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75|回复: 2
收起左侧

[无菌&限度检查] 注射剂安全性检查项目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5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对于毒性大的注射剂,异常毒性(原液常规注射0.5ml动物直接死亡),过敏等项目,供试品如何制备,稀释倍数怎么确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毒性极大的注射剂(如原液0.5ml即可导致实验动物直接死亡)的异常毒性和过敏试验供试品制备,需建立科学的风险控制体系。以下是专业制备方案及稀释策略:

---

### **一、供试品制备关键控制点**
#### **1. 原液预处理**
- **生物安全防护**:在BSC-II级生物安全柜中操作,穿戴正压防护服+双层丁腈手套
- **低温灭活**:对热稳定样品可采用60℃水浴30分钟(灭活病毒但不影响毒性组分)
- **过滤除菌**:0.22μm PVDF膜过滤(需验证滤膜吸附率≤5%)

#### **2. 溶媒选择策略**
| 溶媒类型       | 适用场景                     | 毒性干扰控制                    |
|----------------|----------------------------|--------------------------------|
| PBS缓冲液      | 水溶性制剂(pH 7.2-7.4)    | 避免使用含Ca²⁺/Mg²⁺的Hanks液    |
| 5%葡萄糖       | 渗透压敏感型药物            | 预实验验证糖基化反应风险        |
| 0.9% NaCl      | 电解质制剂                  | 监测Cl⁻导致的蛋白聚集现象        |
| 0.5% CMC-Na    | 难溶物质的悬浮体系          | 粘度控制(≤50 mPa·s @25℃)       |

---

### **二、稀释倍数确定方法**
#### **1. 异常毒性试验(小鼠法)**
- **梯度预实验设计**:
  - 初始稀释:按原液LD₅₀的1/1000设定(如原液LD₅₀=0.1ml,则首试浓度1×10⁻³)
  - 等比稀释:以10倍梯度递增(1×10⁻³ → 1×10⁻² → 1×10⁻¹)
  - 观察指标:注射后72h内死亡率、神经毒性症状

- **正式试验参数**:
  ```math
  D_{max} = \frac{LD_{50(预实验)} \times 0.6}{SF}
  ```
  SF(安全系数):生物制品取3-5,化学药取5-10

#### **2. 过敏试验(豚鼠最大化法)**
- **致敏剂量优化**:
  - 皮内注射浓度:通过MTD(最大耐受量)试验确定,通常为LD₁₀的1/50
  - 激发剂量:采用致敏剂量的1/5,通过ELISA检测IgE水平≥50ng/mL为有效致敏

- **稀释验证**:
  | 检测阶段     | 可接受标准                  | 检测方法              |
  |-------------|----------------------------|----------------------|
  | 理化性质    | 粒径变化≤15%,Zeta电位偏移≤5mV | DLS+NTA联用          |
  | 生物活性    | 细胞毒性IC₅₀偏移≤1个对数级   | CCK-8法(HepG2细胞) |

---

### **三、风险控制技术方案**
#### **1. 过程安全保障**
- **自动化稀释系统**:采用Hamilton Microlab STARlet实现纳米级精度稀释(CV≤0.8%)
- **实时监测**:集成UV-Vis(220-280nm)和DLS在线监测稀释液稳定性

#### **2. 动物保护措施**
- **急救预案**:
  - 准备肾上腺素(1:1000)0.1mg/kg iv
  - 建立气管插管通路(18G套管针)
- **人道终点标准**:
  - 体重下降≥20%
  - 神经症状评分≥4分(参照OECD 420标准)

---

### **四、数据解读与报告**
#### **1. 异常毒性结果判定**
| 现象            | 判定标准                    | 处理措施                     |
|-----------------|----------------------------|----------------------------|
| 48h内死亡≥2只   | 不符合规定                  | 启动OOS调查(偏差分析树法) |
| 活动抑制≥72h    | 潜在神经毒性                | 补充Rotarod行为学测试       |
| 体重持续下降    | 需排除溶媒干扰              | 同步进行空白溶媒对照试验    |

#### **2. 过敏试验分级**
| 反应等级 | 皮肤红斑/水肿直径 | 全身过敏症状          |
|----------|-------------------|-----------------------|
| 0级      | <5mm              | 无反应                |
| I级      | 5-10mm            | 轻微抓挠              |
| II级     | 10-15mm           | 呼吸困难(需干预)    |
| III级    | >15mm             | 休克反应(终止试验)  |

---

**实施要点**:建议采用QbD理念建立设计空间,将稀释倍数与关键质量属性(CQA)关联建模。对于LD&#8325;&#8320;<0.5ml的超毒物质,可申请豁免动物试验,改用微生理系统(MPS)进行体外替代评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前天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2 00:57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