此一直认为,对其引进和推广应考虑周全,慎之又慎。吃进嘴里时,更应让消费者心知肚明。不然,一则侵害了“上帝”的知情权,二则反而不利于“无害论”的坐实。
  消费者对于有可能损害自己健康的消息,一般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出于趋吉避凶的普遍心理,无可厚非。一些农产品厂商之所以对“转基因”三字讳莫如深,不敢明示,大概就是为了绕开这种普遍心理。然而越是躲避,就越会让公众觉得其中有鬼。就如一个本无劣迹的陌生人,鬼鬼祟祟的模样会让人产生不安全感。相反,如果光明正大地在食品包装上标示“转基因”,刚开始也许问津者寡,消费者吃了会“智子疑邻”心生惴惴,但久而久之并无异样,其消费心理就会日趋稳定,“转基因”或许反倒有助于塑造品牌。
  “民以食为天”,谁都不敢拿自己的健康安全开玩笑。但我们相信,天下必有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带动大家都敢去吃。而如果“螃蟹”吃进肚里连食客自己都不知情,就根本无法产生示范作用和广告效应。与其遮遮掩掩让人家暗吞,不如大大方方让公众明吃。从长远计,透明消费才是转基因食品走向放心消费的不二法门。
  网友微评
  @雪宇笑春风: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我们要知道,哪些食品是转基因食品我们也要知道!
  @快D落班吖:喜欢吃的就选择含转基因的,像我这样不相信的,不买就是了。
  @河西剑啸:我没见过我吃的大米包装上面标识是否是转基因大米。我们难道要带着专业检验人员去农田里检测?
  @夜子leaf2005:还是要科学论证,谨慎实施,既然大家心中的疑问没解决就不要着急推广。
  本版文字除署名外均据新华社
原标题 [我国九成大豆油原料为转基因]
以上内容来自:长沙晚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4 18:56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