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3722|回复: 4
收起左侧

[研发注册] 求安络痛片制作工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6 00: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安心 于 2012-1-27 22:13 编辑

急需了解,药房出售的那种瓶装安络痛片的制作方法和原料配方,最好简单易懂。是不是直接把安络痛小皮伞菌粉 或者菌丝粉或者浸膏挤压成糖衣片就可以了。还是有其他重要工艺流程啊?有没有国家关于中药药品的制作规范啊?
感谢一楼anne的回帖 再问一下安络小皮伞菌(及其培养基)乙醇提限物 和 安络小皮伞菌(及其培养基)粉,有什么区别啊 ?  一个是乙醇提取和一个是粉为什么要混合啊? 都是一样的原料用一种可以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1-26 11: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安络痛片

--------------------------------------------------------------------------------


拼音名:Anluotong Pian
英文名:
书页号:Z5-62 标准编号:WS3-B-0931-91
【处方】 安络小皮伞菌(及其培养基) 乙醇提限物(按干燥品计算)100g
安络小皮伞菌(及其培养基) 粉 100g
【制法】 取安络小皮伞菌(及其培养菌)乙醇提取物,加安络小皮伞菌(及其培
养基 )粉,以及辅料适量,混匀,制粒,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性状】 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味苦、酸。
【鉴别】 取本品 5片,研细,加乙醇15ml,温浸30分钟,滤过,滤液中加活性炭
适量,脱色,滤过。
(1) 取滤液 1ml,加盐酸羟胺甲醇溶液(7→100)与氢氧化钾甲醇溶液(1→10) 各 3
滴,置水浴上微热,放冷,加稀盐酸调pH值 3~4 ,加三氯化铁乙醇溶液(1→100)2
滴,即显紫红色。
(2) 取滤液 2ml,置水浴上蒸干,放冷,加氯仿 2ml溶解,将氯仿转入试管中,沿
管壁缓缓加入硫酸 1ml,氯仿与硫酸层接界处有棕色环,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
氯仿层显蓝色荧光。振摇后,放置,硫酸层红棕色。
(3) 取滤液滴于滤纸上,滴加茚三酮试液,挥干,置 105℃加热 5分钟,显紫蓝色
斑点。
【检查】 乙醇提取物 取本品10片,除去糖衣后研细,用乙醇提取至提取液近无
色,提取 液置己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置水浴上蒸干于 105℃干燥 5小时,精密称
定,即得。本品每 1片含乙醇提取物应不少于0.1g?
其他 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1页)。
【功能与主治】 通经活络,活血止痛。用于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风湿性关
节痛等。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2片,一日 2~3 次。
【贮藏】 密封。
注:
1.安络小皮伞干菌体。
本品为白蘑科皮伞属安络小皮伞菌(Maramius androsaceus Fr.)附生在培养基表面
的菌丝干体。
〔培养与制备〕
菌种培养基
麦麸100g 琼脂20g 蔗糖20g 水加至1000ml
菌丝培养
麦麸75g 稻谷壳25g 水适量
接种培养 取菌种,接种于经热压灭菌的菌种培养基中约15天,再转接于经热灭
菌的菌丝培养基中 1.5~2 月,培养所得菌丝体连同培养基用60℃干燥,即得。
【性状】 本品为白色棉絮状菌丝,附于稻谷壳、麦麸的黄棕色不规则块上。
【检查】 取干燥前的鲜菌体,置显微镜下检视。应为无色具分枝丝状,可见内含
物及横隔呈锁状联合。结晶紫和孔雀绿染色后着色不均匀。
杂菌 应为阴性(卫生部《药品卫生学检查》标准)
2.安络小皮伞菌(及其培养基)乙醇提取物制法。
取安络小皮伞菌(及其培养基),以六倍量乙醇,分 两次回流提取,第一次?小
时,第 二次 1?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测定水份,折合成干燥
物,即得。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4 收起 理由
jjb2005 + 4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2-1-27 01:45:51 | 显示全部楼层
Anne 发表于 2012-1-26 11:56
安络痛片

--------------------------------------------------------------------------------

安妮给力,值得表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1-27 10: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21: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安络小皮伞菌(及其培养基)乙醇提限物 和 安络小皮伞菌(及其培养基)粉,有什么区别啊 ?  一个是乙醇提取和一个是粉为什么要混合啊? 都是一样的原料用一种可以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8 11:40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