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
UID137823
帖子
主题
积分17425
注册时间2013-9-18
最后登录1970-1-1
听众
性别保密
|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一沙一叶 于 2017-6-6 19:24 编辑
2017年5月31日,国家局网站上发布公告:
总局关于暂停销售使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的公告(2017年第69号)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开展进口药品境外生产现场检查,发现TrbPharmaIndQuimica E Farmaceutica Ltda.生产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商品名:重塑杰;英文名:Monosialotetrahexosylganglioside Sodium Injection;规格:5毫升:100毫克、2毫升:20毫克;进口药品注册证号/受理号:H20150404/05;JYHB1600911/12/13/14)的生产工艺与注册工艺不一致,存在重大质量安全风险,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为保证公众用药安全,决定自即日起,在中国境内暂停销售使用该产品,各口岸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暂停发放该产品的进口通关凭证,并组织依法处理。
特此公告。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2017年5月31日
这个惩处杀鸡儆猴,突出强调了对于国外进口药品的生产工艺与申报工艺一致的要求。
2016年8月份,国家局发布过“关于开展药品生产工艺核对工作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在这份意见稿中,要求药品生产企业在2016年10月1日前完成自查,并上报药监部门。也要求:
药品生产企业应于2017年6月30日前完成在产品种生产工艺的研究验证、提交补充申请等相关工作,其他暂不生产品种应于2017年12月31日前完成上述工作;未按时完成的,应停止生产。
附件2“申报要求资料”中也专门提到了进口药品。
这份公告尚未最终生效,但是也表明了药监局的监管的重点和决心。
因企业管理水平的差异,进口药品的生产工艺与注册工艺可能有不少有问题的产品。分析一下原因,大致以下三种:
1. 海外药品生产企业工艺变更和注册变更的管理薄弱,可能是本国要求不严格,当然也有可能是故意不报注册变更;
2. 未将工艺变更的信息告知中国注册代理机构。可能是海外药品生产企业不了解中国的法规要求,或者是不重视中国市场,也有可能是中国注册代理机构对于中国法规要求反馈不够;
3.中国代理机构收到工厂变更通知,但是不在中国进行注册变更。也许是不甚了解中国注册变更要求,也许是想钻漏洞。毕竟中国药品注册变更也是一个非常复杂耗时的过程。
不过,现在海外检查不断加强,进口药品的企业需要考虑中国市场和中国的法规要求。否则,一纸禁令,损失巨大。
在国内做进口药品的企业应该重视起来这项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