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6897|回复: 51
收起左侧

[张金巍] 【连载】某药企,接到员工举报之后

  [复制链接]
大师
发表于 2017-10-16 08: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开帖声明】


国庆假期,宅在家里无事,写了几篇小文,分别为收回我GMP证书,你敢?》、《某药企,被员工举报之后》、《飞检,第一天》《飞检,检查员的套路》其文中内容均为道听途说、或者意淫虚构,也未曾想过进行连载,但文章发出后,承蒙一些网友的支持厚爱,也有网友希望能够将本系列连载,坚持写下去,故此,重新开此贴,一来将之前的几篇文章复制粘贴在一起,集中方便蒲友阅读;二来如果日后有思路继续编写,将在本帖采取跟帖的方式继续;三来希望更多的蒲友一起参与,共同充实内容。


当然,对于本帖,也希望提几个要求:


1、希望您跟帖,留下您的故事、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当然,更希望您也能够延续内容继续故事情节;


2、本帖请勿灌水,例如谢谢、谢谢分享、顶、学习了...等等,都属于无意义的回复,这些回复会占用屏幕资源,影响其他人阅读感,所以,希望每个人都能够遵守,如果违规者,经发现可能会删除并扣除2-4积分;


3、如果您愿意一起贡献您的故事,可以虚构,可以编写,一起完善,如果内容够了,看看可否众筹一起出一本小说,哪怕是电子书,可能不具有小说的可读性,但可以当作活动留作纪念;


4、对于精彩的内容,我会选择进行现金方式打赏(目前论坛已经开通了主题帖打赏功能,留言打赏还在测试,不久以后会开放),当然,也希望大家能够相互打赏,相互鼓励;


再次说明:本连载系列纯属短小说,情节纯属意淫,内容纯属虚构,切勿对号入座,如有雷同,可能巧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7-10-17 14: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假的,假的真的,请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6 08: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日,某地药企接受省局GMP认证检查,尽管临阵做了充分准备,但仍然胆战心惊,因为在当前“四个最严”的监管形式下,对于自身企业的若干“造假”行为多年来一直心有余悸,检查来临,有如惊弓之鸟,全厂上下一起动员,“应付”即将到来的GMP检查。

多年来,由于申报工艺和实际工艺不一致、招标限价、合规成本不断增加、人力成本年年攀升的条件下,为了保持生存和利润,该企业一直铤而走险:非法添加、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少投多提......一路走来,尽管经济坎坷,却也次次逢凶化吉、相安无事。

据意淫:以下手段,为该药企常用造假方法

贵细药材少投料甚至不投料;
为了增加收膏率,违反工艺多次提取;
为了降低成本,购买劣质中药材;
为了降低检验成本,成品标准中没有检测项目的原辅料“免检”;
不合格材料,更改检验记录,继续投料使用;
等......

如此“药企”,尚且处在生存的悬崖边缘,更不要提什么管理规范、质量体系、质量文化、数据完整性之类,所谓偏差、变更、风险、质量回顾等管理手段,更是形同虚设,如何面对严格的GMP认证检查?即便在这种情况下,该药企老总把检查的缺陷项目条数定为质量经理的“KPI指标”,即:缺陷项不能多于多少条?质量经理一直处在即将崩溃的生死边缘。

本次检查组一行五人,除了当地药监局1名观察员外,其余四名检查员均由本省其他各地区抽调组成,检查组长在该药企辖区的隔壁兄弟市,彼此应该有一定了解,本次检查,到底是否贯彻“四个最严”的行动纲领,令该检查组组长左右为难。

必须承认,现在的检查员,无论从职业性、规范性、专业度等综合素质和能力,整体较过去有了极大提高,并且在入驻药企检查前,也做足了功课,检查项目和重点也提前做了规划,以其娴熟的套路和专业的知识,以点带面、顺藤摸瓜,查出上述问题自然不在话下。

首次会议,在一片和谐的气氛中顺利结束,GMP检查正式开始:

检查现场,该企业便出师不利,基础管理、卫生管理很多问题逐一暴露,现场标签、文件、记录漏洞比比皆是(是不是:造假比真干更难),午餐时候,虽然双方也在牵强的交谈,但是从话语和脸色中,首次会议的和谐已然全无。

在文件审核过程中,检查员更是使出了十八般武艺:前向法、后向法、随机法等各种施展,以文件记录带现场,根据现场反看记录文件。查小票、看库存、追发票、审记录......一路下来,结果可想而知,自然不用我多说。

第二天、第三天.....检查继续中(此处省略一万字......)

其实在第二天结束,对于本次审核结果,检查员已经心中有数,无奈,在如何落笔上,着实还有些犹豫和纠结,从检查结果评估:毫无疑问,应该收回该企业GMP证书。那到底在犹豫和纠结什么呢?

原来:该药企虽然问题多多,但是在一个经济普遍落后的小地区,该药企也算税收大户,解决了当地很多就业,也算政府重点保护扶持企业。该市药监局长得知此事,不但动用了市政府的领导给检查组长所在市政府领导通融,而且还给来自其他兄弟市的药监同行施加压力:

取消我GMP认证,你敢?今天,你“毙”了我;明天,我的人,可能“毙”了你!

大家也有耳闻,该药监局长和省局“大领导”关系非同一般,都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仕途路上谁也不知道会遇见谁,何必呢?

结果,就这样了:检查员,只对自己看见的和抽样的负责,有些事,就装作没看见吧!——所以其实,检查员也挺不容易的!

末次会议,也是在一片和谐的气氛中结束了!

点评

没做过一次真实的人,是连作假都不会的,他们不知道假的能假到何种程度。  发表于 2017-10-16 09: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6 08: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继上次某药企动用了多方关系,将原本的一场GMP检查危机轻松化解,几名现场检查员顶着多方压力,在一篇和谐的氛围中结束了末次会议之后,该药企老总扬扬得意,给QA经理好好上了一课。QA经理紧张悬着的一颗心也终于掉了下来:管他呢,下一次认证是5年后的事情了,这次你好我好大家好,先混过去,把证书延续,后面的事情再说。不过,他到现在也没搞明白,明明现场那么多明显低级的严重问题,为什么还可以轻松通过呢?难道GMP认证检查就是走走过场和形式?


原来,奥秘在这里:


1、因为检查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检查员只对自己的取样和现场检查看到的内容负责,那么有一些“不入眼”的地方,详装没有看见好了。

2、你觉得这个企业不怎样,可在当地县城,这也是纳税龙头企业,所以,你随便收回GMP证书,政府可不答应,当地药监局长自然要面临另一方压力。

3、都是中药口服产品,也出不了太大问题,最多就是“安全无效”,所以也没有太严重风险。


正因为考虑到各方利益的平衡,该药企才可以蒙混过关,历经数次认证检查,但每次都如法炮制,虽然惊险连连,但每次都可以蒙混过关。


但,这一次,就没那么幸运了......


原来,检查“顺利通过”后,历经一段时间公示,该药企顺利拿到GMP证书,本应该犒赏三军,不料该企业老总却做出了“减员降薪增效”的决定。质量总监、质量经理工资下降,质量部人员数量要求缩减20%,生产车间一线员工部分岗位合并,部分员工增加了工作量,薪资却没有任何上涨,于是,惹来员工诸多不快。


老总把这事想简单了,以为GMP认证过了,就万事大吉,在认证检查之前所配备的质量人员也觉得多余了,所以才会做出上述决定。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信息开放、监管形式今非昔比,药监局开通了员工举报的通道,并且对于实名举报还有重奖,所以,该企业某质量人员,将该企业的“违法行为”邮件举报,直接高到了CFDA,但由于仍然心有顾忌疑虑,但恐官官相护,走漏风声而惹来麻烦,所以并未感实名举报,所以也无缘拿到举报奖金,但好歹,也算是心头出了一口恶气。


在举报信中,该员工详细列举了该药企“造假手段”:少投多出、非法添加提取物、原料以次充好、中药材以假乱真、伪造检验记录.....等,涉及到具体产品名称、批号,可谓证据确凿,但该举报信是否能够得到回应?举报人也无丝毫把握,一切顺其自然,静观其变吧!


就在举报信发出的2个星期后的某个周五晚上,该企业突然接到当地省药监局通知:飞检小组已经抵达,CFDA查验中心亲自带队,省局安监、稽查工作人员陪同,明早8:00入场召开飞检首次会议,请做好相关准备!


此时,该药企老总还正在酒桌觥筹交错,喝的正酣,正有几分醉意,接到通知后,立即振作起来,让秘书通知管理团队,立即连夜赶到公司会议室召开紧急会议,即刻安排工作:如何迎接总局的飞检?老总虽觉得此事蹊跷,但也无心多想,毕竟,朝廷来人了,而且如此突然,此前并无任何征兆,恐来者不善凶多吉少啊!


23:15分,生产、质量、物料等各部门经理连同副总、总监均已到齐,迎接“飞检”筹备会议正式开始,可一切都来不及了,几个小时后,飞检人员就要正式进场了,一切听天由命吧!


举报人也没有想到,CFDA居然如此重视和行动迅速,看来,该企业本次在劫难逃!看看事态如何发展吧?


未完待续!


点评

越看越真实,听过一个类似的,是质量负责人举报的,检查期间还一直关注,把一个个的漏洞直接指给检查员。。  发表于 2017-10-16 09: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6 08: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由于,在一个周末的夜晚,总经理突然接到CFDA飞检组明早就要入场的通知,虽然紧急召开了管理班子筹备会,但由于内部慌乱不安、疑神疑鬼,加上缺乏项目管理经验,几个小时的会议并未产生什么行之有效的的安排,会议一片混乱,大家你言我语,各说各的事,除了着急就是抱怨,一直到凌晨三点,才散会回家休息,迎接明早08:00的飞检首次会议。

或许,很多人奇怪:既然是飞检,还会提前通知让你准备?也有网友留言表示瑕疵,都认为既然是飞检,怎么可能提前通知呢,太假了吧?这里声明一下:的确是假的,因为本来就是小说,虚构的情节。不过话说回来:如果飞检组已经到达企业属地,你还不知道,那也说明:你们企业跟当地监管部门的关系实在太差了,连个内线都没有,赶紧想办法加强吧!

飞检第一天,几个小时后就要开始了……一切来的那么突然,又那么自然

早上08:00,飞检组准时抵达药厂,一行6人,由CFDA查验中心老师担任组长,其他省份抽调2人,药企所在省级药监稽查副局长1人,加上当地市药监局安监科科长以及药监局一把L局长(备注:L局长属于飞检组编外,只不过尽一下地主之谊,过来撑撑场面、控控局面,可别小看这个作用,后面会有详细解释描述)

而另一边,药企总经理亲自带队,早已在会议室正襟危坐,副总经理、质量总监好似左右护法,管理团队其他中层干部也已摆坐一排,椭圆形会议桌摆着两捧鲜花几份果盘,投影仪大屏幕上播放着欢迎字幕:热烈欢迎CFDA飞检组莅临检查

就这样,迎来了飞检首次会议,L局长寒暄了几句,开始发表重要讲话:
1、首先,对CFDA飞检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2、对飞检组成员的敬业工作精神表示钦佩……
3、同时强调了“四个最严”的精神指示……
4、并要求当地企业诚信制药、遵纪守法,积极配合检查组工作…..
5、最后提出了希望,希望检查组严格要求、认真检查,认为这是对于当地监管部门和企业一次非常好的学习机会……等等
(此处省略数千字)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寒暄客套、把握政治动向一直都是体制内必杀之技,讲话、报告、行为基本形成了标准的套路,几句寒暄之后,飞检组按照程序宣读了飞检注意事项、廉洁纪律等,由于此次带着任务而来,所以也少了一些程序和废话,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表明来意。同时处于对企业的尊重,坚持听完了接下来质量总监做的15分钟的ppt报告,报告内容都是程序和套路,明白人都懂的。

首次会议结束,检查正式进入状态

不可否认,在飞检成为新常态的形式下,监管部门理念和方法也在不断提升,检查员队伍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其专业知识、技术能力、职业素养、见识水平等都较过去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过去繁琐的程序在逐渐减少、企业接待任务在不断减轻,检查员也普遍多了几分冲劲和勇猛。想必,来之前已经对于企业和品种做了充足的笔记和准备,来者不善,气势汹汹,直奔企业之痛点。

在执行98版GMP那段时间,检查的常规套路都是第一天看现场,第二天看文件,然后末次会议,根据带星号条款的数量以及缺陷项目的数量决定结论,因此,直到今天,该药企老总还把每次GMP检查的不符合项目的条数作为质量系统的KPI指标,常常令质量经理哭笑不得,且苦不堪言。

在实施2010版GMP这些年,检查员队伍经过不断的培训和锤炼,自然也摸索总结出一套检查大法和技巧,并附以照片、音频、视频等现代化科技手段,令整个检查过程更加系统和严谨。说的直白一点,要不是考虑平衡多方利益,给足各方面子,若要真刀实枪干下去,不知道还能有多少药企禁得住检查组的考验?

其实,飞检组昨晚的沟通碰头会上,组长已经对本次检查的方法和要点进行了部署,细心一点观察,每个检查员手里都有一个小本本,里面记录了很多东西。其实,条数多少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看综合风险评估。

由于本次飞检目标明确,品种锁定。因而拟采取如下几种检查方法:前向法、后向法、随机法.....十八般兵器,各有各的杀器,这几种方法的实施细节和技巧,下一篇我会结合检查具体品种慢慢道来。

飞检,第一天,就这样开始了,此次,看来凶多吉少啊!

点评

地方局不知道上面来飞检,不假呀,那个员工直接捅到了国家局,国家局是人到期出发后通知省局派观察员的,都是飞机,对企业来说做出反应的时间自然少了。。正常的。  发表于 2017-10-16 09: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6 08: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一篇,讲述了《飞检,第一天》,检查组在参加完首次会议后,直奔现场切入主题,其实,在飞检组昨晚的沟通碰头会上,组长已经对本次检查的方法和要点进行了部署,细心一点观察,每个检查员手里都有一个小本本,里面记录了很多东西。其实,条数多少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看综合风险评估。


在实施2010版GMP这些年,检查员队伍经过不断的培训和锤炼,自然也摸索总结出一套检查大法和技巧,并附以照片、音频、视频等现代化科技手段,令整个检查过程更加系统和严谨。说的直白一点,要不是考虑平衡多方利益,给足各方面子,若要真刀实枪干下去,不知道还能有多少药企禁得住检查组的考验?


由于本次飞检目标明确,品种锁定。因而拟采取如下几种检查方法:


1、前向法
即从某批原料开始,按照工艺路线和物料流向线索,一直追查到成品销售记录,查询漏洞;

2、后向法
即从某批成品开始,按照成品批号往回追,一直溯源到原料,甚至到供应商供货记录和财务发票,所有造假一览无遗;

3、随机法
即从偏差、变更台账、数据回顾分析开始,从某一个偏差点为线索,前后展开调查,直至发现问题;

几位检查员,通过以上几个“大法”的交错使用,几乎任何“造假”的蛛丝马迹都难逃法网,在飞检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的监管形式下,检查员更是见多识广,久而久之,自然也就摸索出了一套检查“套路”。


该药企被举报的品种之一为某中药产品,据说,该产品中有一味“贵细药材”,价格高达每公斤数万元,不但价格高,而且销售渠道几乎被某国有医药公司垄断,都常说拿钱买东西的是“大爷”,这次正好相反了,你拿钱,还得求着人家,要是没有上头关系疏通,拿钱都买不到,而成品的质量标准又没有这味贵细药材的检验测定,所以,该企业由于种种原因,经常少加甚至不加,神不知鬼不觉,这些年到也相安无事,不过,这次,遇到了检查员M老师,就没那么走运啦。


检查员M老师曾经在某药企管理岗位工作数年,自然深谙药厂之道,近几年药监局扩大编制,才有机会华丽转身,迅速实现了角色转变,由过去的被别人检查到现在检查别人,这种角色的转换让M老师在飞检检查过程中知己知彼,更加游刃有余。


M老师第一个检查就便从这个产品入手,采取后向法,抽取批号为20170501的产品,根据工艺处方可以推算出该批产品贵细药材所需添加量,然后沿着批号向前推导,一直查看到投料前该批产品贵细药材的记录台账,因为本批产品检查的重点是贵细药材是否足量,因此对于台账和记录的数据以及逻辑非常重视,在检查过程,令M老师非常惊奇的是:各项记录台账均非常“完美”,从原料数量、使用数量、结存数量这几个数据逻辑判断,丝毫不差,而且小数点都是精确到3位,如此完美的记录,自然意味着在零损耗和零差错。简直太难以置信了!


一件事情,越表现的完美,其背后可能隐藏的“阴谋”越大,到底是一追到底?还是就此停止,将检查的结果形成结论?M老师内心也陷入了纠结。纠结的原因其实来自于暗中关系的托付和官场的压力,很多潜规则,不用多说,大家都懂的。官场为官之道,讲究的是“站队”,就拿药监系统来说,表面看虽然和谐团结,但内部其实也是关系复杂、分门别派、表面相互支持,其内部也明争暗斗。一方是接到举报要彻查的政治任务,一方面是当地监管部门的兄弟单位,令M老师左右为难。


终究,正义大于政治,M老师认为该产品存在较大隐患,贵细药材之所以称作贵细,必定是中药材中的精品,在药品处方中起到关键作用,为了人民的利益,考虑患者的利益,不能让这种“安全无效”的药品继续逍遥法外,所以,经过思想的纠结与争斗,M老师决定将此事一追到底!


M老师列出了一个清单,交给迎审人员,请其按照清单提供:



1、该产品一年内所有生产的批号
2、该产品这些批号的销售记录
3、销售记录的回款财务发票
4、购买贵细药材的财务发票
。。。。。。

药企虽然可以造假,可以应付药品监管部门,但是,财务税务部门却搞定不了,M老师的思路非常清晰:

一年内,该批产品市场销售了多少,财务发票是不能骗人的。

根据市场销售额和单批定价,销售实际批次是可以算出来的。

根据工艺处方,每批次需要投入贵细药材的量是固定的。

根据以上信息,应该购买的贵细药材总量是固定的。

既然购买量固定,那就核对一下,采购的发票额对不对?

。。。。。。


如果真的按照这个思路查下去,是真是假,很快将跃然纸上。


任凭企业再做的天衣无缝,我想:结局也是可以预见的。仅凭这一条,收回GMP证书已无悬念,对了,这仅仅是飞检第一天,其他几位老师检查情况如何?


未完待续,请关注下一篇。论坛开通了打赏功能,谁能试验一下,给个赏


点评

完美的记录,其实蕴含一个真相,那就是它是处理过的,看着完美,但它是独立的,只要打破静态的完美,动态的千疮百孔自然就会暴露出来。。写的好  发表于 2017-10-16 09:25
哈哈,打赏功能不错。 越看越像是真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6 08: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0-16 08: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蒲公英 发表于 2017-10-16 08:10
上一篇,讲述了《飞检,第一天》,检查组在参加完首次会议后,直奔现场切入主题,其实,在飞检组昨晚的沟通 ...

哈哈,打赏功能不错。

越看越像是真的。

点评

非常感谢您在本帖的首个打赏意义很大,谢谢 很多事情,看起来像真的,可能是假的,看起来是假的,往往可能是真的,欢迎更新补充更多情节故事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6 08:3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6 08: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骏捷 发表于 2017-10-16 08:28
哈哈,打赏功能不错。

越看越像是真的。

非常感谢您在本帖的首个打赏意义很大,谢谢
很多事情,看起来像真的,可能是假的,看起来是假的,往往可能是真的,欢迎更新补充更多情节故事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7-10-16 09: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咋没了

点评

后面再慢慢补充完善呗,也多提供一下素材啊  发表于 2017-10-16 19: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6 09: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很精彩啊,版主加油,期待后续~打赏功能不错!

点评

对于您的打赏表示感谢,尽力,大家一起写啊,有什么好的题材也说说呗  发表于 2017-10-16 09: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0-16 09: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像是虚构的,都是曾经听到过的。。。

点评

智叟见多识广,跟帖也写写吧,把您的经验、经历分享出来  发表于 2017-10-16 09: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6 09: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以叙述为主,建议增加人员之间的对话内容,这样看起来更有意思,更像小说

点评

其实,我还不具备写小说的能力,小说,是有小说的套路和要求,我就是随便写写,不过您说增加对话,有道理,下次我试试  发表于 2017-10-16 09: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0-16 12: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为了物质建设创新能力或仿制能力很强,但是在精神建设中的道德底线也不可避免被“创新”不断挑战!不然就不会有毒胶囊等事件,监管中徇私舞弊,监管层的监管重点在于事后查办。于是企业“不正当公关”的空间也不小遗害无穷,正如医药改革那么多年,现在表面上解决了实质是政府(社保)垫钱了,看病贵解决了?扯远了。
药企跟监管走,监管跟体质走,体质跟利益走,利益跟“瓜分协议”走;明显链条中无患者,药企的实质利益也很小,技术层次参差不齐的小利益药企为了生存,什么都敢干
GMP证书收回了,运气不好,再努力整改后发回;何况这种几率依然很小,虽然相对以前检查几率大了不少。
因此,药企这种执行GMP等法律法规要从体质上监管规范,重要的是在药企员工(大领导)思想上有GMP底线的概念;否则GMP实施再几十年,也是躯壳GMP。

点评

打赏一下,为了您在于帖子这种认真思考的回复,点赞!  发表于 2017-10-16 19: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0-16 19: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到真时,真亦假。集思广益,一起凑热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7 08: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各方利益都需要平衡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0-17 09: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rn110224 发表于 2017-10-17 08:48
各方利益都需要平衡啊

最后往往都是法规、标准、质量的利益被平衡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7 09: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药企这种执行GMP等法律法规要从体质上监管规范,重要的是在药企员工(大领导)思想上有GMP底线的概念;否则GMP实施再几十年,也是躯壳GMP。

这个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我顶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0-17 09:58:41 | 显示全部楼层
燃火呢。咋没有下文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0-17 11: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下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0-17 14: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样子就是楼主亲身经历的事!

点评

错,绝非本人亲身经历,部分道听途说,部分虚构  发表于 2017-10-19 23: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20 05:17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