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歪把子 于 2020-6-11 00:57 编辑
写在前面:个人学习内容,仅供批评指正。
原则上,无变化内容不做深入——标绿,除非在实践中存在某些认知误区或者教训,需要进行必要的提醒。 主要变量标红显示。 学习及注意内容标蓝提示。
2020.6.10 18:00, 标题由 解读 修正为 学习笔记;以免误人子弟。修正几处文字错误;补充部分“点”。对于药典法规,个人没有解读资格,予以纠正。
2020.6.10 23:56, 幸得蒲友提点,发现重要疏漏;纠正理解误区。
凡例凡例,每部都有凡例,每部凡例都要学习,以下内容仅为个人工作用途最为紧要的四部的凡例学习。 其它各部请参考自学,个人学习之后也会贴出供批评指正。
总则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 中国药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组织制定和颁布实施。《中国药典》一经颁布实施,其所载同品种或相关内容的上版药典标准或原国家药品标准即停止使用。 学习:这里的“相关内容”主要指通用技术要求部分,以及新版药典未收载品种的检验通则等内容。 《中国药典》……现行版。 本部为《中国药典》四部。 二、《中国药典》主要由凡例、通用技术要求和品种正文构成。 凡例是为正确使用《中国药典》,对品种正文、通用技术要求以及药品质量检验和检定中有关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和基本要求。 通用技术要求包括《中国药典》收载的通则、指导原则以及生物制品通则和相关总论等。 学习:明确指出生物制品分册保留自己特有的部分通则。注意“总论”。 《中国药典》各品种项下收载的内容为品种正文。 学习:对于标准体系的描述具备了高度的概括性,将“通则、指导原则以及生物制品通则和相关总论等”内容统一收入“通用技术要求”。和其它国家家药典的表述趋向一致了。 三、药品标准由品种正文及其引用的凡例、通用技术要求共同构成。 本版药典收载的凡例、通则/生物制品通则、总论的要求对未载入本版药典的其他药品标准具同等效力。 学习:由上一版的“国家药品标准由凡例与正文及其引用的通则共同构成。”的描述修订为上述描述。突出了药品标准的“正文”的重要性。当然,正文也有配合相应的凡例、通用技术要求产能完整使用。 四、凡例和通用技术要求中采用“除另有规定外”这一用语,……并据此执行。无变化。 五、品种正文所设各项规定是针对符合《药品生产质最管理规范》……亦不能认为其符合规定。无变化。 六、《中国药典》……英文缩写为ChP 。无变化。
通用技术要求 学习:调整了行文顺序,将“通用技术要求”放在了“品种正文”的章节前面,突出药典作为技术标准、技术法规的特殊性。 七、通则主要包括制剂通则、其他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制剂通则系为按照药物剂型分类,针对剂型特点所规定的基本技术要求。通用检测方法系为各品种进行相同项目检验时所应采用的统一规定的设备、程序、方法及限度等。 指导原则系为规范药典执行,指导药品标准制定和修订,提高药品质量控制水平所规定的非强制性、推荐性技术要求。 学习:明确了指导原则的地位,这部分内容为期望达到的要求。但通常你最好满足要求。 生物制品通则是对生物制品生产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总论是对某一类生物制品生产和质最控制的相关技术要求。 八、制剂生产使用的药用辅料,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以及本版药典通则0251(药用辅料〉的有关要求。 学习:辅料有了相应的总论和通则,故而在凡例中没有过多的表述,删除相关详细内容。 品种正文 九、本部品种正文系根据药用辅料特性,按照生产工艺、用途、贮藏运输条件等所制定的技术规定。 [size=21.3333px]学习:此处本版药典将“药物”修订为“药用辅料”,切合了四部药典药用辅料单独成册的主题,因为此部“正文”内容均为辅料相关各论。后续相关内容均亮色突出“药用辅料”。 十、药用辅料品种正文内容一般包括:(1)品名……(12) 标示;(13) 附图、附表、附、注等。 学习:本版药典增加了必要的图标附注等信息,便于正确使用。在调用正文相关内容时应尤其注意,必要时应落实在相应的检验操作规程中。 名称与编排 十一、药用辅料通用名应符合中国药用辅料通用名命名原则的有关规定。 学习:删除了 “有机药物的化学名称”的相关规定。 十二、有明确化学结构的药用辅料其化学结构式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推荐的“药品化学结构式书写指南“书写。 十三、无变化。 项目与要求 十四、来源与制法项下主要记载药品的主要工艺要求和质量要求。 十五、性状项下记载的外观、臭、溶解度以及物理常数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药用辅料质量特性。 (1) 无变化 (2) 无变化 试验法:无变化 (3) 物理常数包括相对密度……等;其测定结果不仅具有鉴别意义,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药用辅料纯度,是评价药用辅料质量的指标之一。 学习:加了“在一定程度上”的定语,貌似更严谨。 十六、鉴别项下规定的试验方法,系根据反映药用辅料某些物理、……,不完全代表对其化学结构的确证。 十七、检查项下包括反映药用辅料理化性质、安全性和功能性相关指标等的检查;……。 学习:从“检查项下包括反映药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的试验方法和限度、均一性与纯度等制备工艺要求等内容”,修订为上述表述。更贴近于“检查”项目的设置目的,与《中国药品质量标准工作手册》中关于“检查”的论述一致。 十八、含量测定项下规定的试验方法,用于测定药用辅料中……。无变化 十九、类别系按药用辅料的主要……不排除作其他类别使用。 学习:删除了“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的定语。便于实践中灵活使用,也即明明是原料药,但用于辅料用途也不是不可以的。 二十、无变化 检验方法和限度 二十一、本版药典品种正文收载的所有品种,均应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采用药典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时,应对方法的适用性进行确认。如采用其他方法,应进行方法学验证,并与规定的方法比对,根据试验结果选择使用,但应以本版药典规定的方法为准。 学习:删除“仲裁时”,也即任何时候药典方法才是被认可的方法,企业风险自担。 二十二、本版药典中规定的各种纯度和限度数值以及制剂的重(装)量差异,系包括上限和下限两个数值本身及中间数值。规定的这些数值不论是百分数还是绝对数字,其最后一位数字都是有效位。 试验结果在运算过程中,可比规定的有效数字多保留一位数,而后根据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进舍至规定有效位。计算所得的最后数值或测定读数值均可按修约规则进舍至规定的有效位,取此数值与标准中规定的限度数值比较,以判断是否符合规定的限度。 二十三、药用辅料的含量(%),除另有注明者外,均按重量计。……如未规定上限时,系指不超过101. 0% 。 无变化。 标准品与对照品 二十四、无变化。 学习:注意两点,其一,标准品与对照品均应附有使用说明书,注意与纸版说明书或中检院对应批的电子说明书进行核对,避免信息遗漏或者处置不当(如:是否需要称量、干燥、恒重等)。其二,标准品与对照品均应按其标签或使用说明书所示的内容使用或贮藏;注意检查标签和说明书,如有不一致的情况,应以更严格的为准或者咨询中检院。 计量 无变化。 学习:二十六(2),本版药典使用的滴定液和试液的浓度,以mol/L (摩尔/升)表示者,其浓度要求精密标定的滴定液用“XXX 滴定液(YYYmol/L)”表示;作其他用途不需精密标定其浓度时,用“YYYmol/L XXX 溶液”表示,以示区别。 注意:某些低精度要求的检验,如摩尔浓度,可取用滴定液而无需按滴定液的格式书写,只记录名义浓度,但应登记滴定液的领用记录。 学习:二十七、计算分子量以及换算因子等使用的原子量均按最新国际原子量表推荐的原子量。 注意:不要盲信试剂标签,试剂验收或者使用前要核对原子量、分子量等必要信息,以免忙中出错。最简单的方法是把药典所附国际原子量表受控粘贴在试剂库、天平室等必要场所。 精确度 无变化。 学习:“精密量取系指蜇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密度要求”。此处的移液管又名单标线吸量管(单标线移液管、大肚管、胖肚管)等等。如果“精密”程度能够满足,精密的移液器(固定容量、可调、多通道、可灭菌等等)的使用能够提高实验效率。 学习:“;含量测定中的”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系指按供试品所耗滴定液的量(ml) 与空白试验中所耗滴定液的量(ml) 之差进行计算” 。这里要理解对应的化学反应原理,明白什么情况下是回滴(反滴),不能生搬硬套。 试药、试液、指示剂 二十九、试验用的试药,……。无变化 三十、酸碱度检查所用的水,均系指新沸并放冷至室温的水。 学习:删除了“试验用水除另有规定外,为纯化水”的要求。此项在通则0261 制药用水中有描述。。 三十一、无变化。 注意:试药、试液、指示剂的配制方法优先使用标准“正文”中规定的配制方法,这叫“另有规定”。否则使用药典对应通则中的标准制法制备、并使用其规定的贮存条件保存。 动物试验 三十二、动物试验所使用的动物应为健康动物,其管理应按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规定执行。 动物品系、年龄、性别、体重等应符合药品检定要求。 随着纯度的提高,凡是有准确的化学和物理方法或细胞学方法能取代动物试验进行质量检测的,应尽量采用,以减少动物试验。 学习:无变化,但黄底处没找到主语。 说明书、包装、标签 无变化。 学习:注意,在 通则0100制剂通则 的最后两段段 也有“包装与贮藏”、“说明书、包装、标签”的规定,不同的是,后者只针对制剂。
整体感觉:凡例的逻辑上更合理一些了。 对于从业者: 需要去做的工作还是很多的,理解“通用技术要求”和修订以后的“药品标准构成”;筹划相应图表以完善文件(但愿我不需要拍照后裁剪,然后放到文件里面)。准备相应的沟通、计划、规划吧,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