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蒲答》论坛问答一周精选(2019年05月20日-2019年05月26日) 遴选一周问答精华,让知识传递更加便捷,尽在《蒲答》专栏。 本次内容由“持久的永恒”编辑,“山顶洞人”修订。 栏目内容采集于蒲公英论坛,主要来源《有问有答》板块,不代表蒲公英论坛意见。 PS:诚招冠名商! 关于检测试剂的有效期 问:药品质检实验室里用作质检的试剂没有有效期?怎么判定?药监局会怎么处理? 答:星火燎原之势:遵守生产厂家规定的有效期,如果厂家没有规定,对于化学性质稳定的试药,自开瓶之日起最长有效期不应超过5 年;对于不稳定的试剂如液体自开瓶之日起最长有效期不应超过3 年,试液的就按试液配制管理。 歪楼:一切不做验证的有效期都是自欺欺人。 歪楼2:楼上的,你咋不给自己做个有效期验证?药监局自己都没搞清楚这事,安啦! 问:如题,生产中需要使用回收的溶剂,检查人员要求进行杂质研究,请问溶剂的杂质研究怎么做?使用什么方法?气相、液相或者其他检测方法?(溶剂为醋酸丁酯)。
PS.仅仅依靠使用回收溶剂生产的成品质量合格 去说明回收溶剂符合生产要求是不被完全接受的。 答:yc20160802:这是一个复杂的课题。需要根据工艺推断可能产生的杂质,建立相应的分析方法。验证相应的方法。回收的溶剂是不能靠化验来判断是否可用,因为的制造流程和新溶剂不同。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歪楼:楼上说得对,因为真的对。只不过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说来话长,大概研究也要这么长。 问:以往批记录中,关于内控合格的中间产品,但未经实验室检验合格;现质量受权人提出未经QC检验合格的中间产品都不能叫作合格品,让改。请教高人哪种说法是否可行。举例:现场QA做过装量称重合格的胶囊,但未做崩解时限,微生物限度等,是否可被称为合格品。 答:赵旭锋:确定一下你们公司的中间产品质量标准和中间产品检测的相关SOP ,规定的是由谁来对中间产品进行检测
在确定一下你们对中间产品的放行是不是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
如果以上都有,确认一下你们有没有执行SOP
如果执行了SOP ,确认一下你们做的和写的有没有违反那个法规或者指南的规定
如果没有,确认一下你们的质量受权人是不是新来的
如果是新来的,你们就自己看着玩吧 歪楼:这得看规定,是一定要送实验室还是现场QA就能检,就是虚名而已,闲的慌闹的。 歪楼2: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例如这个受权人,正事不做,尽玩名词解释! 请教一下,纯化水系统日常监测频率和监测项目? 问:目前公司做原料药和胶囊制剂的。有11 个取样点,其中四个关键点,7 个非关键取样点。四个取样点每天一次理化全检,每周一次微生物检测。另外7 个取样点,每月做一次理化和微生物检验。能不能改成四个关键点每周一次理化全检,每周一次微生物全检?目前需要通过美国USP 认证和国内GMP。 答:lailiang:取样监测频次由紧变宽,理据充分的前提是你是否做了日常趋势的分析,都积累了多久的数据?趋势回顾的结果是怎样,放宽监测肯定会带来质疑,是否有在线检测的系统,等等这些数据如果都正常,经过风险评估后我觉得可以放宽。 歪楼:没有数据的支撑不就是瞎搞么。。。 歪楼2 :没数据,有指南啊,USP 认证是个什么鬼?国内GMP木有问题。区区三阶段长期监测而已,原来测那么多,老板没要你们赔试剂钱么? 问:非除菌过滤器要不要做完整性测试,如果不做,怎么证明过滤器的完整性!过滤器用于原料药,有过滤溶剂的,物料的,对这些过滤器怎么管理,比如更换? 答:window:完整性测试并因无菌过滤而开发存在,但确实因无菌要求而强化
严格意义说:所有滤器均应进行完整性测试 包括无菌 非无菌 液体 非液体
只是测试方法可能有所不同而已 歪楼:万能的风评再次登场,定期更换木有事,看过滤效果嘛,有时候不只是完整的事,残留更可怕! 问:原料药非洁净区专线设备,要不要做清洁验证! 答:清洁验证都是必须的,否则你的清洁SOP怎么才能证明是合适的呢。 歪楼:你是瞧不起一般区还是咋的?万一是毒死人的玩意分什么洁净区么? 效检漏标准疑惑 问:一种是给一定的上游浓度,测下游,计算泄漏率(粒子法,光度法);
二种是直接用悬浮粒子机器,按泊松分布原则扫描检漏。以非零读数,判断是否泄漏。
请问,现监管部门承认哪种方法? 答:adsin520:第一种,但是也要分高效,如果是空调系统捡漏,最好采用热发烟,在机组送风口那里发烟,然后到房间各个送风口检测;如果是传递窗和生物安全柜这类设备检漏,最好采用冷发烟,用热发烟你的高效很容易寿命不长 歪楼:条件允许的话,双管齐下 歪楼2:双管齐下?楼上,你是煎茶员家的么?还嫌不够闹腾?非无菌的第二种勉强能接收吧! “赤健天麻,聪明人一辈子不糊涂的保护神。” 联系方式: 天麻妹18284005401; 杨曙光13908125612; 。微信同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