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
UID24640
帖子
主题
积分18463
注册时间2012-3-30
最后登录1970-1-1
听众
性别保密
|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kslam 于 2018-6-26 16:17 编辑
质量回顾中的数据分析 - 王春涛,黄小琴 (重庆科瑞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药事2013年第27卷第11期
3.2.2 错误分析案例2- 罗红霉素片成品溶出度数据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读了上面的文章后, 有必要指出使用过程能力时经常存在的缺陷。以下是两条评论:
1. 作者评价成品溶出度的过程能力并指出应使用单侧检验。因此包含质量上限 (100%)是错误的。
"图4显示:PpK=0.72,Pp = 0.96,基准z值2.16,过程能力较低。但实际上本品溶出度一直很好,上述分析也与数据表现明显不符。问题根源在于假设检验边界设置错误,溶出度应是单侧检"。
作者然后演示正确的计算结果(只包含质量下限 83%) 为 : Cpk = 1.48,Ppk =1.21, Z = 3.62。结论是 "过程能力满意。
当然只是看点估计(Cpk, Ppk) >1.33, 我不能否认具有足够的过程能力。但事实是Cpk和Ppk置信间的下界为0.80和0.64 (划红线)。看Minitab图。正确的结论是 "过程能力不足够"。
2. 还有一个要点我必须强调。作者仅使用11个样本数据, 但远低于要求。我先前发表关于样本量和过程能力指数低置信限。参阅样本量对Cpk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