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132|回复: 3
收起左侧

[执业药师考试] 执业药师考试资料之——中药综合技能中涉及的一些名词

[复制链接]
药生
发表于 2014-9-1 10: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导论


1.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


2.证: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将四诊所收集来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和综合,辨识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等,然后概括为某种性质证的过程。


4.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实施治疗的过程。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括。


2.阳胜:多指阳邪偏胜,故表现为一派阳热亢盛的临床症状。


3. 阴胜:多指阴邪偏胜,故表现为一派阴寒至盛的临床症状。


4. 阳虚则外寒:因为阳虚,温煦功能低下,不能制约阴寒即出现的虚寒征象。


5. 阴虚则内热:由于阴虚,无力制约阳热而出现的虚热征象。


6. 阴阳互损:一是阴阳偏胜伤及对方;二是指人体内正气(阴阳二气)的任何一方出现了虚损不足,招致对方受损伤的病理现象。


7. 实则泻之:阴或阳的一方偏胜、亢奋,尚未损及对方时,此为实证,当损其有余。


8. 虚则补之:阴或阳的一方偏衰或阴阳俱损时,此即虚证,应补其不足。


9. 阳虚外寒:若阳虚不能制阴而导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证,即“阳虚外寒”。


10. 阴病治阳:治宜补阳以制阴,若阳虚不能制阴而导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证,此即“阴病治阳”。


11. 阴虚内热:若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偏盛的虚热证,即“阴虚内热”。


12. 阳病治阴:若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偏盛的虚热证,治宜补阴以制阳,此即“阳病治阴”。


13.五行制化:制,是制约、克制的意思;化,是生化、变化的意思。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具有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的生克协调配合关系。五行制化实质上就是五行相生与相克关系的正常联系。


14.相乘: 乘,即乘虚侵袭。相乘是指五行之间相克太过的异常变化。其次序与相克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金乘木。


15. 平肝和胃法: 又称调理肝脾法。指通过抑肝、平肝,佐以和胃健脾等法以治疗肝气犯胃、肝旺脾虚等证。


16.母病及子:指病变由母脏累及到子脏。


17.子病及母:即病变由子脏波及到母脏。


18.滋肾养肝法:又称滋补肝肾法。指通过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


19.相侮:侮,即欺侮,有恃强凌弱之意。相侮是指五行之间反向克制的异常变化。又称反克、反侮。其次序与相克相反,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藏象




1.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其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脏、腑、奇恒之腑。


2.宣发:是指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


3.肃降:是指肺气向下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4.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会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


5.肾阴:对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具有滋养、濡润作用。肾阴到达全身的脏腑组织器官,则转变为该脏腑组织器官之阴。


6.肾阳:对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推动和温煦作用,肾阳到达全身的脏腑组织器官,则转化为该脏腑组织器官之阳。


7.泌别清浊:泌,即分泌;别,即分别。清,指水谷精微;浊,指食物糟粕。它是指小肠将经过消化后的饮食物,分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部分;一是将水谷精微吸收,在经脾运化输送到全身;二是把食物残渣下送大肠。


8.受纳:是接受和容纳的意思。


9.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变成食糜的意思。


10.奇恒之腑:奇恒之腑多为中空有腔的脏器,形类似于“腑”而不同于六腑,其生理功能“藏而不泻”,类似于脏,故称为奇恒之腑。


11.气:作为一个医学概念指人体之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气既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具体物质,又是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总称。12、元气:又名“原气”、“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13.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由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脾胃从饮食物中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气相互结合化生而成。


14.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之气。


15.卫气:是具有防御作用而行于脉外之气。


16.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性质较清稀的称为津;性质较稠厚的称为液。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17.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由于精和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关系,肾中精气充盈,则肝有所养,血有所充,故称“肝肾同源”。


18.孤腑:是指三焦。人体五脏六腑之中,惟三焦最大,无以匹配,故称之为孤腑。


19.中精之腑:是指胆,胆汁由肝产生,贮存于胆,为清净精微之液,故称“胆者,中精之腑“。


20.汗为心之液:由于汗为津液所化生,血与津液同出一源,而血又为心所主,故有“汗为心之液”之说,又称“汗血同源”。




病因病机




1.病因:泛指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


2.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3.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自然界六种气候


4.伤寒:寒邪伤及肌表,郁遏卫阳者


5.中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


6.疠气:是指具有强烈传染性的一类外邪


7.七情: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


8.痰饮: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清稀者称饮,稠浊者称痰


9.瘀血: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


10.实证:邪气亢盛所表现的证候


11.虚证:正气不足表现的证候


12.气滞:气机郁滞而流通不畅的病理状态


13.气逆:气的上升过度,或下降不及,而致脏腑之气逆上的病理状态


14.气陷:在气虚的情况下,以气的上升不及和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9-1 10: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9-1 10: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找一个中医中药专业的想讨论一下中医中药的科笑性,楼主为啥不一起研究一下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9-1 12: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6 09:38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