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楼主自觉所学甚杂,无一精通,见识过很多行业,综合比较起来,其实药企,单纯劳动强度来说,真的和累搭不上多少边,君见否,一天一个人要处理几十吨钢材的汽配零件厂,一天上班16小时的电子厂,一天几百公里的快递行业,要在体力上来说,药企真的可以算是轻松。 那么药企累在哪儿呢?借用一句比较火的话,就是心累。我就想知道有多少人被一句: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压得踹不过气。 累点1:永远忙不过来的其他部门。当然这个是站在QA的角度来说的,相信很多基层的QA,特别是负责偏差这块儿的,最是深有感触。到底有多忙?大家心里都有数。 “说白了我就是不想写,你帮我写好拿过来,字我都没空签,不骗你,就是忙!”以上种种,从体力上来说,QA就是多跑几趟,多问几句,其他部门也就写几百个字,真的谈不上累。 大家换位思考一下,从QA心里上来说,一次,二次,三次,四次,心真的很累。从其他部门来说,这个东西,我以前写过,这样写不行,那样写不行,最终都是你们QA写的,不要来烦我,心累。 我认为,质量讲求一次把事情做对,但是很多方面真的是背道而驰,所以显得尤为的累。 累点2:“对”的事情要挨批。我几十年如一日都是这样干的,你现在告诉我不行?潜台词就是我这几十年都干了错事儿,稍微有一点责任心的员工,都是不能接受的。 这就是变革的困难,必须要承认前人的功过,但是你还得改变他,累点在于不是要改变错的东西,而是要改变“对”的东西。这真的是一个很心累的事情。 纠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两个方面,也就是有两个难点: 难点1:做对,做好,做更好的分歧。 有人觉得某个东西,做了就行,只要不是错的,不违规,就可以了;有人觉得,这个东西我们有能力做好他,那么我们整改吧;有人觉得这个东西,我们还可以做的更好,那么加班吧;欢迎大家对号入座,不要客气。 那么问题来了?我听谁的!由此引发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资源与劳动的不匹配,计划的打乱,精力的分散,各种各样的问题随之而来。 难点2:有一种思想叫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 可能说到这儿,很多人都知道我下一句,当下的60分,未来可能就是0分。这儿楼主简单的总结了两个原因。 1、生搬硬套的不适合。 很多人理解GMP是最低要求,觉得理解到这一个层次已经了解的很深了,最低要求嘛,必须符合撒,这就是生搬硬套的根源。往往说最低要求的很多“专家”,他们就在思考,如何才能做到刚好60分。然而我认为,GMP更多的是一种方法,我们要更多的了解需要达到的目的,根据目的来思考方法。而不是通过研究方法,去调整目的。 2、缺乏前瞻性的决策 这个我觉得没必要说太多,不好把握,简单的说几个现象就结束,1、工程改了又改,2、朝令夕改,3、“对”的事情要挨批,相信大家也是深有感触。 怎么样去统一各方面,各层级,各部门,甚至是各个国家,这个真的太难了。 综上所述,我觉得制药企业,累在心,是心累,然而每个人的层次不同,见解不同,角度不同,思考不同,利益不同,所以难在一条心。 说完了,各位看官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吐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