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4757|回复: 24
收起左侧

[其它类] 《正能量》(英)理查德·怀斯曼(Richard Wiseman)

  [复制链接]
药生
发表于 2013-5-4 14: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正能量》是一本世界级心理励志书,也是《怪诞心理学》作者的转型之作。书中的内容深入浅出,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窗户,并结合多项实例,教会我们如何激发自身的潜能,引爆内在的正能量。本书延续了作者一贯的风格,是其和诸多卓越的心理学家共同研究的成果。通过种种实验和数据,作者理查德·怀斯曼向我们阐释了伟大的“表现”原理,破除了我们过去秉持的“性格决定命运”、“情绪决定行为”等认知。运用“表现”原理激发出的正能量,可以使我们产生一个新的自我,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充满活力、也更有安全感。

每个人身上都是带有能量的,而只有健康、积极、乐观的人才带有正能量,和这样的人交往能将正能量传递给你。而人的意念力来自于我们内在的能量场,减少不该有的欲望,保持心态的平和,喜乐地生活能增加人生的正能量。

书中的数十个案例和步骤,是最理想的实践指南,通过这本书,了解你自身的能量,知道你是如何散发并引导这股能量的。当你陷身困惑、争执或消极能量之中时,尝试解脱或改变破坏性的能量。当积极的能量被引爆时,你的人生将会得到神奇的大转变!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34882190.html
我已经买了这书的纸质版,建议大家看纸质版会更好,因为里面有些页作者让读者撕掉的,至于为什么,自己看吧。这本书对于如何掌控情绪做了很多的介绍。我们都需要正能量。这本书我非常喜欢。
无意间看到新浪扫描版的链接,我亲自下了,完全可以用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3 收起 理由
chengang0223 + 3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5-4 14: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5-4 14:2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感谢楼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5-4 14: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下载了,太感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5-4 14: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失败诶

点评

新浪注册了吗  发表于 2013-5-4 14:5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5-4 15: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5-4 15: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正能量,越多越好

点评

蒲公英需要正能量  发表于 2013-5-4 16: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5-6 08: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木有木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5-6 08: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学习!准备购买纸质版,深入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5-6 08: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先鉴定一下是不是伪书,如果是伪书,那说明,你在误导p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5-6 08: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Rip It Up”如果直译是“把它撕碎”,不知道是译者还是编辑,创造性地起了“正能量”这书名。现在这都成社会热词了,不管电视还是网络,谁都喜欢说一句“正能量”。其实是一本心理学的书,通过实验聊一些结论,如果节食,如何让自己更自信等等……不算励志书,算社科类的,本身不算很大众的书,但因为这个好书名,所以畅销了!

根据我的物理爱好,这名字还不如翻译成:熵不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5-6 08:29:26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几点:
  1. 如果作为一本情绪调整的实践书,书中给的实践方法大多没有实践意义。
  2. 如果作为一本心理学书,书中的理论陈旧单一,实验支持完全不足。
  3. 如果作为一本心理学普及读物,书中的实验例子还算有趣,可以翻翻,然后在茶余饭后可以拿来吹吹xx,但千万别太当真了。

点评

唉,抄豆瓣的书评有意思吗 除非豆瓣那个就是你写的。http://book.douban.com/review/5665249/  发表于 2013-5-6 11:09
这书很心理学,跟励志还真么什么关系  发表于 2013-5-6 11:02
求大神给推荐一本好书吧  发表于 2013-5-6 11: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5-6 08: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对人的帮助取决于此人生活的困境有多深……
  如果深到我这样,你一定要读一读。
  
  开始扯淡。
  下面是里面说的一些我以前不知道的东西。
  基本上整个书的基础是这样一个论断。
  是人的行为决定了情绪和思想,而非情绪和思想决定行为。
  比如说,上台演讲之前,我心跳加快呼吸急促。
  应该会有人认为,是因为我的情绪是紧张的,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反应。
  但是这本书认为,在我体会到情绪之前,我的神经系统就受到了外界的刺激,调控出了诸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的生理反应,然后我捕捉到了自己的生理反应,判断这是因为我紧张。
  
  这个,有种特殊的逻辑感,因为是从这样的论断上,构建展开出了整本书的内容,以及许多有趣的test内容。
  比如第二章讲爱情,许多类似的实验,根据上面的原理,爱情发生的瞬间,大概是某些外界刺激使得你起了一些生理反应,心跳,呼吸,毛孔张开,瞳孔放大神马的,然后在这时,也就是所谓的正确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一个人出现了。你盯着他看,觉得,哦!原来我是爱上他了。
  但是到底是什么刺激引起了爱情?没有真相……也许这就是所谓爱情的真相?
  
  关于这个话题,书里还举了一系列事例,可以用罗密欧朱丽叶概括。
  是否任意一人遇到任意的另一个人,各式各样的刺激之下做出了相似的爱情的判断,也会有爱的程度深浅的不同呢?
  书里大概是这样认为的。罗密欧和朱丽叶之所以迅速爱得轰轰烈烈深陷其中,是因为家庭阻力远超于其他的爱侣。
  家庭阻力导致的一系列反应,都被自行解读为爱情。
  在刚刚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也许你其实是因为家庭阻力在不爽,但是你就把这种反应解读成了因为你特别爱此人。
  人,总是倾向于往自己喜欢的方向解读吧……
  
  分手之后,有一种张开了眼睛打开了世界的感觉。失去了中心所在的约束力,思维的碎片四散迸溅。现在我并不是善于思考的人,我的大脑大概更适合于造梦,虚构出一个一个凄艳或者轻快的场景,但是思考事情的真相从来不是我喜欢做的事情。
  所以张开眼睛之后,我只看到了一些细细的砂,还拼不出形状……其中之一,大概就是,我们远没有自己想象地明白我们自己。
  
  人生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过程呢?其中一个角度,大概就是用我们的所有,换来我们的所得。我们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是主宰者,也是被利用的工具。
  但是很奇怪的是,这并不是一个趁手的工具。我想,所有人在某个时刻,都遇到过这样的困境吧……没遇到的人,是我可望不可即的强大的人,或者是运气好到爆表的人。
  思维是硕大的迷宫,连建造者在其中都迷失了方向,隐匿在地下的部分,蛰伏在暗影中的部分,我们不清楚自己在想什么,也很难控制自己做什么。拖延症神马的,是最浅显的例子。
  也许,是我们太不熟练切换角色了。我们做那个主宰者的时候,却可能不知不觉就成为了工具的对立面,和他势均力敌,或者被其反控。
  内在的自己,也许有着特别简单的思维方式,你要像哄小孩一般学会哄他。
  当然,也可能永远学不会~~~o(>_<)o ~~
  
  所以跳脱出来看,也许我是一个再合情合理不过的怪女。
  追求不对的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或者饮鸩止渴,或者钻牛角尖,什么什么……所谓的天赋异禀或者特别特别蠢,只不过是工具过于不趁手而已。
  也许还原所有情绪的真相,无非是神经脉冲诸如此类看起来很拽的专业名词。上一代的小情绪论调里,一个人所谓的很爱很爱,是因为得不到;我喜欢你,但是与你无关;blurblur……这样来解释,你会喜欢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5-6 09: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soul 发表于 2013-5-6 08:30
其对人的帮助取决于此人生活的困境有多深……
  如果深到我这样,你一定要读一读。
  

很牛的才女啊!直接膜拜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5-6 10: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个神啊,自己太OUT了,一直以为这词是博鳌论坛才开始兴起的呢。。。。汗颜  收下看看去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5-6 11: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soul 发表于 2013-5-6 08:29
补充几点:
  1. 如果作为一本情绪调整的实践书,书中给的实践方法大多没有实践意义。
  2. 如果作 ...


bbc的


纪录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5-6 12: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已下载,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5-6 14: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6 14: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正能量》要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5-20 21: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喜欢这本书,应该给哪些天天吵架的人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17 05:57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