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013年05月03日来源:法制晚报
1974年著名的“伊斯特林悖论”揭示了收入越高的人不一定越快乐。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美国密歇根大学经济学家今晨发布的一项最新报告显示,“钱能买到快乐。” 收入与快乐感几乎成正比 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理查德·伊斯特林在1974年的著作指出,通常在一个国家内,富人报告的平均幸福和快乐水平高于穷人,但如果进行跨国比较,穷国的幸福水平与富国几乎一样高。 如今美国密歇根大学经济学家贝特西·斯蒂文森和贾斯丁·沃尔夫斯的最新研究对这一悖论提出了质疑。两人通过研究最终得出,当人们越富有时,其满意度越高。而更为令人“吃惊”的研究结果表明,收入与人们感觉快乐的关系几乎成同比关系,也就是从“富有”到“更为富有”,快乐指数在增加。人们永远不愿嫌弃钱挣得太多。 人们对钱需求“无底线” 此次研究者使用的是美国著名全球调查公司盖洛普调查公司和世界银行的数据。盖洛普进行的“全球调查”询问全球的受访者如果世界有“满意度阶梯”,级别从零级到最高10级(10级意味着消费者认为可能的最美好的生活),那么受访者处于哪一级。在调查这一问题的同时,盖洛普同时询问了受访者的收入所得。 通过分析报告得出,尽管之前的研究都表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有一个“基本底线”,但是从调查的结果表明,这一“底线”并未存在。人们对于金钱并没有一个“饱和点”。报告同时指出,尽管增加一美元对于穷人和富人所增加的“快乐度”不同,但是无论增加多少,对于金钱带来的快乐,永远没有饱和度。富人为了追求快乐将会去创造更多的财富。这一事实在富裕国家和贫困国家,在富人和穷人中都得到了印证。
该报告作者斯蒂文森女士是美国劳工部的前首席经济学家。她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如果你是一名亿万富翁,如果给你一美元,尽管这在您的‘金库’中只是‘沧海一粟’,但是你不会因为这一美元而感到困扰,它并不是‘零存在’。比如说,这一美元对股神巴菲特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如果给他和无家可归的人的收入增加10%,那么其幸福感将大大增加”。 此外,斯蒂文森女士承认,可能其研究结果中存在着不可探究的因素导致了金钱和快乐的这一直观的同比关系。其中的不可探究因素包括了教育以及就业机会、购买产品的能力等等。但是报告指出,最起码从表面看来,收入越高,人们感觉越快乐。而且一个国家的GDP越高,居民的财富和生活满意度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