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兰韵轻扬 于 2025-4-8 13:58 编辑
出处:《傅青主女科》(清•傅山)
处方、制法及用法:白芍一两(醋炒),当归一两(酒洗),生地五钱(酒炒),阿胶三钱(白面炒),粉丹皮三钱,黄柏二钱,牛膝二钱,香附一钱(酒炒),红枣十个,小黑豆一两。水煎服。
用法用量:水煎服。
注:
本处方折算剂量为:醋白芍37.30g、酒当归37.30g、酒生地18.65g、白面炒阿胶11.19g、牡丹皮11.19g、黄柏7.46g、牛膝7.46g、香附3.73g、大枣30.00g、小黑豆37.30g。1.鉴于古代“酒洗”、“酒炒”炮制方法演变到现代,与“酒炙”法内涵基本一致,建议采用酒炙法。酒生地、酒香附:建议参考 202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酒炙法进行炮制。 2.醋白芍:建议参考 202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醋炙法进行炮制。 3.白面炒阿胶:建议参考 202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炒法,以白面粉为辅料进行炮制。 4.小黑豆:建议参考 1986 年版《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收载的“野大豆”规格。 5.本方原文未明确是日服量还是单次服量,建议将原方剂量作为每日服用量,分 3 次服。
功能主治:【功效】养血柔肝,清热化湿。 【主治】肝旺脾虚,湿热下注证。症见带下色红,淋沥不断,或见经间期出血,色深红质稠,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现代临床主要应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宫颈炎、盆腔炎性疾病、宫颈糜烂、子宫内膜息肉或黏膜下肌瘤、更年期月经紊乱等肝经郁热,脾虚湿盛,湿热下注导致的出血或带下证。
方解:方中白芍(醋炒)柔肝敛阴,缓急止痛;醋炒增强入肝经,抑制肝阳亢逆,针对“肝旺”病机;当归(酒洗)养血活血,酒洗增强温通之力,与白芍配伍,柔肝体、助肝用,调和气血;共为君药。生地(酒炒)凉血养阴,清血分伏热;酒炒减其寒性,防碍脾运;阿胶(面炒)滋阴止血,面炒减轻滋腻,兼顾脾虚;止血而不留瘀;为臣药。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透肝经郁热;黄柏苦寒燥湿,清下焦湿热,泻火坚阴;牛膝引血下行,导热外出,兼补肝肾;三药为佐药。香附(酒炒)疏肝理气,酒炒增强行气之力,使气行血活,防凉药遏邪;红枣、黑豆红枣健脾养血,黑豆益肾利湿,二者调和诸药,固护脾胃,防寒凉伤中;为使药之用。
处方清肝泻火(丹皮、黄柏)与健脾养血(红枣、黑豆)并用,肝脾同调,标本兼顾,既祛湿热之标,又补脾虚之本。白芍、当归、阿胶养血止血,配牛膝活血引血下行,清补兼施,止血不留瘀,防血止成瘀。白芍柔肝敛阴,香附疏肝理气,疏柔结合,调畅气机,一收一散,调和肝气。牛膝引药下行,直达下焦;红枣、黑豆调和药性,顾护脾胃,引经药与调和药并用。
清肝止淋汤以柔肝养血为基础,清热利湿为手段,健脾固本为保障,体现了傅青主“治肝不忘脾,祛邪兼扶正”的学术思想。现代应用需紧扣“肝旺脾虚、湿热下注”病机,结合舌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辨证使用,灵活加减可拓展至多种妇科血证及炎症性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