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歪把子 于 2021-1-30 19:32 编辑
说明:一下分享为个人总结、学习积累内容,
欢迎就本人的疑问或者错误观点交流或指正。
如果您觉得有用,请顺便点一下本帖专业度!
0100 制剂通则本制剂通则中原料药物系指用于制剂制备的活性物质,包括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品原料药物。 中药原料药物系指饮片、植物油脂、提取物、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 化学药原料药物系指化学合成、或来源于天然物质或采用生物技术获得的有效成分(即原料药); 生物制品原料药物系指生物制品原液或将生物制品原液干燥后制成的原粉。 【注意,区分几个概念:原液、原料药、原料药物等等。】 本制剂通则中各剂型、亚剂型的选择应取决于原料药物特性、临床用药需求以及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等。 本制剂通则适用于中药、化学药和治疗用生物制品(包括血液制品、免疫血清、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免疫调节剂、微生态制剂等)。 预防类生物制品,应符合本版药典三部相应品种项下的有关要求。 中药制剂的质量与中药材、饮片的质量,提取、浓缩、干燥、制剂成型以及贮藏等过程的影响密切相关。 应充分了解中药材、饮片、提取物、中间产物、制剂的质量概貌,明确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质量属性,关注每个关键环节的量值传递规律。 【通则是必须遵守的法规,那么,各位中药相关企业,“关键质量属性”都明确了吗?话说,国内哪个法规给出了这个“关键质量属性”的定义?】 本制剂通则适用的制剂应遵循以下原则。 【下面这三项是官方讲课重点讲出的内容:稳定性发现异常趋势,或者稳定性不合格,产品留样检测合格,这样的产品用召回吗?】 单位剂量均匀性 为确保临床给药剂量的准确性,应加强药品生产过程控制,保证批间和批内药物含量等的一致性。通常用含量均匀度、重量差异或装量差异等来表征。 稳定性 药物制剂在生产、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药品质量可能发生变化,导致疗效降低或副作用增加。稳定性研究是基于对原料药物、制剂及其生产工艺等的系统理解,通过特定试验了解和认识原料药物或制剂的质量特性在不同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等)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药品的处方、工艺、包装、贮藏条件和有效期/复检期的确定提供支持性信息。药物制剂应保持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特性的稳定。 安全性与有效性 药物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研究包括动物试验和人体临床试验。根据动物试验结果为临床试验推荐适应症、计算进入人体试验的安全剂量。通过人体临床试验等证明药物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后,药物才能最终获得上市与临床应用。 【虽说溶出度是为一致性评价抗雷的,但是确实,一定程度上,崩解度不能表征有效性,所以溶出度测定被越来越多的用在正式标准/公示标准/修订稿中,所以,提前研究吧】 剂型与给药途径 同一药物可根据临床需求制成多种剂型,采用不同途径给药,其疗效可能不同。给药途径有全身给药和局部给药。全身给药包括口服、静脉注射、舌下含化等,局部给药包括眼部、鼻腔、关节腔、阴道等。通常注射比口服起效快且作用显著,局部注射时水溶液比油溶液和混悬液吸收快,口服时溶液剂比固体制剂容易吸收。缓控释制剂主要通过口服或局部注射给药。剂型和给药途径的选择主要依据临床需求和药物性能等。 包装与贮藏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应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均应无毒、洁净,与内容药品应不发生化学反应,并不得影响内容药品的质量。药品的贮藏条件应满足产品稳定性要求。 【注意: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这一类有个4000系列“药包材测试方法”的通则,这是强制实施的,不要仅仅关注那个包材合辑了】 标签与说明书 药品标签与说明书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标签与说明书的有关规定,不同标签与说明书的内容应根据上述规定印制,并应尽可能多地包含药品信息。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外用药品和非处方药品的标签与说明书,必须印有规定的标识。 【这个没啥说的,看的比钱还重要就对了;类似问题导致的药害事件、召回等,不少了】
说明:一下分享为个人总结、学习积累内容,
欢迎就本人的疑问或者错误观点交流或指正。
如果您觉得有用,请顺便点一下本帖专业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