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32|回复: 0
收起左侧

经典名方:清肝止淋汤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兰韵轻扬 于 2025-4-8 13:58 编辑

出处:《傅青主女科》(清•傅山)
处方、制法及用法:白芍一两(醋炒),当归一两(酒洗),生地五钱(酒炒),阿胶三钱(白面炒),粉丹皮三钱,黄柏二钱,牛膝二钱,香附一钱(酒炒),红枣十个,小黑豆一两。水煎服。


用法用量:水煎服。


注:
本处方折算剂量为醋白芍37.30g、酒当归37.30g、酒生地18.65g、白面炒阿胶11.19g、牡丹皮11.19g、黄柏7.46g、牛膝7.46g、香附3.73g、大枣30.00g、小黑豆37.30g
1.鉴于古代“酒洗”、“酒炒”炮制方法演变到现代,与“酒炙”法内涵基本一致,建议采用酒炙法。酒生地、酒香附:建议参考 202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酒炙法进行炮制。
2.醋白芍:建议参考 202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醋炙法进行炮制。
3.白面炒阿胶:建议参考 202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炒法,以白面粉为辅料进行炮制。
4.小黑豆:建议参考 1986 年版《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收载的“野大豆”规格。
5.本方原文未明确是日服量还是单次服量,建议将原方剂量作为每日服用量,分 3 次服。

功能主治:
【功效】养血柔肝,清热化湿。
【主治】肝旺脾虚,湿热下注证。症见带下色红,淋沥不断,或见经间期出血,色深红质稠,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现代临床主要应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宫颈炎、盆腔炎性疾病、宫颈糜烂、子宫内膜息肉或黏膜下肌瘤、更年期月经紊乱等肝经郁热,脾虚湿盛,湿热下注导致的出血或带下证。


方解:方中白芍(醋炒)柔肝敛阴,缓急止痛;醋炒增强入肝经,抑制肝阳亢逆,针对“肝旺”病机;当归(酒洗)养血活血,酒洗增强温通之力,与白芍配伍,柔肝体、助肝用,调和气血;共为君药。生地(酒炒)凉血养阴,清血分伏热;酒炒减其寒性,防碍脾运;阿胶(面炒)滋阴止血,面炒减轻滋腻,兼顾脾虚;止血而不留瘀;为臣药。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透肝经郁热;黄柏苦寒燥湿,清下焦湿热,泻火坚阴;牛膝引血下行,导热外出,兼补肝肾;三药为佐药。香附(酒炒)疏肝理气,酒炒增强行气之力,使气行血活,防凉药遏邪;红枣、黑豆红枣健脾养血,黑豆益肾利湿,二者调和诸药,固护脾胃,防寒凉伤中;为使药之用。


处方清肝泻火(丹皮、黄柏)与健脾养血(红枣、黑豆)并用,肝脾同调,标本兼顾,既祛湿热之标,又补脾虚之本。白芍、当归、阿胶养血止血,配牛膝活血引血下行,清补兼施,止血不留瘀,防血止成瘀。白芍柔肝敛阴,香附疏肝理气,结合,调畅气机,一收一散,调和肝气。牛膝引药下行,直达下焦;红枣、黑豆调和药性,顾护脾胃,引经药与调和药并用


清肝止淋汤以柔肝养血为基础,清热利湿为手段,健脾固本为保障,体现了傅青主“治肝不忘脾,祛邪兼扶正”的学术思想。现代应用需紧扣“肝旺脾虚、湿热下注”病机,结合舌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辨证使用,灵活加减可拓展至多种妇科血证及炎症性疾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15 21:37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