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569|回复: 3
收起左侧

[食品] 有情有味的清明粿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3-4-16 21: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有情有味的清明粿


春风送暖,草木吐绿,清明节到了。清明节不仅是上坟祭祀、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人们认祖归宗、睦亲联谊的一个节日。人们以虔诚的心态,亲人的情感,将一片无尽的思念默默传达,把一种优良的节俗绵绵传承。

  在同风共俗的闽南和台湾乡间,人们习惯制作一种绿色保健食品“清明粿”。清明还未到,家家户户就开始张罗做清明粿。初春的海岛,草药滋长,野菜旺生,处处绿意盎然。家庭主妇们不失时机提篮拎袋,到乡间田野采摘制作清明粿的“艾草”和“鼠曲草”。

  艾草是一味传统中药,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草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鼠曲草性平、味甘、无毒,有降血压、祛风湿、止咳平喘等功用,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其巨著《本草纲目》中对鼠曲草的药用价值早有肯定:“主治痹寒寒热,止咳,调中益气,止泄除痰,压时气,去热嗽……”采用“艾草”、“鼠曲草”这两种中草药制作的清明粿可谓食治兼优,益处多多。早在食不果腹的贫困岁月里,这种具有食疗保健作用的清明粿就进入人们的生活当中。

  清明节前夕,人们将采摘的“艾草”、“鼠曲草”拣出杂质洗干净,便开始了繁杂的制作清明粿的工序。首先把这两种中草药略煮后放石臼中捣烂,然后拌和大米(糯米与籼米按一定的比例混合)磨成的米浆做粿皮。馅料多用花生、芝麻、绿豆沙等,随各人喜好做成甜馅或咸馅。制作清明粿须有硬木做的粿模,刻有花草图案,使用时将粿皮料包入馅料,放入粿模里压出花纹,垫上竹叶,放入蒸笼用中火蒸15分钟即可食用。这种清明粿如碗面大小,状如龟背,颇似一个缩微的飞碟。粿皮呈绿色,是地地道道的绿色保健食品,食之有一股来自大自然的淡淡的、幽幽的清香,放进电冰箱保鲜十天半月也不易变质。

  清明粿避开了象征喜庆的红色,当年有丧服人家制作的清明粿纯为绿色。除此之外,多数家庭在绿色的清明粿中间,加一点寓意吉祥的红色。人们带上几个清明粿,伴以思亲的情感、敬祖的心态、感恩的言行去上坟祭祀,缅怀先人。小小清明粿,浓浓相思情。它包含的不单是绿色的野菜,而且包含着闽南和台湾人对已故亲人的缅悼追思。过去,有些人家的祖坟建得很大,墓葬品也多,为了防止盗墓破坏,需要有人看护,有的人家便会在清明节时多做些清明粿,分送给护墓人或分送给经常在祖坟附近放牧或耕作的人,以答谢他们协助看护之情。

  拜祖感恩是忠厚纯朴的闽南和台湾人的传统良习,感恩是一种饮水思源、认根识本、知恩图报的崇高美德,无论对创建和睦家庭,还是构建和谐社会都大有裨益,也折射出两岸同胞重视亲情伦理的一种传统文化内涵。闽南和台湾各地扫墓日除了日历标注的“清明节”,也有的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或三月初七,人们习称“古清明”。节日期间,请戏公演、请客宴饮,亲戚朋友间还有相互赠送清明粿的习惯。你来我往互相品尝,给节日注入了增加亲情、增进友情的元素。在现在文明的今天,闽南和台湾民间的清明节、清明粿依然保留着原生态的温馨亲情和清香美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4-16 21: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4-16 22: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呀,不知神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4-17 00: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各地风俗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2 23: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