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674|回复: 4
收起左侧

[保健品] 全球益生菌市场增长强劲 大多用于免疫健康类产品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12-3-14 08: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圣剑之心 于 2012-3-14 08:30 编辑

       市场调研机构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公司负责健康与养身研究的主管Ewa Hudson在公开场合表示,全球益生菌补充剂的销售额预计将增长48%,从2011年的27亿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40亿美元。

  其中增速最强劲的来源于美国,光是在2011年,美国益生菌补充剂就新增销售额1.4亿美元。不过,意大利、俄罗斯和巴西的销售势头也很强劲。在美国,益生菌补充剂的人均消费支出预计到2016年将增长近一倍,超过日本。

  不过,Euromonitor预测,益生菌市场的各个领域预计都将大幅增长。未来5年里,全球益生菌食品和补充剂的销售额预计将激增50%,从2011年的280亿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大约420亿美元。2011年,这一市场最大的收入来源是乳酸饮料(140亿美元),紧随其后的是酸奶(113亿美元)、补充剂(27亿美元)以及果汁(1.35亿美元)。

  2016年,市场销售额预计将增加到420亿美元,其中补充剂销售额预计将达40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48%;酸奶销售额170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50%;乳酸饮料销售额210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了50%。

  Hudson表示,至于酸奶,增长速度大部分来自新兴市场,尤其是来自巴西和中国。不过,美国市场的增长也较为强劲。2006~2011年,益生菌酸奶每年的增长速度要快于非益生菌酸奶,到了2011年,在全球酸奶销售额中,益生菌酸奶占据了近35%的市场份额。

  美国Ganeden生物技术公司负责业务开发的副总裁MikeBush表示,消费者研究表明,人们对具有消化和免疫健康的产品所持有的兴趣越来越高。虽然运动补充剂对益生菌来说是一个令人激动的增长机会,但在食品和饮料行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则是,对人们日常消费的“正常”产品实施强化补充,它们包括奶制品、谷物制品、果汁以及茶叶、咖啡、小吃和面包等。

  英国雷丁大学食品微生物学教授GlennGibson表示,像任何细菌那样,肠道菌群会参与疾病的发病,但它们大多数是温和的,有些菌群对健康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基本的底线是,好的益生菌是无害的,它并不是某种需要给予许多干预的东西。

  至于针对益生菌所做的研究,目前的工具可以依据分子生物学,明确和准确地判断人类体内的微生物类型,这些科学进步对确定功能性食品、益生菌的完整性及其功能是非常有用的。FrieslandCampinaDomo公司业务开发副总裁SarahStaley认为,至于益生菌,虽然市场目前被菊糖(从菊苣根提炼)垄断,但以奶制品为基础的低聚半乳糖(GOS)已经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近年来,GOS在中国、日本、越南、德国和荷兰的应用急剧上升,但在北美市场上的销售仍然非常小。

  虽然GOS原料传统上被用于婴儿配方奶粉和婴儿食品,但是,它们在其他食品领域里的应用也在上升,因为它们具有耐热、耐冷和耐酸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2-3-14 09: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酸奶中不错。其他产品还没有尝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3-14 09: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益生菌前景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3-14 18: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国内研究还是比较少的,基本控制在几个国外巨头手上。

丹尼某克,科汉某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

悲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2 11: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1-5 15: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10 03:28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