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药鉴定系列之三十六鸭跖草 小楼怜月——鸭跖草 花月不曾为君开,前缘续断又谁来。 故屋小楼怜夕月,良人渐离独登台。 前言:在上一阶段我们与大家交流了中药故事系列(42味),得到了广大朋友的一致好评,我们在想能为中药的发展做些什么呢?中药作为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换发出新的活力与生命,它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中药人的努力,哪怕是一点小小的文字,也能起到星星之火。将中药与故事结合起来传播,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传播作用,寓教于乐。大家也喜闻乐见,不仅了解了中药功效作用,还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面与文学修养。有故事的人是幸福的,会讲故事人是幸运的,听故事的人是幸好的,传播故事的人是辛可的。 与中药故事一脉相承,中药鉴定变应运而生,我们将继续为大家奉献中药故事的姊妹篇中药鉴定系列。希望与大家一道在平台上继续交流学习。红颜不老,努力前行。传承中药文化·践行中药鉴定。 序:中药鉴定,主要的技术方法有中药来源植(动)物鉴定、药材性状鉴定、药材显微鉴定、药材理化鉴定、生物检定,简称为"五大鉴定法"。别外还有原植物形态鉴定、水试等方法,通过鉴定对中药的品种、纯度、质量进行评价。 鸭跖草的鉴别方法 【鉴定中药材名】鸭跖草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鸭跖草科植物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的干燥地上部分。 【药材历史考证】鸭跖草的始载本草为《本草拾遗》。《嘉祐本草》云:“生江东、淮南平地,叶如竹,高一二尺,花深碧,有角如鸟嘴,……花好为色。”鸭跖草又名竹叶菜。《本草纲目》曰:“竹叶菜,处处平地有之。三四月生苗,紫茎竹叶,嫩时可食。四五月开花,如蛾形,两叶如翅,碧色可爱。结角尖曲如鸟喙,实在角中,大如小豆,豆中有细子,灰黑而皱,状如蚕屎。巧匠采其花,取汁作画色及彩羊皮灯,青碧如黛也。”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本品与现今所用鸭跖草原植物相符。 【植物形态鉴定】一年生草本,高30~60cm。茎肉质,多分枝,下部匍匐地面,有节,节上具不定根;上部近直立,节稍膨大。单叶互生,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0cm,宽1~3cm,全缘,先端渐尖,基部下延成膜质叶鞘,透明而抱茎,边缘具白色纤毛。聚伞花序腋生,佛焰苞具柄,边缘对合折叠,膜质,全缘,但不相连;花萼3片,膜质,绿白色,卵圆形;花瓣3片,后方的2片卵圆形,深蓝色,基部具爪,前方1片卵状披针形,白色,基部亦具爪;雄蕊6,3枚退化;花柱先端弯曲。蒴果椭圆形,2室,每室含种子2枚,种子表面有白色小点,凹凸不平。花期7~9月,果期8~10月。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长可达60cm,黄绿色或黄白色,较光滑。茎有纵棱,直径约0.2cm,多有分枝或须根,节稍膨大,节间长3~9cm;质柔软,断面中部有髓。叶互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3~9cm,宽1~2.5cm;先端尖,全缘,基部下延成膜质叶鞘,抱茎,叶脉平行。花多脱落,总苞佛焰苞状,心形,两边不相连;花瓣皱缩,蓝色。气微,味淡。 【药材显微鉴定】叶表面观:非腺毛有两种,均为2细胞,一种短锥形,长45~60μm,壁较厚,基部细胞直径约45μm,顶端细胞短尖;另一种棒形,基部细胞长45~60μm,壁稍厚,顶端细胞较长,先端钝圆,壁薄,常脱落。草酸钙针晶较多,长至74μm。 【药材理化鉴定】 1.取本品粗粉2g,加水30ml,煮沸30分钟,滤过。取滤液2ml,加0.2%茚三酮乙醇液2~3滴,置沸水浴中加热5分钟,溶液显蓝色。(检查氨基酸) 2.取上述水提取液20ml,水浴浓缩至干,加8ml甲醇溶解,滤过。取滤液2ml,加浓盐酸数滴,再加镁粉少量,溶液变红色。另取2ml,加1%三氯化铝甲醇溶液数滴,溶液显黄色。(检查黄酮)。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下、路旁及山涧水沟边较阴湿处。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采集加工】夏、秋二季采收,晒干。 【饮片炮制】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 【性能功用】甘、淡,寒。归肺经、胃经、小肠经。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用于风热感冒,高热不退,咽喉肿痛,水肿尿少,热淋涩痛,痈肿疔毒。内服:15~30g,鲜品60~90g;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附注】置阴凉干燥处贮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