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在生命科学与医疗卫生领域,过氧化氢蒸汽(HPV)系统被用于设施/设备的消毒已经得到很好认可。一般情况下,认为使用过氧化氢蒸汽消毒的解决方案是30~35%浓度,许多科学研究文献已经表明在这一浓度范围内具有广泛的杀菌效果。但是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市场上出现了使用低浓度(5~12%)过氧化氢的现象,这些低浓度(5~12%)过氧化氢事实上都错误地自称为HPV消毒系统——它们很多都是喷雾系统,处理过程并无气相阶段。
“过氧化氢蒸汽(30%H2O2起)比雾化过氧化氢(5%H2O2起)更具有效杀灭表面鲍曼不动杆菌的效果(>6-log vs 1~4-log )”1
比较实验 为了确定不同过氧化氢蒸汽浓度之间的不同功效,英国Wickham 实验室的科学家进行了一项比较研究。该研究被发表在《微生物学》2016年9月刊上2,统计分析了在一间80m3的实验室里使用5%、10%与35%过氧化氢解决方案分别定时循环消除6-log生物指示剂MRSA与嗜热脂肪芽胞杆菌的比较效果。结果完全合乎逻辑并与预期一致——10%HPV比5%HPV有效,而35%HPV比10%HPV更有效。不同的杀菌效果在生物指示剂嗜热脂肪芽胞杆菌的灭菌曲线图中(图1)可以清楚地看到:5%浓度的杀灭时间为70分钟,10%浓度的杀灭时间为40分钟,35%浓度的杀灭时间为20分钟。关于MRSA生物指示剂,只有应用35%HPV的解决方案才能够完全杀灭,低浓度的几乎仅能达到1-log微生物杀灭效果。 图1:嗜热脂肪芽胞杆菌BIs的杀菌曲线效果图
含“银成份”的消毒剂使用现象将消失 低浓度雾化HP系统的生产商可能会回应该实验结果并不能代表商业需求的解决,因为他们用的低浓度过氧化氢消毒剂包含了“胶质银”、“银微粒”或“银离子”,这些能协同过氧化氢增强杀菌效果。平常在这些低浓度消毒解决方案中发现的“银”实际上是硝酸银-----一种毒性化合物,具有极低的法定暴露限值(0.01mg/m3)。银离子有抗菌特性是毫无疑问的,然而,银离子在多元系列杀菌剂之间的不同活性成份的相关功效有着极少的科学数据支持。在生物杀毒剂产品的管理条例下,银离子混合杀毒的这种情况可能很快会被取消使用,消毒剂产品生产商必须能提供他们消毒产品的独特抗菌能力说明。但监管部门应该记住活性剂是经自动机载途径消毒,基于暂停试验的效果评估是不适用的。自2016年9月起,银离子与硝酸银不再获得批准做为生物消毒产品的活性成份使用。如果欧洲化学制品代理商们知道了银离子与硝酸银不能做为活性成份,他们可能不会同意代理含有银成份的生物消毒产品,因为这些是不合法的。
通风降解时间 除了比较功效之外,Wichham实验室的科学家还评估了不同过氧化氢浓度在完成消毒后要降至法定职业暴露限值(OEL)1.0ppm以下所用的时间。由于许多低浓度雾化系统的生产商没有提供或极少提供过氧化氢消毒后的降解方案,只依赖于过氧化氢的自然降解,科学家们继续实施了实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即使使用的是5%低浓度解决方案,在放气处理阶段后,过氧化氢的浓度仍维持在9.0ppm近3.5小时,这比允许的OEL整整高出9倍!那些生产商声称使用低浓度过氧化氢消毒,医院病房与隔离设备可以在一个小时内实现过氧化氢的快速自然降解,这是不正确的!使用任何过氧化氢消毒系统的客户都必须要清楚如果目标区域内的过氧化氢浓度没有在法定的OEL限值下,是不能允许员工或病人重新进入房间的。
使用多种成份混合的生物消毒剂(比如过氧化氢+硝酸银,或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的产品用户,应该不仅要监控过氧化氢的残留水平是否达到职业暴露限值,而且应该要确认其它活性成份相关的OEL水平(如硝酸银的OEL=0.01mg/m3)。 5%雾化HP与35%HPV完全不一样 由Wickham实验室提供的实验证明了35%HPV的杀菌功效远远优越于5%或10%HPV。除此之外,低浓度过氧化氢不能快速降解至合规水平。基于过氧化氢的消毒系统必须具有有效的通风降解系统,在每次灭菌循环结束后,必须使用独立的监控传感器检查目标区域内的过氧化氢水平是否降至合理的OEL。
参考文献 1. Wilson APR, et al. 2016.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ulti-drug-resistant Gram-negative bacteria: recommendations from a Joint Working Party.J. Hosp. Infect. Vol 92, S1-S44. 2 .Murdoch L, et al. 2016. Evaluating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hydrogen peroxide in an automated room disinfection system. Lett. Appl.Microbiol. Vol 63:3, p178-1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