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ppu4c14zzz 于 2022-4-27 11:03 编辑
本文为转载 原文作者:周老师 金钱草显微又抄漏了两个字,药典该招回了
药典金钱草 【鉴别】 …… 叶表面观:腺毛红棕色,头部单细胞,类圆形,直径25μm,柄单细胞。分泌道散在于叶肉组织内,直径45μm,含红棕色分泌物。被疏毛者茎、叶表面可见非腺毛,1~17细胞,平直或弯曲,有的细胞呈缢缩状,长59~1070μm,基部直径13~53μm,表面可见细条纹,胞腔内含黄棕色物。 是的,“直径25μm”这这似乎不符合逻辑。 以下是从前的某一版的药典 以下是2020版药典 很明显,这里少写了两个“约”字,是怎么回事儿呢?我真的真的真的不愿意把它讲出来,因为这太打脸了,而且被打脸的人很可能还健在。 现在网友既然把他提出来了,我也就没有什么顾忌了,这是药典一版抄一版抄写的时候发生的错误,早年的某版药典,明明是这两个地方都有一个“约”字,至于是什么时候抄书的时候把两个字给抄掉了?我就不再多说了,真的丢人哦。 还有就是网友提出来的,明明应该是在粉末鉴定出现的特征,为什么要把它变成表面制片? 其一,某些表面制片做的不一定都是表面,所以有一些特征还是能看到的。 其二,又是一个打脸的事儿,不过这是多少年前的事了。要问为什么要弄一个表面制片?是金钱草叶表面制片更容易做?我请国家药典委的专家和领导按照药典方法,亲手从干药材上撕一个过路黄的叶表面制片,看看它好做不好做? 有人问,明明是粉末制片好做,为什么要改成表面制片? 听说(提醒——道听途说)这是当年起草专家的水平问题,全草类药材的粉末制片,就意味着会有茎、叶、花、果实、种子,甚至还有根的显微特征都会混进去,当年有些专家显微鉴定的水平达不到,在打碎的全草类药材的粉末中,听说(提醒——道听途说)很难找到什么,想从徐先生的著作中超,偏偏徐先生的红宝书又漏掉了金钱草的显微,没有现成的书来抄…… 对于这一类的药材,听说(提醒——道听途说)有人出了点子,就做叶子的表面制片,这样就简单多了,也符合当年国家药典委对显微鉴定要限制篇幅的要求。前面说干的药材表面制片很难撕下来,这个问题也不大,起草要点的人,可以选择新鲜的植物来做,那就好撕多了。至于基层在实际工作中好撕不好撕?那他就不管了。 这样的例子在药典中很多,自己怎么好弄就怎么弄,至于实际工作中基层能不能那么做,有些专家是不管不问的。 听说,也就是——道听途说,特此声明。 请国家药监局领导出面查清此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