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A001 于 2019-12-4 10:56 编辑
药品是我们的生活必需品,每个人从出生开始是不可能不生病的,老百姓作为药品消费者,价格是我们比较关注的,平时我们买到手里一盒10元的药品,生产成本应该不到1/5,药价的虚高不在于生产环节,大部分在营销和运输环节,药品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为了治病救人而产生了,药品价格高的让我们买不起就失去了药品的意义,所以对于药物的价格控制是很有必要的。国家推出医药“4+7”政府带量采购政策,对药品质量、价格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下面就简单所说笔者对该政策的粗浅理解。
一、“4+7”政策运行机制 “4+7”政府带量采购的意思是在4个直辖市和7个省会城市当中选择一些质量疗效比较好的仿制药进行集中的试点采购,从国家层面出台政策来控制药品价格,近几年,随着对已上市仿制药开展一致性评价等药品审凭审批制度改革的推进,我国上市药品的质量和疗效持续提升,药品市场秩序得到有效规范,此次,“4+7”政府带量采购就是在防制药一致性评价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由医保部门主导开展国家集中采购,充分体现了不同领域的政策联动。国家主动求变“变被动为主动”从被动调控到主导价格的调整,保证药品价格在一个良性的价格区间,同时让药企也有利可图。通过次种方式,降低医疗机构药占比,破除以药养医机制,挤干药价水分,促进医疗机构改革。
二、“4+7”政策对药品销售的影响 以前提到医药销售,招聘网站上的招聘启事往往这样写:无学历要求、不需要专业知识,只要你能说,脑子灵活,或者说你的关系网够大,掌握了这个行业的运行归规律,就可以在销售上做的很好。唯一目标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将自己销售的药品摆上药房的货架“C”位,或者让医生开自己销售的药品。随着医药4+7政策的落地、一致性评价、基础用药目录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可能医药代表的数量会急剧减少,医药销售行业的常规销售渠道将被改变。
三、“4+7”政策对药价的影响 “4+7”带量采购,是政府主导采购药品,4个直辖市7个省会城市作为试点,其影响随不足以颠覆医药销售行业,但却实实在在的起到了作用-老百姓能买到低价药品了,减轻了费用负担。 如今以国家为采购单位带量杀价,必将对区域药价具有指导作用,个别品种降价幅度达到90%,堪称地板价,未中标的产品,不将价就没有销路。对招标品种大有重新价格定位,药品生产企业重新洗牌的趋势。 “4+7”政策会影响到医生的用药习惯,原来医生都喜欢开那些价格高的明星产品,有的药医生开的药医院药剂科都没有,医生都推荐你去附近药房去买,这中间都掺着利益关系,但最终买单的还是患者,以后政府带量采购这些品种在这个地区就是这个价格,省区的销售环节、开药方环节、药剂科主任环节的费用,药企的成本下来了,药品价格自然降下来。并且带量采购有明确数量要求,双方可以对细节展开谈判,带量可以给药品企业明确的销售量,药品生产安排更加准确,生产效率也会提高,成本自然也会降低。
四、“4+7”政策对药企的影响 对于药企最关注的话题就是,4+7政策后,还有利润空间吗?答案是肯定的。此次降价应该是超过了大家的预期,但综合算下来还是有利可图的,中标品种的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吞下大量市场份额,并且不用担心销售问题,对企业其他产品的市场开拓,提升品牌价值也是有好处的,对药企未来经营业绩产生有利影响。算是牺牲了利润,但抢占了地盘。后续问题,对于国家层面来说,降价不是目的,而是结果,激活市场机制,净化市场环境。今后不能通过一致性评价、品质相对较低品种的药企将面临被淘汰的结果,中标企业的销售代表数量也会急剧减少,但不会完全消失,但医药代表的专业化程度会大幅度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