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一直备受关注,网上流传的“转基因食品名单”靠不靠谱?一些所谓“鉴别转基因作物方法”正确吗?国家正式批准生产或进口的转基因作物有哪些?就这些问题,人民日报《求证》栏目记者采访了农业部及专家学者。
我国转基因作物有哪些?
回应 已批准安全证书的有棉花、水稻、玉米和番木瓜;只有棉花、番木瓜批准商业化种植
“截至目前,我国批准了转基因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并在有效期内的作物有棉花、水稻、玉米和番木瓜”。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副研究员谢家建介绍,证书的发放是根据研发人的申请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的评审,经部级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后批准的。证书的批准信息已经在农业部相关网站上公布(
http://www.moa.gov.cn/ztzl/zjyqwgz/),各批次的批准情况都可以查询。
取得了转基因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并不能马上进行商业化种植。谢家建介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要求,转基因作物还需要取得品种审定证书、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才能进入商业化种植。
根据《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申请品种审定证书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与现有品种有明显区别;遗传性状稳定;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具有符合《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的名称。生产许可证审批、经营许可证审批都需经企业注册所在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审查意见。
“目前,转基因水稻和转基因玉米尚未完成种子法规定的审批,没有商业化种植。”谢家建表示,“我国已经进行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番木瓜。”
我国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作物有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和甜菜。这些食品必须获得我国的安全证书。
据了解,我国制定了《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加工审批办法》《进出境转基因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等,规定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农业部门负责转基因生物标识的监督管理,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进口农业转基因生物在口岸的标识检查验证。据介绍,这些管理制度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标识做到了应标尽标。
与传统食品不同就是转基因?
回应 目前市售圣女果、彩椒、小南瓜、小黄瓜都不是转基因食品
网上流传一份转基因食品名单,包括“圣女果、大个儿彩椒、小南瓜、小黄瓜”。对此专家并不认同。
中国农科院生物所研究员王志兴说,小番茄也叫圣女果、樱桃番茄,是自古就有的番茄品种,只是因为个头小、采摘不便、产量低,最早仅作为观赏用,后来发现食用方便,口味经过改良后逐渐流行。个头小是天生的基因差异,不是转基因的结果。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副研究员吴刚表示,圣女果更接近人工驯化前的野生状态,其实野生的板栗、核桃、苹果等也都远小于常规栽培品种。人类驯化野生植物一般是为了提高产量,主要做法是增大果实,但随着人们对食品要求的多样化,出现了很多小型化的瓜果蔬菜,如早春红玉西瓜等。这些小型化品种都来源于带着祖先原始基因的种质资源,与转基因无关。
吴刚说,小南瓜和小黄瓜也不是转基因食品,仅仅是未充分成熟的南瓜和黄瓜。如果继续在田间种植,小南瓜和小黄瓜最终会生长成普通的大南瓜和老黄瓜。
关于大个儿彩椒,吴刚表示,大个儿彩椒含有不同类型的花青素,表现为更丰富的颜色。花青素的变异在植物中很常见,像鲜花同一个品种就有不同颜色,萝卜也有红萝卜、绿萝卜、白萝卜等。“我国曾经批准过抗病毒甜椒的商业化种植,但与常规甜椒相比,转基因甜椒并没有明显优势,因此被市场自然淘汰”。
吴刚说,在有些品种中,突变产生的颜色甚至取代了野生的颜色,成为栽培品种的主流,如原始的胡萝卜以紫色居多,现在最常见的橙色胡萝卜是荷兰育种家根据荷兰国旗颜色选育出的。因此,目前市场上在售的果蔬,其颜色跟转基因没有什么关系。
王志兴解释,棉花、辣椒、玉米、水稻等有不同颜色,是天然存在的遗传基因差异,并非转基因的结果。比如彩色棉花从古就有,但由于彩色棉花纤维短、强度差,过去很少种植,而现在因为不染色吸引了部分消费者,农民就开始种植了。彩色辣椒也是天然存在的,只是过去未大面积种植,普通消费者很少见到。
吴刚表示,以上这些瓜果蔬菜都是常规育种手段非常容易做到的,用转基因反而是不经济的做法。“常规育种主要通过选育获得具有新性状的新品种。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选’。自然发生的基因变异,往往也是随机发生的。”吴刚解释说,“无论大小、颜色,在自然界的自然突变体中,都可以找到。育种家做的工作仅仅是将这些突变体找到,并和其他好的性状聚合到一起,成为品种”。
吴刚介绍,番茄、甜椒、南瓜、黄瓜在国内外都曾有转基因研究并获得转基因植株,其中仅有番茄与甜椒获得过世界范围内商业化种植的批准。商业化种植过转基因番茄的国家有美国(6种)、墨西哥(3种)、日本(1种)、中国(1种,“华番一号”)等。
吴刚解释,早期没有延熟番茄,转基因的延熟番茄储藏期长是个优势。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育种家们获得了非转基因的延熟番茄,转基因番茄在储藏方面的优势不再,产量低就成为很大一个问题,又因皮厚口感差,直接被市场淘汰。
“自从1998年以来,全世界已经没有新的转基因番茄获准商品化种植。在我国,转基因番茄已经退出市场。”吴刚说。
崔永元PK方舟子背后的转基因焦虑
围绕转基因,崔永元与方舟子日前在微博上擦枪走火,开始一场论战。
小崔善辩,舟子执拗,各执一词,持续多轮,是非难辨。
一边代表着公众对转基因的普遍焦虑,一边代表部分人力推转基因的信心和决心。
这样的PK在中国乃至全球上演多轮,并不新鲜,只是拜托两位知名人物再度风生水起。
崔永元说:转基因食品,你吃吗?你可以选择吃,我可以选择不吃。你可以说你懂“科学”,我有理由有权利质疑你懂的“科学”到底科学不科学。你可以说我白痴,我也可以说你白吃。
方舟子回击:你当然可以选择不吃,但是不要传谣阻碍中国农业技术发展。我科普的是各国权威科学机构认可的科学,你根本不懂,有何资格质疑?方舟子甚至摆出自己是美国生化博士、从事科普多年的牛逼经历来佐证自己的权威和无可争议。
如何对待转基因食品,科学界都有很大分歧,更别说普通人。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齐振宏,曾在北京、上海、苏州等6个大中城市,就“消费者对转基因标识管理与期望”进行抽样,结果83.7%的人希望加贴转基因标识。
目前科学界的普遍共识是:从1996年转基因技术应用于人类食品,目前没有证据证明转基因对人的健康有害。但科技的进步是无止境的,今天的无害不意味着挑战生物伦理的转基因不在未来被发现问题。
这段话也送给今天盲目崇拜信任转基因的人。争论不是坏事,没有人握有绝对的真理——不管他身上贴着什么样的标签,有着什么样的身份、地位。
不过,当下围绕转基因的争论已经远远超越了科学的范畴,即使其中一些食品是安全的,在中国推广,尽快营造一个能够放心食用的制度环境却更紧迫。
网传转基因食品
鉴别方法正确吗?
网传 转基因大豆用水浸泡不会发芽, 只会膨胀
回应 无论是否转基因都会发芽
王志兴:这种方法不靠谱。不管是转基因大豆还是非转基因大豆,如果收获后储存不善,或储存时间过长,使大豆种子丧失了活力,就不会发芽。完整有活力的种子, 无论是否转基因,遇到合适的温度和湿度都会发芽。
网传 转基因番茄颜色鲜红,果实较硬
回应 目前市场上没有转基因番茄
王志兴:目前我国市场上没有转基因番茄。我国曾经批准过一种耐储存的转基因番茄,可延缓软化和腐烂,但由于口感不好早已退出市场,目前该安全证书已经过期。
网传 转基因土豆削皮后不变黑
回应 全球尚无不变黑的转基因土豆
王志兴:这种方法不靠谱。土豆削皮后变黑是由于多酚氧化酶和酚类物质在遇到氧气后,发生氧化作用形成的。变黑的程度和速度与品种、多酚氧化酶含量、储存条件及储存时间有关。新鲜收获的土豆一般不易变黑,经过长时间的低温储存后较容易变黑。目前全球尚无通过转基因技术降低多酚氧化酶的土豆品种上市,我国也未批准任何转基因土豆上市。
网传 除大棚蔬菜外,其他反季节食品多是转基因
回应 转基因技术无法实现反季节生产
王志兴:除了通过大棚提高温度来生产反季节食品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反季节食品是通过异地生产运输来实现的,这和转基因没有关系,目前没有通过转基因技术实现反季节生产的能力。
网传 甜玉米甜度非常高是转基因
回应 市场甜玉米是常规育种而成
王志兴:甜玉米是由于基因突变后,玉米籽粒中的蔗糖转化成淀粉的过程受阻, 导致蔗糖含量提高所致。甜度高的玉米是育种家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人工选育的结果。迄今尚无转基因甜玉米上市,市场上的甜玉米,包括糯玉米、紫色玉米等都是常规选育的结果,并非转基因品种。
网传 害虫很少的作物就是转基因
回应 转基因作物也会遭虫害,害虫主要靠化学农药防治
王志兴:抗虫是目前主要的转基因作物性状之一,我国大规模种植的抗虫棉就是转入了杀虫蛋白基因,但只是针对鳞翅目害虫如棉铃虫,它还会受到盲椿象、红蜘蛛等害虫的危害,仍然需要化学农药防治。不能以害虫是否喜欢光顾来判断是否转基因。
原标题 [《人民日报》公布 转基因食品名单]
以上内容来自:西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