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注册司发布了《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了该项工作的目标是,通过一致性评价,淘汰内在质量达不到要求的品种,促进仿制药整体水平的提升。实际生产工作中,由于产品工艺的不稳定和不成熟,多数仿制药品的生产工艺存在一定偏差,大家怎么看一致性评价工作开展的意义?大家是如何开展的呢?
我们的大致流程是:企业自评à研究资料报省局(处方工艺变更的,同时上报)à省局组织动态核查,同时抽样三批à负责评价的省所进行复核检验à研究资料和省所报告报专项办审查à符合要求的,国家局对外公布;处方工艺变更的,专项办一并审查,报国家局,发补充申请批件;不符合要求的,专项办告知企业。
主要工作内容
1、 处方工艺优化(如溶出曲线与原研不一致)
(1) 小试:重新摸索处方工艺,测定溶出曲线,应与原研药一致
(2) 中试:制备三批样品,测定溶出曲线,应与原研药一致
(3) 生产放大:制备三批样品,测定溶出曲线,应与原研药一致
2、 质量研究/检验
(1) 现行工艺产品与原研药对比检验,包括:四种介质中的溶出曲线、杂质等
(2) 工艺优化过程中各阶段样品检验,主要是四种介质中的溶出曲线
(3) 工艺优化过程中稳定性试验
(4) 与省所沟通标准制定情况
3、 注册申报
(1) 编制申报资料
(2) 动态现场检查(三批)
(3) 抽样检验(三批,负责评价的药检所检验)
(4) 专项办审批,发补充申请批件。
欢迎跟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