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212|回复: 3
收起左侧

[养生] 高温炎热 中医如何防治中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15 21: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高温炎热的“三伏天”已经到来,如何防治中暑,中医有着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对于中暑,还应以“防”为主,中药凉茶有一定防治作用,可参考以下配方。金银花、白菊花各8克,淡竹叶5克,白参10克,藿香4克,用1200-1500毫升开水焖泡1小时,代茶饮,汗出多时,还可适当加些食盐(1克左右即可)。但阳虚之体,症见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者人少用或不用。

    发生中暑时,若为轻、中度中暑,表现为身热、汗出、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心烦口渴、胸闷脘痞者,可用清暑祛湿解表法,药用香薷、厚朴各5克,荷叶20克,扁豆、鲜芦根各15克,金银花、连翘各10克,煎水服。暑热偏盛者可加黄连、山栀;湿热盛者可加豆卷、藿香。此外,服用人丹、藿香正气水也有一定作用。

    发生重度中暑时,表现为高热(>40℃)、突然昏倒,甚至谵妄等神志障碍,此时需要做的是立即脱离中暑环境,送医院紧急抢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5 21: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是好,不过我比较懒不想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7-15 22: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防为主,还是尽量不要到室外,避免不了要做好防晒措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7-15 23:2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心静自然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发表于 2015-7-15 23: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暑的征兆是头晕、乏力、大汗淋漓、心慌,因个体差异而出现轻重不一的症状。中暑定义: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颅脑疾患的病人,老弱及产妇耐热能力差者,尤易发生中暑。

(一)中暑病因
中暑的原因有很多,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则极易发生中暑;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在公共场所、家族中,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
症状
1、发热、乏力、皮肤灼热、头晕、恶心、呕吐、胸闷。
2、烦躁不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
3、重症病例可有头痛剧烈、昏厥、昏迷、痉挛。

(二)临床分类
1、先兆中暑:高温环境下出现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不超过38℃。
2、轻度中暑:上述症状加重,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症状及体征。
3、重度中暑:
(l)中暑高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散热困难,体内积热过多所致。开始有先兆中暑症状,以后出现头痛、不安、嗜睡、甚至昏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心率快。体温在 40℃以上。
(2)中暑衰竭:由于大量出汗发生水及盐类丢失引起血容量不足。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降低,呼吸快而浅,神志不清,腋温低,肛温在38.5℃左右。
(3)中暑痉挛:大量出汗后只饮入大量的水,而未补充食盐,血 钠及氯降低,血钾亦可降低。患者口渴,尿少。肌肉痉挛及疼痛,体温正常。
(4)日射病:因过强阳光照射头部,大量紫外线进入颅内,引起颅内温度升高(可达41~42℃),出现脑及脑膜水肿、充血。故发生剧烈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眼花,烦躁不安,意识障碍,严重者发生抽搐昏迷。体温可轻度升高。上述情况有时可合并出现。

(三)中医对中暑的认识和治疗

1.中暑有阳暑、阴暑、暑厥、暑风之分。阳暑以壮热、烦躁、口渴、脉洪大而数为主症,缘于长途旅行、田野务农、高温作业等。阴暑以身热、恶寒、困倦、脉洪大而缓为主症,严重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冷汗不止、呼吸浅促、不省人事等气阴两脱证候,多因贪饮纳凉、久吹冷气而得之,或由阳暑转化而来。暑厥以高热、汗出、卒然神昏、舌绛脉数为主症,是暑热侵入营分、蒙蔽心包的危重证候。暑风以高热、烦躁、卒然昏厥、四肢抽搐为主症,是暑热极盛、风从内生的表现。

2.治疗中暑要掌握清热、益气、养阴、开窍、息风诸法,佐以化湿、醒脾等。阳暑宜清热生津,选人参白虎汤加味,取西洋参10g(另煎汁兑服),知母10g,生石膏30g,石斛10g,荷叶30g,竹叶10g,粳米30g(布包煎),生甘草10g。阴暑宜益气养阴,选保元生脉汤加味,取生黄芪30g,太子参30g,麦冬30g,五味子10g,桂枝5g,生白芍10g,生甘草10g;若呈现气阴两脱重证,选参附龙牡汤加味,取生晒参10g(另煎汁兑服),麦冬30g,五味子1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炮附子5~10g(先煎30分钟,后入它药),生甘草10g。暑厥宜清心开窍,选安宫牛黄丸或牛黄清心丸,亦可用醒脑静注射液或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暑风宜清热息风,选羚角钩藤汤加味,取羚羊角粉3g(冲服),冬桑叶15g,菊花30g,钩藤30g(后下),生地15g,生白芍15g,茯神15g,川贝10g,竹茹10g,全蝎58,干蜈蚣2条,僵蚕10g,生甘草10g。若阴液亏耗严重,手足蠕动,舌龟裂而干燥者,可改用三甲复脉汤加减治疗,取干生地10g,生白芍15g,麦冬30g,火麻仁10g,生牡蛎、鳖甲、生龟板各30g(此三味药先煎40分钟,后入它药),生甘草10g。

3.夏至以后,湿邪较甚,因此有“暑多夹湿”之说,在治疗中要时刻注意湿邪的变化。若见舌苔白厚腻,恶心干呕者,可随证加入白术、茯苓、猪苓、泽泻等健脾利湿之品;若见舌苔薄白而粘腻,食欲不振者,可随证加入陈皮、代代花、谷麦芽、佛手等芳香健脾化湿之品;若见舌苔黄白相兼,泛呕欲吐者,可随证加入新加香薷饮(香薷、厚朴、金银花、连翘、扁豆花),以增强清热化湿之力;汗多不止者,可随证加入鲜荷叶、绿豆衣、西瓜翠衣等以生津补液。

4.中暑有阳暑、阴暑、暑厥、暑风之分。阳暑以壮热、烦躁、口渴、脉洪大而数为主症,缘于长途旅行、田野务农、高温作业等。阴暑以身热、恶寒、困倦、脉洪大而缓为主症,严重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冷汗不止、呼吸浅促、不省人事等气阴两脱证候,多因贪饮纳凉、久吹冷气而得之,或由阳暑转化而来。暑厥以高热、汗出、卒然神昏、舌绛脉数为主症,是暑热侵入营分、蒙蔽心包的危重证候。暑风以高热、烦躁、卒然昏厥、四肢抽搐为主症,是暑热极盛、风从内生的表现。

5.治疗中暑要掌握清热、益气、养阴、开窍、息风诸法,佐以化湿、醒脾等。阳暑宜清热生津,选人参白虎汤加味,取西洋参10g(另煎汁兑服),知母10g,生石膏30g,石斛10g,荷叶30g,竹叶10g,粳米30g(布包煎),生甘草10g。阴暑宜益气养阴,选保元生脉汤加味,取生黄芪30g,太子参30g,麦冬30g,五味子10g,桂枝5g,生白芍10g,生甘草10g;若呈现气阴两脱重证,选参附龙牡汤加味,取生晒参10g(另煎汁兑服),麦冬30g,五味子1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炮附子5~10g(先煎30分钟,后入它药),生甘草10g。暑厥宜清心开窍,选安宫牛黄丸或牛黄清心丸,亦可用醒脑静注射液或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暑风宜清热息风,选羚角钩藤汤加味,取羚羊角粉3g(冲服),冬桑叶15g,菊花30g,钩藤30g(后下),生地15g,生白芍15g,茯神15g,川贝10g,竹茹10g,全蝎58,干蜈蚣2条,僵蚕10g,生甘草10g。若阴液亏耗严重,手足蠕动,舌龟裂而干燥者,可改用三甲复脉汤加减治疗,取干生地10g,生白芍15g,麦冬30g,火麻仁10g,生牡蛎、鳖甲、生龟板各30g(此三味药先煎40分钟,后入它药),生甘草10g。

6.夏至以后,湿邪较甚,因此有“暑多夹湿”之说,在治疗中要时刻注意湿邪的变化。若见舌苔白厚腻,恶心干呕者,可随证加入白术、茯苓、猪苓、泽泻等健脾利湿之品;若见舌苔薄白而粘腻,食欲不振者,可随证加入陈皮、代代花、谷麦芽、佛手等芳香健脾化湿之品;若见舌苔黄白相兼,泛呕欲吐者,可随证加入新加香薷饮(香薷、厚朴、金银花、连翘、扁豆花),以增强清热化湿之力;汗多不止者,可随证加入鲜荷叶、绿豆衣、西瓜翠衣等以生津补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4-11-26 06:30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