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原创】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最全整理
(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历史
早在1802年,伍朗斯顿(W.H.Wollaston)在研究太阳连续光谱时,就发现了太阳连续光谱中出现 的暗线。1817年,弗劳霍费(J.Fraunhofer)在研究太阳连续光谱时,再次发现了这些暗线,由于当时尚不了解产生这些暗线的原因,于是就 将这些暗线称为弗劳霍费线。1859年,克希荷夫(G.Kirchhoff)与本生(R.Bunson)在研究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火焰光谱时,发现钠蒸气发 出的光通过温度较低的钠蒸气时,会引起钠光的吸收,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测量对象是呈原子状态的金属元素和部分非金属元素,是由待测元素灯发出的特征谱线通过供试品经原子化产生的原子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通过测定辐射光强度减弱的程度,求出供试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原子吸收光谱作为一种实用的分析方法是从1955年开始的。这一年澳大利亚的瓦尔西(A.Walsh)发表了他的著名论文'原子吸收光谱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奠定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础。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Hilger, Varian Techtron及Perkin -Elmer公司先后推出了原子吸收光谱商品仪器,发展了瓦尔西的设计思想。到了60年代中期,原子吸收光谱开始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组成
仪器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它由光源、原子化器、单色器、背景校正系统、自动进样系统和检测系统等组成。 1. 光源:常用待测元素作为阴极的空心阴极灯。 2. 原子化器 主要有四种类型:火焰原子化器、石墨炉原子化器、氢化物发生原子化器及冷蒸气发生原子化器。 (1)火焰原子化器:由雾化器及燃烧灯头等主要部件组成。其功能是将供试品溶液雾化成气溶胶后,再与燃气混合,进入燃烧灯头产生的火焰中,以干燥、蒸发、离解供试品,使待测元素形成基态原子。燃烧火焰由不同种类的气体混合物产生,常用乙炔 空气火焰。改变燃气和助燃气的种类及比例可以控制火焰的温度,以获得较好的火焰稳定性和测定灵敏度。 (2)石墨炉原子化器:由电热石墨炉及电源等部件组成。其功能是将供试品溶液干燥、灰化,再经高温原子化使待测元素形成基态原子。一般以石墨作为发热体,炉中通入保护气,以防氧化并能输送试样蒸气。 (3)氢化物发生原子化器:由氢化物发生器和原子吸收池组成,可用于砷、锗、铅、镉、硒、锡、锑等元素的测定。其功能是将待测元素在酸性介质中还原成低沸点、易受热分解的氢化物,再由载气导入由石英管、加热器等组成的原子吸收池,在吸收池中氢化物被加热分解,并形成基态原子。 (4)冷蒸气发生原子化器:由汞蒸气发生器和原子吸收池组成,专门用于汞的测定。其功能是将供试品溶液中的汞离子还原成汞蒸气,再由载气导入石英原子吸收池,进行测定。 1. 单色器:其功能是从光源发射的电磁辐射中分离出所需要的电磁辐射,仪器光路应能保证有良好的光谱分辨率和在相当窄的光谱带(0.2nm)下正常工作的能力,波长范围一般为190.0~900.0nm。 2. 检测系统:由检测器、信号处理器和指示记录器组成,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稳定性,并能及时跟踪吸收信号的急速变化。 3. 背景校正系统:背景干扰是原子吸收测定中的常见现象。背景吸收通常来源于样品中的共存组分及其在原子化过程中形成的次生分子或原子的热发射、光吸收和光散射等。这些干扰在仪器设计时应设法予以克服。常用的背景校正法有 以下四种:连续光源(在紫外区通常用氘灯)、塞曼效应、自吸效应、非吸收线等。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中,必须注意背景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对测定的干扰。仪器某些工作条件(如波长、狭缝、原子化条件等)的变化可影响灵敏度、稳定程度和干扰情况。在火焰法原子吸收测定中可采用选择适宜的测定谱线和狭缝、改变火焰温度、加入络合剂或释放剂、采用标准加入法等方法消除干扰;在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中可采用选择适宜的背景校正系统、加入适宜的基体改进剂等方法消除干扰。具体方法应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选用。 (三)原子吸收分光测定法: 标准曲线法在仪器推荐的浓度范围内,制备含待测元素的对照品溶液至少3份,浓度依次递增,并分别加入各品种项下制备供试品溶液的相应试剂,同时以相应试剂制备空白对照溶液。将仪器按规定启动后,依次测定空白对照溶液和各浓度对照品溶液的吸光度,记录读数。以每一浓度3次吸光度读数的平均值为纵坐标、相应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制备供试品溶液,使待测元素的估计浓度在标准曲线浓度范围内,测定吸光度,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的浓度,计算元素的含量。 标准加入法取同体积按各品种项下规定制备的供试品溶液4份,分别置4个同体积的量瓶中,除(1)号量瓶外,其他量瓶分别精密加入不同浓度的待测元素对照品溶液,分别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制成从零开始递增的一系列溶液。按上述标准曲线法自“将仪器按规定启动后”操作,测定吸光度,记录读数;将吸光度读数与相应的待测元素加入量作图,延长此直线至与含量轴的延长线相交,此交点与原点间的距离即相当于供试品溶液取用量中待测元素的含量(如图)。再以此计算供试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此法仅适用于第一法标准曲线呈线性并通过原点的情况。(图略)当用于杂质限度检查时,取供试品,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制备供试品溶液;另取等量的供试品,加入限度量的待测元素溶液,制成对照品溶液。照上述标准曲线法操作,设对照品溶液的读数为a,供试品溶液的读数为b,b 值应小于(a-b)。 每一种元素的原子不仅可以发射一系列特征谱线,也可以吸收与发射线波长相同的特征谱线。当光源发射的某一特征波长的光通过原子蒸气时,即入射辐射的频率等于原子中的电子由基态跃迁到较高能态(一般情况下都是第一激发态)所需要的能量频率时,原子中的外层电子将选择性地吸收其同种元素所发射的特征谱线,使入射光减弱。特征谱线因吸收而减弱的程度称吸光度A,与被测元素的含量成正比: 式中K为常数;C为试样浓度;I0v为原始光源强度;Iv为吸收后特征谱线的强度。按上式可从所测未知试样的吸光度,对照着已知浓度的标准系列曲线进行定量分析。 由于原子能级是量子化的,因此,在所有的情况下,原子对辐射的吸收都是有选择性的。由于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的排布不同,元素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时吸收的能量不同,因而各元素的共振吸收线具有不同的特征。原子吸收光谱位于光谱的紫外区和可见区。 (四)基本原理
每一种元素的原子不仅可以发射一系列特征谱线,也可以吸收与发射线波长相同的特征谱线。当光源发射的某一特征波长的光通过原子蒸气时,即入射辐射的频率等于原子中的电子由基态跃迁到较高能态(一般情况下都是第一激发态)所需要的能量频率时,原子中的外层电子将选择性地吸收其同种元素所发射的特征谱线,使入射光减弱。特征谱线因吸收而减弱的程度称吸光度A,与被测元素的含量成正比: 式中K为常数;C为试样浓度;I0v为原始光源强度;Iv为吸收后特征谱线的强度。按上式可从所测未知试样的吸光度,对照着已知浓度的标准系列曲线进行定量分析。 由于原子能级是量子化的,因此,在所有的情况下,原子对辐射的吸收都是有选择性的。由于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的排布不同,元素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时吸收的能量不同,因而各元素的共振吸收线具有不同的特征。原子吸收光谱位于光谱的紫外区和可见区。 (五)原子吸收操作规程和验证方案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规程汇总贴
岛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6300C_中文说明书
(出处: 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验证方案-认证版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58659&fromuid=25184
(出处: 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AA800原子吸收光谱仪操作规程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3472&fromuid=25184
(出处: 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最新炸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验证方案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4032&fromuid=25184
(出处: 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岛津原子吸收分析手册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71057&fromuid=25184
(出处: 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五)原子吸收注意事项
【分享】原子吸收13个常见问题处理
(出处: 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在线答疑交流】原子吸收法测定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出处: 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六)原子吸收常见问题解答
详细请见: 【重磅分享】原子吸收500问解答
(出处: 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三零四、如果我的仪器做重复性很好,但是做出的标准曲线线性相关性不好,是不是说明我的仪器光学系统有问题呢?线性相关性跟波长有没有关系?
1. 我觉得最主要的愿意出在标准溶液的配置上,包括称量过程中天平的波动或者是称量方法不规范对质量的影响还有在稀释过程中移液器的精度问题,还有稀释剂的选择,有的稀释剂对样品的溶解性很好,但是不一定在流动相中好,这时就存在着一个问题:流动相"逼出"样品,还有的稀释剂挥发性强,也可能对标准溶液的浓度造成影响.
2. 线性相关系数跟浓度范围也有关系的吧。
如果浓度范围不合适,比如说范围过大或者相应范围内的吸光度很大,线性也会比较差吧
3. 两个原因,一可能是你的标准储备或者使用液没有配准确,第二,可能你的浓度跨越稍微大了些.
三零五、请教各位用标准加入法测定样品时,如何计算最后样品的浓度?比如样品统一稀释了两倍,然后分别在各稀释液中等比例的加入标准溶液,请问回归了曲线,Y=a+bx,其中的(y/x)的绝对值就是样品浓度嘛?还是要乘上稀释倍数?
1. 标准加入法
对于未知或对样品浓度知道不是很清的样品,可采用标准曲线法及加标分析法。取若干份体积相同的试液(cX),依次按比例加入不同量cs的待测物的标准溶液(cO),定容后浓度依次为:
cX , cX +cO , cX +2cO , cX +3cO , cX +4 cO …… 分别测得吸光度为:AX,A1,A2,A3,A4……。
以A对浓度cs做图得一直线,直线反向延长,交于cs负轴于一点cX,cX点即待测溶液浓度。
若你的样品稀释了,cX乘以倍数才是最终结果。
2. 比较简单的计算是用带线形回归方程的计算器计算,标准系列浓度为a,相应吸光度为b代入进行回归计算,由待测处理样品的吸光度可求得其浓度,乘以稀释倍数即得待测样品的浓度。
随着原子吸收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原子吸收仪器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而其它 科学技术进步,为原子吸收仪器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近年 来,使用连续光源和中阶梯光栅,结合使用光导摄像管、二极管阵列多元素分析 检测器,设计出了微机控制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为解决多元素同时测定开辟 了新的前景。微机控制的原子吸收光谱系统简化了仪器结构,提高了仪器的自动 化程度,改善了测定准确度,使原子吸收光谱法的面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联用 技术(色谱-原子吸收联用、流动注射-原子吸收联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色谱 -原子吸收联用,不仅在解决元素的化学形态分析方面,而且在测定有机化合物 的复杂混合物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用途,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