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新版 GMP实施后,针对新的要求、新的理念、新的检查方法,为促进企业加强交流,提高认识,更好的实施GMP。我局于2011年8月11至8月12日,在杭州临安组织召开了浙江省冻粉针剂生产质量技术交流会。参加交流会的有部分冻干粉针剂企业代表、省内外设计院、净化施工单位、净化检测公司等相关专家。会议围绕着冻干粉针剂生产设计与新版GMP主题,以提升药品质量安全为目标,就欧美的设计理念、省内外企业的设计案例、风险控制经验等,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取得了预期的成果。省局陈时飞副局长亲自参加并要求,省局要继续为企业搭建交流的平台,供大家分享经验、分析案例、分辨法规、分解难题。现将会议交流内容简介如下,供冻干粉针剂及其他类别生产企业参考。 一、冻干粉针剂生产车间设计,对产品质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由于GMP认识和施行在不断的提高,企业在确定冻干粉针剂生产设计目标和定位时,应以从源头控制生产风险为出发点,不能以通过GMP为标准,更不能在设计初期就考虑“硬件不足,软件补”。 在设计前,企业首先必须有明确的设计理念及准确的定位,充分考虑和评估生产各环节风险点,建立相应项目计划。国外企业通常建立重要项目单个计划,不但提出该项目实施要求,还明确其生产环节具体要求。 设计完成后如需变更的,药品生产企业应对变更风险进行充分评估,并得到设计方确认,不应随意变更或改造。如把原布置二条生产线的房间简单地一分为二,使房间气流方向、压差及换气次数都产生重大变化,可能破坏原来设计,带来潜在风险。 二、双方交流,是良好的冻干粉针剂生产设计基础。在厂房设计过程中特别是外方进行概念设计项目,企业、设计单位应尽早参与、加强交流、反复论证,及时提出需求并确认信息,避免概念设计与图纸设计脱节。药品生产企业应详细地提供生产信息及生产风险控制点,使设计更符合实际生产需求,需提供信息至少包括产品情况(拟生产品种、批量、批生产时间及生产工艺),物料及器具转移方式,拟采用的设备及参数(清洗、消毒/灭菌方式,生产前后需拆装的部件),每个无菌操作工序涉及人数、时间、动作等。 举例1,物料及器具转移时,应充分考虑实际生产操作,如包装/脱包方式、灭/除菌方法、停留地点、停留时间、到达位置的保护、需要操作人员数量和动作等。 举例2,在设计技术夹层时,应充分考虑层高及承重要求,满足实际生产时维护、更换的需求。 三、冻干粉针剂生产设计,应以无菌保证为前提。为提高冻干粉针剂无菌保障,国际通行的设计方法为:生产时,人、物尽可能地分离,优先考虑隔离系统及自动进箱技术等。 对生产环境悬浮粒子和微生物进行动态监测时,应从控制风险出发,合理设定监测点,达到评估无菌生产状况的目的,而非,为了通过GMP,投机布点进行监测。 四、设备选用及风险评估,将直接影响冻干粉针剂生产设计。人、物分离,选用隔离系统还是手套箱;中间产品转移,采用自动进箱技术还是半自动运输,这些都直接关系冻干粉针剂厂房设计。在设计初始阶段,企业应明确拟用的关键生产设备,操作方式、运转方法等,评估设备、方式方法的风险点。不同的设备、方式方法,需要的送风量、换气次数等设计都是不同的。而关键生产工序设计,设计单位同样应重点关注设备、操作等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举例,西林瓶的遂道烘箱灭菌段、冷却段之间压差与其排汽量、进气方式,烘箱房间与相邻房间环境的压差、送风、换气次数,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